葫芦丝的傣语叫“毕郎岛”,准确的称呼为葫芦萧,因被人错译而习惯叫为“葫芦丝”。
解放初期,德宏的文艺工作者将民间乐器“毕郎岛请上舞台。由于它音色优美,风味独特,人们给它取名,叫“葫芦笙”。1953年7月中央歌舞团到德宏慰问演出,发现德宏傣族的同行演奏“毕郎岛,大感新奇。有人问这是什么乐器?德宏州歌舞团的孙团长用绿劝的话答:“葫芦塞。”他把“笙”说成了塞,而北京人又将“塞”读成了“丝”,于是“毕郎岛”就翻译成“葫芦丝”了。
葫芦丝为傣族古老的笙簧乐器。其结构为:在一节长约30知40厘米的竹管上开6个音孔,其中一个在背面,吹管上端开一狭小孔装上铜制尖长形薄簧片而成,(最早传说,簧片是用竹片做的,如今我们看到的簧片是都是梯形的,这都是改良后的)因簧片部分用一质地优良的葫芦罩住而得名。演奏时,口含葫芦嘴用气,使簧片产生振动而发音,加上手指在竹管上的小孔不断变换,就会吹出美妙动听的曲子。
原始的葫芦丝制作较为粗糙,且音质较差。经过专业的音乐工作者改进的葫芦丝大为完善,且表现力大大增加。为适应感情变化需要,较为完善的葫芦丝还加有两支小附管,附管较细,持续一个音节,所发出的声音和主管吹奏的旋律构成简单的而动听的和声音程,极大的提升了音质并丰富了音域。
葫芦丝的音色优美、柔和、婉转、独特的音色。它和丁琴一样,是傣族小伙子最喜爱的民间乐器,也是男女传递爱情的联络信号。在傣族民间,许多人会制作和吹奏葫芦丝,小伙子们喜欢在夜色下吹葫芦丝,作为约会的信号,姑娘们听到熟悉的曲调声,就知道心上人已经来了,赶忙收拾打扮,出门幽会。因此葫芦丝在德宏流传甚广、经久不衰。
20世纪70年代末,德宏州歌舞团的傣族演员龚全国老师和哏德全老师随国家艺术团出访日本以及东南亚诸国,他的葫芦丝演奏受到国内外的观众热烈欢迎。从此他成为我国著名的葫芦丝演奏家。龚全国老师演奏的曲子《竹林深处》和哏德全老师的《古歌》被列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保留曲目,收入了《音乐手册》。他的演奏的曲子被各大媒体经常播放,于是傣家的葫芦丝便名扬天下了。
本文摘自《云南德宏·神奇的孔雀之乡》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