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令人悠然神往的 雨果天碟《心意》 [打印本页]

作者: 因心    时间: 2004-5-17 01:42     标题: 令人悠然神往的 雨果天碟《心意》

令人悠然神往的 《心意》   这张NewAge专辑《心意》,是雨果99年出品。《心意》是以吉他为主奏的新世纪音乐专辑,由香港的陈国平博士担任作曲、编曲、MIDI、以及吉他演奏。 陈国平现任香港浸会大学音乐系副教授及电子音乐中心主任,早於七十年代起在美国攻读音乐,并从事作曲、编曲、指挥、结他演奏及教学工作,1988年获伊利诺州大学博士学位。陈氏作品 类型广泛,多次在美国及香港作曲比赛中获奖,并经常被选於世界各地音乐节中演奏,或在电台播放及辑录於CD中。陈国平除为音乐会写作传统类型乐曲外,亦经常创作类似此辑融汇古典、爵士、流行及多种音乐元素的的NewAge音乐,就如这辑《心意》。《心意》的创作和制作,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完成,是陈国平精雕细琢的心血之作。从那真挚、平和的乐风中,可以听出他在作曲、编曲、MIDI、和吉他演奏的深厚功底。在他音乐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不着痕迹的心境流露,不刻意、没有惊天动地的铺垫,却能平和的体现出高意境,令人悠然神往。 雨果唱片吉他发烧碟《心意》 采集率为538K的高品质MP3 曲目: [1] 惬意 4:51 [2] 诗意 4:51 [3] 极意 5:21 [4] 心意 5:03 [5] 禅意 4:23 [6] 源意 5:10 [7] 无意 5:44 [8] 玄意 3:03 [9] 静意 5:13 [10] 心意(吉他独奏) 5:12 [11] 惬意 (《雨果金碟七》HRP7190G混音版) 下载地址: http://202.99.225.118/music9guo//纯音乐/雨果/心意/1.mp3 http://202.99.225.118/music9guo//纯音乐/雨果/心意/2.mp3 http://202.99.225.118/music9guo//纯音乐/雨果/心意/3.mp3 http://202.99.225.118/music9guo//纯音乐/雨果/心意/4.mp3 http://202.99.225.118/music9guo//纯音乐/雨果/心意/5.mp3 http://202.99.225.118/music9guo//纯音乐/雨果/心意/6.mp3 http://202.99.225.118/music9guo//纯音乐/雨果/心意/7.mp3 http://202.99.225.118/music9guo//纯音乐/雨果/心意/8.mp3 http://202.99.225.118/music9guo//纯音乐/雨果/心意/9.mp3 http://202.99.225.118/music9guo//纯音乐/雨果/心意/10.mp3 http://202.99.225.118/music9guo//纯音乐/雨果/心意/11.mp3 第153期《老易谈雨果》(转贴自雨果制作公司http://www.hugocd.com/hugo/talkshow.asp?num=153) 陈国平 陈国平现任香港浸会大学音乐系副教授及电子音乐中心主任,早于七十年代起在美国攻读音乐,并从事作曲、编曲、指挥、吉他演奏及教学工作,1988年获伊利诺州大学博士学位。他创作的作品内容广泛,多次在美国及香港作曲比赛中获奖,并经常被选做世界各地音乐节中演奏,或电台播放。 陈国平音乐见地独特,除传统演奏类型乐曲,他还喜创作辑古典、爵士、流行多种音乐元素为一体的特别为“扬声器”播放的新音乐。 易:各位听众好!我在前几期的节目中都说过,我们《心意》这张唱片的策划、作曲、编曲、录音以及吉他演奏都是由陈国平先生一手包办的,今天我们就请他来为我们做一个专访。陈国平先生,你好! 陈:你好! 易:这张《心意》的创作意图和整体的概念你是如何定义的呢? 陈:这次出CD我花了很多的时间,主要就是想将这些曲子串起来,变成好像一个大的作品,当然每首曲的感觉和情怀都是相互有联系的。虽然我也写过其它很多不同类型的音乐和歌曲,但并不是每一首都适合这张CD的整体感觉。做这件事的时候我同时还有大学里的工作要做,所以花了很多时间,到后来慢慢就明确了现在的这十一首才最符合我想要的那种感觉,才做成了这张唱片。 易:我作为一个监制,经常在出这一类新作品的时候,要同作曲家、编曲或是演奏研究标题,曲名是不是贴切,曲风应该怎么样等等问题。这张唱片花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才完成,现在定为《心意》这个名字和我们原来谈的作曲概念、曲名等问题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陈:对我来讲,经常是先写出音乐来题目才出现,很少是先定标题才写音乐。这次最原始的定义是想所有的曲名先有中文,然后再翻译成英文,以前我写的很多作品都是先有英文名字,才译成合适的中文名字。其中有几首本来已经用了“意”这个主题了,但当时我并没有想到每一首都用什么“意”做题目,所以有几首是其他的名字,跟你在一起研究的时候才发现可以都用“意”这个主题,显得很特别和有联贯性。 易:而且更加符合你的理想。 陈:没错。 易:因为你跟我讲过,你想把每首曲子联起来,变成一部整体的大作品。好多人都知道雨果的CD都是我录的,其实我最近这两年都不一定要这样了,只要制作人做出的音乐水准达到雨果要求的水平,我都会放手请他们做,比如前一阵出的《绿蓑衣》以及这张《心意》。从录音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心意》做得还是很精细的,录音、混音都是由你来完成的,你还买了器材等等,你在跟雨果合作的时候,会不会有压力,因为做出的唱片要面对很多要求很高的听众,说说你的感觉。 陈:这些年,在音乐的制作、创作过程中,我一直都很喜欢研究和参与制作的过程,这次跟雨果合作,我也很有兴趣,因为我知道雨果在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如果在其它要求不高的制作中,我反而觉得不能充分发挥我制作和创作的意念。这次也是雨果给我一个机会,在编辑、制作方面尝试这张符合雨果水准的唱片,对我来讲,是个很好的创作机会。 易:有个问题收音机旁的听众一定很想知道,你在美国留学,学电子音乐,学录音等等,你的学习背景如何呢? 陈:其实我的学习背景不是很专门的,我大学的课程或是学校以外的学习都不是学术性的,但我接触的音乐环境很广,也取得了很多经验,当然我也学习了古典音乐、作曲法、新音乐等等,现在我也一直在写各类体裁的音乐,但我自己比较喜欢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所以这些年我接触参与了很多种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作品,也和不同地方的人一起交流或是即兴表演等等,这些都是在学生生涯中学不到的。学院里学到的知识和外界音乐环境积累的经验都是一样重要的,我的这些音乐可以说是这些知识、经验在积累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产生出来了。 易:你到底原来主修什么,是什么博士学位? 陈:我的博士学位是主修作曲、电子音乐和民族音乐,在民族音乐里面我还研究印度音乐、非洲音乐、南美音乐等等。 易:就是世界音乐了。 陈:世界音乐就还包括爵士音乐,反正由中国人讲起来,所有西方音乐都算世界音乐。 易:我以前曾访问过何司能,他介始过读京士顿音乐科技的学位一年要十几万,你在美国学了这么多年,代价不是很大吗? 陈:我比较幸运,因为在美国这些年我都没有交过学费。 易:为什么? 陈:学士学位我一直都有奖学金,此外,我还利用假期弹吉他,可以补贴自己的生活费。代价总是有的,只是没那么辛苦,能够去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其实都不算是什么代价,是种经历。 --轻松、写意谈《心意》 易:听过《心意》里面的第一首“惬意”,很多人都会觉得你做的音乐同大陆音乐家做出来的有些不同,你的音乐比较亲切,随意,不是那种很沉重或是会令人思考的类型,而且还带有一点New Age、流行歌曲的味道,让人很放松, 你可不可以讲讲你的音乐的特征? 陈: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写过许多不是这么随意的音乐,每一个音乐家在艺术道路上都会经过不同的阶段,近些年我喜欢一种比较随意、自然的创作方式,我写的音乐很容易让人投入或觉得好听,我不想让人家一听我的音乐就要分析里面有什么元素,技巧怎么样等等,当然能够听的出是另一种趣味。其中有一首“无意”我给好多朋友听过,他们都觉得很自然,没任何负担,其实里面的节拍、配器方面还是有些东西的,学过音乐的人都听的出其中的难度,但听感上是没有这么复杂的。我觉得最有趣的就是由复杂的技术作出来,音乐反而让人觉得很自在、轻松,这就要把技巧和自然感觉两者,也就是理性和感性融合在一起,我不能接受音乐完全分理性和感性,我希望自己的音乐在感性里面也有理性。 易:我也觉得有些人听古典音乐就好像很有思想、很有文化,听流行音乐就没有思考,而且两方面势不两立,其实没必要分的这么清楚。早期莫扎特、贝多芬写的曲子,人们都很容易接受、理解,也没有让人觉得高深,难听懂。你对这方面有什么想法呢? 陈:我学习了这么多年的音乐,研究了这么多年的音乐,我觉得不应该分这种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界线,古典音乐就一定要很理性或很有思想,其实也不尽然,用古典音乐做背景音乐的很多,这也不一定是坏事,这说明古典音乐可以很随意的听,也可以一遍遍刻意地听,分析它,解释它。表面上很容易听的,并不表示就是简单或是没深度,其实在国外有很多流行音乐也很深奥,现在很多音乐学院设立流行音乐的课程,这正是说明在音乐中感性同理性始终都是分不开的。 易:这张CD中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你用了自己精心收藏的好几把不同的吉他。搞演奏的就会收藏心爱的乐器,搞摄影就会收藏相机,搞录音就会收藏话筒。这次你把自己心爱的吉他全拿出来用上了,其实每把吉他之间区别是很大的,你可不可以跟听众朋友们讲讲,你是如何分配使用这几把吉他的呢? 陈:我用的吉他里有古典吉他、钢弦吉他、十二弦钢弦吉他,还有电吉他,这些吉他除了名字都叫吉他,里面有很大区别,有的甚至演奏技巧都不一样,我觉得最大的不同还是音色。《心意》里面的曲子有的用钢弦吉他多一点,有的用古典吉他,但从联贯考虑,每一首都用过古典吉他,这是我最主要的一件乐器。 易:你刚才讲到演奏这么多种吉他都不很容易,我也搞过乐器,会拉二胡,不见得会拉高胡、板胡。从你演奏吉他的角度,是不是要付出很大努力才可以掌握这么多种吉他,而且能演奏的很好? 陈:我想弹吉他的人有几种,有的弹古典吉他的人通常会专一的弹适合的曲目,比如古典音乐或类似的乐曲,有些人尤其是我这样的,喜欢不同类型的音乐,不是每一种音乐都适合我用古典吉他弹。在美国读书的那几年,有段时间喜欢古典音乐,就会用古典吉他弹巴赫等等,有段时间又喜欢用钢弦吉他弹Blues, 无形中就学会弹不同类型的乐器,也自然而然学会了用各种吉他和弹不同风格乐曲的技巧,所以虽然我主要弹古典吉他,但会因为不同音乐风格的需要而用其它的吉他。 --凝结香港情怀,气质清新平和的New Age音乐 《心意》(KG 1015A) 曲目:惬意、诗意、极意、心意、禅意、源意、无意、玄意、静意 作曲、编曲、MIDI、吉他:陈国平 洞箫、笛子:谭宝硕 口琴:杨月波 大提琴:鲍平里 录音时间、地点:1997年11月至1998年11月淼音制作音乐室 数码处理时间、地点:1998年12月雨果录音室 易:这张《心意》如果一定要讲它的音乐风格的种类,它还是属于New Age,当然New Age有很多种,有以唱为主的,比如说Enya;也有用电子乐器比较多的,像喜多郎。我们以前出的《一意孤行》、《天幻箫音》、《绿蓑衣》都可以归类为New Age。 你的这张与我们以前的不大一样,可不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 陈:这张是以器乐为主的New Age,MIDI是其次的,器乐也是以吉他为主, 同国外的有点不同,我觉得这些音乐中东方元素多一些。 易:我觉得香港味重了些。 陈:那是一定了,我是香港人嘛。我也要强调一点,我并不是刻意要怎么样,音乐是很自然出来的。我在美国接触了各类音乐,有各种经历,再加上我在香港生长的因素,才有了这种我自己的风格。 易:你在美国也专修电子音乐,对MIDI当然也非常熟悉了。这张《心意》也用了MIDI,但不着痕迹,感觉清清淡淡,说来容易,但要做到这样的境界也很不容易,你在这方面有什么诀窍呢? 陈:我在美国有好几年时间都在研究电子音乐,对这方面也很有兴趣。小时候我拉小提琴,后来弹古典吉他,这种真乐器的声音始终在我的脑海里不能替代,这不是说电子音乐不好,只是电子音乐有自己的优点,但用它来模仿真的乐器就没有那么好了,因为不是所有的细节都可以模仿出来的。如果要用电子音乐为主,也要用到它优点的一面。这张《心意》让人觉得清新自然主要也是因为用了乐器演奏。 易:除了你演奏吉他,还有洞箫、口琴、大提琴的演奏也很重要,你怎么找到这几个朋友的呢? 陈:在我的创作生涯里,有一件事对我很重要,就是我喜欢为某一位我认识的乐手做音乐,所以这几年在香港我认识了一些比较好的乐手,而且也了解他们的个人风格和他们对音乐的感觉。这次的三位朋友是吹洞箫和笛的谭宝硕,吹口琴的杨月波和拉大提琴的鲍平里,他们都是我认识已久的朋友。我请他们来为我演奏其中的乐曲时,先跟他们聊过很久,和他们聊的时间反而要比他们进录音室录音的时间要长,因为我觉得不仅是要技巧上能够达到要求,更重要的是他们要有好的感觉,这同比较传统的古典音乐的作法有点不同。 易:在这张《心意》的专辑里面,有篇文章写的是陈国平先生关于这张CD制作的一些心得,他提到一点“为舞台演出而写音乐和为录音而写的音乐是不同的”,现在还是请他为我们解释一下。 陈:这就好像看电影和看舞台上演话剧、舞台剧的情况,是不可以放在一起比较的。不可能我录音出来的东西和在舞台上演出时一样,虽然这些音乐听起来都有明确的乐器和旋律,但如果细心地听,都可以发现我对乐器的摆位,以及音乐的意境都是有设计的,这在舞台上是做不到的,等于拍电影时可以加入很多制作,我们欣赏到银幕上的那种效果,和看舞台剧是不同的,即便是相同的剧情,但两者制作的构思不同。我制作这张唱片就是这样的思路,可以说这张《心意》是专门为发烧友们作的,如果想将其中的曲子变为舞台上可以演奏的曲子,不是不行,只不过要再做一个适合舞台演出的版本。 --细心品味“意”如何 易:现在由陈国平先生亲自为我们讲解一下这张《心意》中的乐曲。 陈:第一首“惬意”旋律比较通俗,一听就很容易接受,并不是每一首都是这样,有的好似红酒,要细细品味,这首有点像朱古力,很甜。第二首“诗意”原来叫“秋水”,英文名也依然用“Autumn Water”,取自我小时候看过的庄子的一篇文章《秋水》,这首曲子是这张唱片中唯一一首用大提琴与我合作的乐曲,听起来与第一首有一点相似,但第一首香港味道重一些,这一首比较流动,New Age 感觉多一些。第三首“极意”中用了五声音阶,节奏是五拍子,象征了中国《易经》中的阴阳五极,你也许数不出是五拍子,这并不重要,只要音乐听起来自然就可以了,谭宝硕在这里不仅用洞箫,也用了笛子,同我的十二弦吉他配合。“心意”是第四首,也是这张CD的主题曲,是好多乐器一起合奏的版本,在写这个版本前的是一把吉他的版本,也就是第十首“心意”,两种版本的情绪不一样,这一首热情一些,那一首孤独一点,这就要看怎样编曲了,同一条旋律可以表达快乐,可以表达哀伤,也可以表达紧张,这也是编曲的一种乐趣。第五首“禅意”,主要是想表达一种冥想的感觉,自由的反复听起来想是在思考。 易:第六首“源意”很特别。 陈:“源意”是比较特别的一首,一是没有明确的旋律,有New Age 的特点,但听起来很自然,很本色。另一点是我用采样的方法取得了自己口技的声音,再用电脑加工,就有了音乐中听到的那些特别的声音。 易:的确很有意思。 陈:“无意”是第七首,如果对创作音乐技巧有兴趣的人或许想知道,这首曲子主要的部分是七拍子,开头和结尾听起来很自由,但很多朋友听过,并不觉得中间段是复杂的七拍子。这就有一个问题,是不是复杂的技巧表现出来的就一定复杂呢?或者反而与之相反,听起来也很自由,随意。我喜欢前奏中古典吉他和洞箫的合奏,然后中间是十二弦钢弦吉他和古典吉他的合奏,和其它乐曲的编配不同。第八首“玄意”本来的题目是“天意”,整张CD的题目代表了一个人心里面不同的意念,有一种意念是我们没有的,那就是天意,是我们无法控制的。这首曲的配器和旋律构成没那么多我个人的风格。 易:那么是哪一种形式呢? 陈:是比较传统西方的音乐形式。第九首“静意”主要想表达一种在夜晚的河边,静静地沉思这种感觉,很内在,很平和。而且跟唱片封面的图画也很相配。第十首“心意”是我原来写给单独吉他的曲子,比较简单,可以说这一首才是真正的主题曲,不过这一首可能就要慢慢听,多听几次才有感觉。 易:所以我把这一首放在第十首,听过其它的,再听这一首,就可以静下来,想想你是怎么样的音乐思想。最后一首“惬意”混音版曾收录在《雨果金碟七》中,如果仔细听就可以听出这个版本和这张CD的第一首“惬意”,有一点点区别,在后半段弦乐的伴奏和音色都不完全相同,这个混者版比较丰润一些,一开始的那个sharp 点,两种都有人喜欢。 陈:所以我就觉得音乐写给喇叭放的时候,混音也是创作的一部分,不同的混音版本都会有不同。 易:有些人就可以听到两种版本不同的音乐情趣,这也是一种乐趣。 陈:这就是好的艺术品,不仅要用好的态度创作,也要用好的态度欣赏。 易:这也是为什么我把这个混音版的“惬意”放在最后一首的原因。 陈:现在回过头来想,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才做出这张唱片,最后出来的音乐自己都很喜欢。 易:比较从容,比较成熟。刚好我又新拍到这些照片,用在唱片封面刚合适,这也是种机缘。 陈:有时拍电影和录音也是这样,那一刻的感觉被抓住就很好,这也可能是我们的意念同天意相吻合。(两人会心的笑起来)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