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转】城市时代:慢生活与快节奏的PK大赛 [打印本页]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1-4-3 11:05 标题: 【转】城市时代:慢生活与快节奏的PK大赛
拼脑拼劲不拼命
近几年不断有欧美专家推测我国心脏病发病率会逐年猛增,其根据之一竟是我国猛增的手机数和上网人数,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许多人工作和生活的杂乱无章和紧迫急促。
这种流行已久的“快餐文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牺牲了我们的心脏。人们长期生活在时间不够用的压力之下,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心情郁闷。而心情郁闷与快节奏生活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这增加了人们患心脏病的风险。大家可能还记得,2005年8月因心脏病猝死的高秀敏,这应该给我们一记警钟,也应该给长年累月劳作的企业家们、白领们一记警钟:是应该把工作节奏放慢,把工作任务放一放,挤出充分的时间来休息,来娱乐,来保健。
不可否认,人们的健康正因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而受到损害。人们忍受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长期处在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容易导致人们精神上的压抑;而且人们的饮食也没有规律,特别是一些企业老板,要么不吃,要么有鱼有肉大餐一顿。这些都是导致心脏病突发的诱因。如果预防,首先要控制危险因素,包括积极治疗和控制高血压,采取有效措施降血脂,治疗肥胖及糖尿病。其次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停止吸烟,限制饮酒,调整饮食结构,经常锻炼,采取低脂低钠食物。但无论怎么预防,精神调理都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把握一定的生活节奏,有劳有逸,一张一弛。实际上,这才是现在西方时尚的“慢生活”,如经常到郊外走走,与家人好友聊聊,做做运动等。(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高传玉)
“慢生活“的社 会学
“时间就是金钱”对绝大数人来说是至理名言。在改 革开放初期的时候,记得还有报道盛赞日本、香港的职员在公司中“一路小跑”式的工作风格。今天,当我们的社 会也像日本、香港一样快节奏的时候,我们却开始重新怀念慢节奏的生活。
其实,快生活真正让我们失去的,绝不仅仅是健康。快生活使得我们匆忙从事着一种麻木的生活,而对周围的一切丧失了新鲜、好奇、体味和感动。从本质上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慢生活”是一种效率较低的生活状态。其实,即使是最讲效率原则的西方经济学,也逐渐认识到,所谓“紧张型经济”(Taut Economy),仅仅是一种理想模型,而真实的状态必然是“松弛型经济”(Slack Economy)。在现实中,绩效的非最大化,即松弛现象,也是无处不在的。
所谓“慢生活”的社 会,社 会学习惯称之为“闲暇社 会”。闲暇社 会和“慢生活”,其实并非是人类社 会一种可能的选择,而是人类社 会必然的选择。美国社 会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指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历史的新阶段——一个以工作不断地和不可避免地减少为特点的新阶段。在未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会难以想象地节约劳动力。虽然人类通过发展五花八门的服务产业在尽量提高社 会就业水平,但从一个长期趋势来看,劳动力会绝对的富余。但是,就业在任何国家又几乎都被规定为一种基本权利,于是,社 会必然要通过缩短劳动时间来保证更多的人就业。现在通行的工作时间制度是一周5天,每天8小时,未来可能是每周4天、3天甚至2天,每天6小时、4小时甚至2小时。人类将不得不进入一个崭新的“闲暇社 会”。
我认为“慢生活”运动的兴起,广州“懒人部落”的出现,其实是反映了现代人对于都市紧张生活的厌倦。“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现在的城市文明的得失。我们现在的发展,是以牺牲人们的闲暇、清新的空气、清洁的用水等条件为代价的,这本身不符合和谐社 会的发展要求,与人类的本性和发展相矛盾。”(中国人民大学社 会学系刘铎)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1-4-3 11:22
认真看一遍这篇文章吧,很好的!
作者: 竹林鸿雁 时间: 2011-4-3 11:53
先赞一个,回头再看
作者: 丝琴 时间: 2011-4-3 12:14
节奏慢下来是指整体的慢下来。。否则单单某个个体慢下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整个世界在疯狂竞争,慢下来就意味着贪婪的人们不愿意看到困境的到来!当今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工作与放松休闲两不误。而且以上还得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
作者: 凡桃俗李 时间: 2011-4-3 12:29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11-4-3 11:22 发表
认真看一遍这篇文章吧,很好的!
这专家能否再调查下--什么时候 --可能是每周4天、3天甚至2天,每天6小时、4小时甚至2小时。的闲暇社 会呀?
作者: 梅花香 时间: 2011-4-3 13:26
引用:
原帖由 凡桃俗李 于 2011-4-3 12:29 发表
这专家能否再调查下--什么时候 --可能是每周4天、3天甚至2天,每天6小时、4小时甚至2小时。的闲暇社 会呀?
这个嘛,自己预测一下,到俺退休的那一天,就是闲暇社 会来了。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1-4-3 17:54
引用:
原帖由 梅花香 于 2011-4-3 13:26 发表
这个嘛,自己预测一下,到俺退休的那一天,就是闲暇社 会来了。
可能也不一定,到了退休的时候又有新的打算啦!
作者: 刘本 时间: 2011-4-3 23:24
领导们想的是我们能给他多少政绩,休闲?可别想!
作者: 葫芦岭 时间: 2011-4-3 23:46
看看领悟一下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1-4-4 07:54
引用:
原帖由 刘本 于 2011-4-3 23:24 发表
领导们想的是我们能给他多少政绩,休闲?可别想!
那是那是
作者: 晓峰独秀 时间: 2011-4-4 14:37
健康在于运动 生命在于休闲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1-4-5 22:36
引用:
原帖由 晓峰独秀 于 2011-4-4 14:37 发表
健康在于运动 生命在于休闲
休闲的时光你有没有?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1-4-5 22:38
引用:
原帖由 丝琴 于 2011-4-3 12:14 发表
节奏慢下来是指整体的慢下来。。否则单单某个个体慢下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整个世界在疯狂竞争,慢下来就意味着贪婪的人们不愿意看到困境的到来!当今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工作与放松休闲两不误。而且以上还 ...
用心在跟帖,说的极是!
作者: 凡桃俗李 时间: 2011-4-6 01:02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11-4-5 22:38 发表
用心在跟帖,说的极是!
我感觉 丝琴老师的回帖就像其 摄影,一直带有其独到的理解和个人想法,有深度,可能和自己丰富的阅历也有关。
柳医生您也一样,发的贴,也用摄像比喻的话,更有广度和深度,所以大家都认为您是难得的好医生。
相反,我的灌水 却 带有“嘻笑怒骂,玩世不恭...
” 以上只是个人理解哈。
作者: 竹林古筝 时间: 2011-4-6 06:23
引用:
原帖由 凡桃俗李 于 2011-4-6 01:02 发表
我感觉 丝琴老师的回帖就像其 摄影,一直带有其独到的理解和个人想法,有深度,可能和自己丰富的阅历也有关。 柳医生您也一样,发的贴,也用摄像比喻的话,更有广度和深度,所以大家都认为您是难 ...
不同风格,百花齐放
作者: 丝琴 时间: 2011-4-6 12:10
是的。。。我们在这里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吸允着老师朋友们知识才华之营养、充实自己。。。多好呀! 多开心呀!
感谢兄弟姐妹们!!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1-4-6 15:36
引用:
原帖由 凡桃俗李 于 2011-4-6 01:02 发表
我感觉 丝琴老师的回帖就像其 摄影,一直带有其独到的理解和个人想法,有深度,可能和自己丰富的阅历也有关。 柳医生您也一样,发的贴,也用摄像比喻的话,更有广度和深度,所以大家都认为您是难 ...
谢谢你的夸奖
[attach]45468[/attach]
作者: 富春江 时间: 2011-4-7 15:18
柳MM的这个转帖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俺觉得“慢社 会”是人们追求的一种趋势。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1-4-9 18:32
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期盼有休闲的时光,走出家门,去勃勃生机的原野,呼吸清新的空气。
作者: 凡桃俗李 时间: 2011-4-10 04:26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11-4-9 18:32 发表
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期盼有休闲的时光,走出家门,去勃勃生机的原野,呼吸清新的空气。
好贴,再看下,
俺更迫切有休闲的时光;
走出家门....我现在是走出极端了,一个人的漂泊,累呀。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