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奇谈怪论:我的另类胸腹式换气法 [打印本页]
作者: 龙城住我 时间: 2011-3-28 22:44 标题: 奇谈怪论:我的另类胸腹式换气法
学过腹式、教材上的胸腹式,感觉很不爽。于是,边学习边琢磨一种顺乎自然的换气法。由于一些地方与教材上不同,甚至相反,我称之为另类或左道旁门。
这种换气法的要点是:胸部吸气,腹部呼气。一个呼吸循环经过四个步骤:即吸气、压气、呼气、放气。好处是:1、反应快、2、音质饱满、3、不憋气、4、口型好看。
不怕学歪了的丝友可以试试。
作者: 老马 时间: 2011-3-28 22:48
有经验分享总是好同志,强烈顶楼主一个
作者: 小眼 时间: 2011-3-28 23:19
我想知道这样气足吗,会不会没底气的感觉
作者: 小眼 时间: 2011-3-28 23:22
请楼主具体说下
作者: 龙城住我 时间: 2011-3-29 00:04
说来话长。简单说一下,可以试,但最好有腹式、胸腹式经验的才有效。1、吸气:有四个采气点:胸上部、胸口、鼻腔、上腹部;口鼻同时往上从胸部提气。2、压气:将气迅速压至上腹部、腰部,上腹部鼓起;3、同时,边压边呼出压缩气,上腹部始终鼓起或收缩弹出重音;4、至音尾或弱音,用口腔和腹部将余气挤出,随气流惯性吸入大、中、小气。
作者: 龙城住我 时间: 2011-3-29 00:09
引用:
原帖由 小眼 于 2011-3-28 23:19 发表 我想知道这样气足吗,会不会没底气的感觉
肯定不如腹式的气足。但由于使用了增压气,比教材上的胸腹式气大多了。可参考笛子大师胡结续老先生的笛子吹奏法和排箫呼吸法及戏曲演员换气方法。
作者: 宵语哥 时间: 2011-3-29 01:37
引用:
原帖由 龙城住我 于 2011-3-28 22:44 发表 学过腹式、教材上的胸腹式,感觉很不爽。于是,边学习边琢磨一种顺乎自然的换气法。由于一些地方与教材上不同,甚至相反,我称之为另类或左道旁门。 ...
楼主老朋友对葫芦丝气息应用的钻研精神我深感钦佩,记得两年多前我俩就有类似的探讨,(http://bbs.hulusi.com/viewthread.php?tid=25004&extra=page%3D1&page=5)对你的该帖内容,我有以下几点看法,供参考:
一:不是“奇谈怪论”,更不是“左道旁门”,当然也不是“发明创造”。
二:你在吹奏葫芦丝时能“顺乎自然”,就说明你的换气是成功的。正如你所说“1,反应快;2.音质饱满;3,不憋气;4;口型好”。
三:我认为只是你对自己在换气过程中的生理描述有误。你说(只要)“胸部吸气,腹部呼气”这句话,在生理学上就不可能实现,因为从生理的角度分析,在正常情况下,身体具有储气功能的主要是胸腔和腹腔,而胸腔也是腹腔进出气的唯一通道,储气的多少是胸腔少,腹腔多;吸气的顺序是先胸腔后腹腔。若只用胸腔吸气,说明横隔肌没有运动,故腹腔没有进气。那么,腹腔哪来的气可呼出。
四:任何人在平常的呼吸时,几乎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只用胸腔吸气,而用腹腔呼气,反之也一样(腹腔吸气、胸腔呼气)。当然,若有意而为之,也只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试行。一般人在平常生活的呼吸中,吸气时是以胸腔为主,腹腔为辅就能满足平常的生理需求。但对声乐演唱者、吹管乐演奏者等,就需要充分发挥腹腔呼吸的功能,使之能“气沉丹田”,这样才能使呼出的气有“力”的度、有“量”的度。
正在准备回该帖的过程中,再次看到楼主的有关回帖,更说明楼主在吹奏过程中应用的就是“胸腹式呼吸”方法。因楼主说吸气到“~~~~~~~~上腹部”,“压气到~~~~~~~压至上腹部、腰部、上腹部鼓起”等,
有关同类的问题探讨,有兴趣的朋友请参考我的另一片劣文《 正确的气息应用与葫芦丝演奏技巧的提高》(http://bbs.hulusi.com/viewthread.php?tid=25004&extra=page%3D1),有错误之处,恭请指出。
作者: 龙城住我 时间: 2011-3-29 22:20
宵雨老师:感谢你的指导和鼓励!
我又一次仔细拜读了你的论述,感觉我确实适应不了教材上的胸腹式呼吸法。主要难以解决的问题是:鼻腔积气、吸气行程长反应慢、气紧。而且你说的“气沉丹田”并不是胸腹式,基本上是腹式!胸腹式是主要不用丹田的。练武功和腹式用丹田气。
我的另类胸腹式和教材上的胸腹式区别主要在于吸气。1、胸腹式吸气时上腹部鼓起,胸腔扩张;“另类”自然提气,不鼓不扩;2、胸腹式打不通鼻腔,“另类”要求打通鼻腔,甚至打通头腔;3、胸腹式以口为主,“另类”以鼻为主; 4、胸腹式采气点以腹为主,辅之胸腔, “另类”以上胸、下胸为主,辅之鼻腔、腹腔;5、胸腹式收缩偏于前后运动, “另类”偏于上下运动;6、胸腹式吸气是在乐句停顿(准备时间)后开始,“另类”是在停顿前完成等等。一句话:吸气运动基本是相反的。
我之所以把这种胸腹式叫“另类”,一是尊重教材上的胸腹式的正统地位,二是还在摸索改进,三是和传统呼吸法相左,不好适应。另外,我还没有想到是谁发明不发明的,只是觉得这样吹舒服,想告给大家看有没有用。
作者: 竹林古筝 时间: 2011-3-30 07:22
呵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作者: qfxx 时间: 2011-3-30 19:04
我们永远永远在一起
作者: 小眼 时间: 2011-3-30 21:22
我可以这样理解吗,吸气到上胸,再压入腹腔,同时将气排出,这是可以的,但是有两个问题请教老师,一是频道用上胸部会不会很累,第二,储气量会不会很少
作者: 龙城住我 时间: 2011-3-30 21:40
试了就知道了。呵呵。不过,比较难,主要是不习惯。
作者: 刘本 时间: 2011-4-3 23:40
只要是值得学习的地方就要去学习!
作者: 富春江 时间: 2011-4-4 14:51
这个还真不知如何进行,先学习一下。
作者: 石大庆 时间: 2011-4-4 21:17
下功夫有经验体会好,赞赏。对宵语[哥的论述顶。
作者: 丝琴 时间: 2011-4-5 10:06
楼主研究的精神可嘉 这种换气的方法优点。。时间短速度快,连续性好、不容易残留痕迹。缺点。。。吸入量少、维持的时间短。合理的使用挺棒的
作者: 龙城住我 时间: 2011-4-7 20:24
丝琴老师的评价很准确、中肯!我历来很佩服丝琴老师的气息运用,感到对乐曲的韵律把握得很协调,对乐曲的内涵阐述得很到位,对乐曲的音色控制得很准确。这得益于良好的气息运用,主要是:1、换气“无痕”,“不紧不慢”;2、能按乐句表现力的要求即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来控制气息;3、正确把握了葫芦丝音强不平衡的特点,用每个音阶的最佳音色来表现乐曲,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这些感想平时就有,借此机会抒发出来,目的是想引起丝友们对气息的重视。
作者: 飞絮 时间: 2011-4-11 14:05 标题: 回复 1# 龙城住我 的帖子
说实话到现在我还没掌握好这个腹式、胸腹式换气的本事!
作者: 阳光快乐 时间: 2011-6-21 05:11
赶过来学习一下、借鉴一下,也试着练习练习看看
作者: 雅客 时间: 2011-6-21 06:00
经验交流,百花齐放。
作者: 小溪水 时间: 2011-7-6 10:51 标题: 楼主
楼主总有独出心裁的地方, 物理上讲,气只能吸入肺部,哪能到丹田(中腹部为中丹田,小腹部为下丹田),气到中腹到小腹部 只能是意念。 若能气到中腹部小腹部违反自然科学讲的 腹部是胃、小肠、大肠。
作者: 龙城住我 时间: 2011-7-7 15:12
引用:
原帖由 小溪水 于 2011-7-6 10:51 发表 楼主总有独出心裁的地方, 物理上讲,气只能吸入肺部,哪能到丹田(中腹部为中丹田,小腹部为下丹田),气到中腹到小腹部 只能是意念。 若能气到中腹部小腹部违反自然科学讲的 腹部是胃、小肠、大肠。
小溪水朋友说的很对!也是真话!我再补充一点:“丹田”是“力”,而不是“气”。葫芦丝没必要使用,也很难使用,也极少有人使用,是“皇帝的新装”。在我看来,胸式都要比腹式实用得多,也好改的多。原因很复杂,几句话说不完。
作者: 听看想 时间: 2011-7-12 04:20
学习、学习。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