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叫 中国
古老的中国有一条河,她的名字叫 黄河
大型葫芦丝交响音乐史诗协奏曲《黄河恋》,以“滚滚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凭借着雷鸣电闪、风雨交加、混沌初开、阳光普照、万物萌生的序曲,展现出了伟大的母亲河——黄河流域,从狩猎游牧,到农耕织纺;从西部青藏高原的发祥,到中途涓涓支流的汇集;从万马奔腾的喧泻,到摧枯拉朽的凝聚;这史诗般的壮丽画面犹如大幕一般,徐徐拉开......。
跟随协奏曲情景的推进和演奏,按捺住悸动的心,屏住呼吸:
我们闻到了原始的气息,看到了戈壁的荒蛮,听到了湿地的雁叫,触到了黄土的肥沃,感受到了海洋的骇浪惊涛与辽阔无垠...;
风在吼,河在哮,古老的东方,伴随着朝霞红日冉冉升起,一个伟大的华夏民族诞生了! 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的炎黄子孙,从此在母亲的怀抱中,牧渔织耕,辛勤劳作,生生不息,代代衍传...!
听,乐曲之中,我们感受到了——人民生活的困苦艰难,自然环境的顺逆多变,民族存亡的深重灾难,母亲悲痛的泪水涤荡撕心裂肺的伤叹......;
再听,乐曲之中,我们又感受到了——美满幸福的多彩和绚烂:“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风吹黄土坡都是我的歌!收获爱情的惬意与浪漫;“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恩恩爱爱天长地也久!
跌宕起伏的协奏曲,就这样--声声入耳,经久回荡,耐人寻味,绕栋萦梁:柔美细腻处似姑娘手中的剪纸样,粗狂豪爽处象小伙儿腰间的鼓震鸣,婉转灵透时若悦耳的唢呐声,沉积厚重时如石窟的雕像群...;
《黄河恋》恋黄河,如泣如诉,如诗如咏。是亿万炎黄子孙的皮筋骨,是伟大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黄河流域赞美诗,歌颂千秋万代的天地人...!
《黄河恋》葫芦丝音乐协奏曲的创作成功,充分体现了魏仕健老师在葫芦丝音乐艺术上的思想性、创新性、艺术性的大胆尝试与突破,呈现给我们以全新的葫芦丝音乐艺术形式,诠释出其中的深刻内涵,带给我们莫大的民族精神感悟和震撼心灵的艺术享受!
魏老师对《黄河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通过《黄河恋》的演奏,我们聆听到了作者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历程,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发自内心的探索、呼唤和赞颂,激发起了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归属感,抒发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光明前景的展望...!
在此向魏仕健老师、全体丝韵创作室的老师朋友们表示衷心的祝贺!感谢你们如此震撼、恢宏、大气的优秀作品!
祝贺《黄河恋》葫芦丝协奏曲创作、演出的圆满成功!
晓峰独秀敬赞
二零一一年春节
http://www.hulusi.com/mp3/wsj/黄河恋/黄河恋.mp3
这几天家里总有客人,我要当陪聊,所以把发曲的事搞忘记了呵呵,过几天还有李辛老师的《调龙灯》,也是一首很优秀的作品,
魏老师这首曲子请大家下载后再收听吧,文件太大,加上这首曲确实很值得珍藏,也不多说什么,听了就知道
气势磅礴、博大恢弘!一曲震撼人心的葫芦丝音乐协奏曲!感谢魏老师!感谢丝韵创作室的老师们!感谢晓峰老师的精彩文字!也感谢马老师深夜0点上贴传曲,辛苦啦!
很震撼人心,谢谢魏老师多年来为我们葫芦丝爱好者创作了这么多的优秀作品,祝您新年快乐!借此把乡音老师对《黄河恋》的赏析发在这儿,供大家参考指正。
欣赏了魏仕键老师最新创作的葫芦丝第二协奏曲《黄河恋》之后,不由得对我们非常熟悉的母亲河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理解和想象,同时也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
首先,我认为《黄河恋》创作神奇绝妙,具有超强的震撼力,可以说是葫芦丝走出云南大山、在王厚臣老师创作的《霸柳情》之后的又一首震撼人心的葫芦丝曲。他把葫芦丝的音域和音色发挥到了极致,使人们对葫芦丝又有了一次全新的认识。
一、《黄河恋》这首曲的神奇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国人都非常熟悉,从乐章的第一、二部分奏出了茫茫远古苍桑不老、触动心灵的旋律,让人想象四起,啊—黄河!原来你是这样形成的啊!但,又无法一下用文字和语言说清你的峥嵘岁月,我们怎么这么晚才了解你啊!你所经历了多少曲折磨难,经过了多少暴风骤雨才汇集千溪,形成了伟大的母亲河。
这首协奏曲歌颂了我们伟大的民族,倾诉了我们的祖先同这条伟大母亲河代代相依为命的历史,让人回忆很多,联想很多,笔书万字也无法翔实你的过去。乐曲以八个部分对黄河进行了描述,刻画出我们的伟大民族,生动感人,奏出了人文历史和大自然的变迁,使人难以忘怀;最后乐曲以倒叙的方式结束,让人回味无穷,特别触动灵魂的旋律即收尾的降音7—奇!
二、这首曲的配器非常特殊震撼
乐曲的配器打破了传统,给人一种强有力的触动,使人听后一时难以平静。从葫芦丝协奏到配器总时值来看,好像各占一半,但能把葫芦丝巧妙同西洋乐器结合为一体,给人一种新、奇、妙的享受,它的每个细节(章节)都是对历史的诉说。乐章进入第四、五、六章(黄河泪,黄河汉子,西部秧歌)三个乐章,特别是第六章西部秧歌,作者明显的是说当黄河形成后,所经过的历史磨难,西部的整个民族在这条母亲河的哺育下,战天斗地,代代相传,伴随母亲河在创造着新的历史,哺育着后代,因而以西部最为流行、最为欢快的秧歌,在歌颂着母亲-黄河。
乐曲的后两个部分奏出了民族的本色——黑头发、黄皮肤。母亲河哺育了数代儿女,带着数不胜数的故事和民族文化,万里流金,归入大海,让全世界都记住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河——黄河!
三、重新认识走出大山的葫芦丝
发展是个硬道理,创新更是个硬道理,葫芦丝走出云南大山后得以发扬光大,同广大葫芦丝传播者,更同广大作曲者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广大作曲者把其他民族中的诸多文化与云南葫芦丝相结合后产生了奇特的效果,魏仕键老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他这首协奏曲就证明了这一点,曲子几经转调,巧妙地融入了西洋打击乐,碰撞出复杂而触动人心的旋律,奏出民族之精神,这是走出大山后民间乐器质的飞越。
从这首曲中也可以深切感受到作者的文学功底和音乐创作才华,以及对地域文化和人文历史的掌握,同时也看到了一种民族精神。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乡音
2011年正月
祝贺魏仕健老师又一部葫芦丝协奏曲《黄河恋》成功问世。
黄河是中华大地的血脉,是中华儿女的母亲河。它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协奏曲选择这样的题材,说明作者对国家、对民族深厚的情感,作品将给人一种感染和激励。
用葫芦丝演奏协奏曲,並表现重大题材是魏老师的创举,是葫芦丝创作领域的又一突破,是葫芦丝发展史上的新篇章。魏老师接连写出《马兰花叙事曲》、《孟姜女协奏曲》、《黄河恋协奏曲》这样三部大作品,要比写普通葫芦丝独奏曲付出更多的精力、要有长期的艺术积累、要有高度的创作热情和创新的胆识。魏老师的开拓精神与创作成果进一步证实了葫芦丝走向专业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夯实了葫芦丝在民族音乐中的重要地位。向魏老师学习和祝贺。 乔志忱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炎黄子孙的伟大母亲河。
用音域有限的葫芦丝来抒发赤子情怀,描绘黄河母亲的崇高形象,讴歌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众志成城,气壮山河的不朽精神,不仅意义重大,而且难能可贵!
《黄河恋》正是这样一部佳作。该曲是继《孟姜女》之后,魏仕健老师精心创作的第二葫芦丝协奏曲。全曲构思新颖,层次清晰,主题鲜明;乐段的组成张弛有度,跌宕起伏,结构严谨。基调选材精当,地域特色浓郁,旋律优美流畅且大气磅礴。在协奏布局上,作者善于调动中西不同乐器之所长,既充分发挥了管弦乐粗犷激越的特色以烘托气氛,又调动多种打击乐强化了情感意境的渲染和点缀,使主、协奏不同乐器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从而使作品演绎多姿多采,更趋完美。创作手法上作者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多调式,同时又采取葫芦丝转调技法,使主奏乐器本身较好地发挥了乐器的功能、韵味和张力,收到了浑然一体的效果。
魏仕健老师是位多产作曲家,其每部作品都新颖别致,堪称精品。打开音频,便感受到乐曲的巨大吸引力和感召力。乐曲进行丝丝入扣,如诗如画,高潮迭起,精彩纷呈:那气势恢宏的母亲河自远古而来,浪涛滚滚,一泻千里。“整夜风雨”之后,两岸沃土,生机勃勃;蓦然间,雨暴疯狂,危难当头,“黄河泪”下,痛苦呜咽,此时此刻,我们仿佛听到黄河在怒吼、在咆哮、在向她的儿女们发出战斗的召唤!啊,我们看到“黄河汉子”冲天奋起,威武雄壮,光采夺目!那威武不屈的目光,战天斗地的气概,撼天地泣鬼神,让人热血沸腾!当乐曲进入全曲高潮“黄河恋”乐段,更显现曲作者的匠心独运。那主奏、协奏和着人声吟唱,节奏是那么和美,旋律是那么动听,韵味是那么婉约深情,仿佛是拳拳赤子在向伟大母亲由衷而不尽地倾诉,倾诉,令人动容。尤其是那无词的吟唱,极具感染力和穿透力,无需一字,绝佳地表达了炎黄子孙们对黄河母亲的无限赞美和眷恋之情.........
《黄河恋》的成功问世,是葫坛的一件大事、盛事、美事,可喜可贺!她所展示的,确是一部音乐版的黄河诗书。人们在欣赏、演绎这部佳作的同时,其情操也将在自然而然中得到陶冶和升华。
《黄河恋》的流传,将在葫坛乃至民乐界产生广泛影响。
魏仕健先生创作的大型葫芦丝协奏曲《黄河恋》是葫芦丝乐曲创作史上一次革命,是对葫芦丝艺术未来发展的一次大的挑战。长期以来,人们印象中的葫芦丝是一件“小玩具”,只能吹些小曲、小调,甚至列入民族乐器的另类。葫芦丝协奏曲《黄河恋》告诉我们,葫芦丝是一件民族吹管乐器,它不但可以演奏不同风格的乐曲,还可演奏协奏曲、叙事曲、随想曲等大型作品,而且别有风格。
《黄河恋》在乐曲技法上,用“民族”与“西洋”、“传统”与“现代”、“伴唱”与“伴奏”的多元化结合的艺术手法,拓宽了葫芦丝音域,丰富了表现力,提升了葫芦丝的艺术魅力。
在乐曲结构上,采用多调性、多段式的手法,描绘了黄河儿女与母亲河同甘苦、共命运的生活情景,感受到了母亲河的伟大。
在乐曲风格上,不论是节奏处理,还是技巧的运用,还是原生态的伴唱,丰富了乐曲的表现力,鲜明地体现了西部地区黄河汉子朴实、粗犷、激昂的性格特征。
反复倾听,细细品味,《黄河恋》确实是一部葫芦丝乐曲中空前未见的精品。通过作品《黄河恋》也看到了中国葫芦丝的前途,感受到葫芦丝深层次的艺术魅力和特有的风格。
山西省葫芦丝巴乌学会会长
全国民族乐器考级专家评委
中国葫芦丝高级指导教师 杨新民
实在很感人,百听不厌,又来欣赏学习了,祝贺魏老师再创辉煌,新的一年里万事顺心!
[attach]43989[/attach]
谢谢老师,辛苦了
这曲子很好听,魏仕健老师的大作很有震撼力,谢谢老师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