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看不懂大师的“腮”,您能说明一下吗? [打印本页]

作者: 竹丝    时间: 2010-11-8 22:53     标题: 看不懂大师的“腮”,您能说明一下吗?

今天看了李春华老师的考级示范视频,醒目地发现李老师的腮部动作让我很疑惑。有人说我们在吹奏葫芦丝时腮部不可鼓起,而李春华老师却不时地鼓起,哪怕是演奏不是很长的乐句。难道老师他很喜欢用循环换气吗?

 

问题补充:这是不是他的口腔在做收缩和扩张运动?听有人说吹葫芦丝时要向某个方向扩张口腔空间,不知这话是真是假?我感觉我吹时口腔空间一直都很稳定,没啥变化啊。

 

 

真希望大家能“详细”说一下我提出的这些问题,一定要详细啊,要不然很难体会的


作者: 竹林古筝    时间: 2010-11-8 23:21

我也发现过,一直疑惑。
作者: rqb    时间: 2010-11-9 10:21

没什么疑惑的 原则上腮是不可鼓的 但是演奏一些较带感情色彩的曲子 需要控制气流的缓急强弱 腮部鼓起一点可以有效减缓气流 收紧又可以加强气流 如果想把一首曲子吹的有声有色 感人至深的话 这是个很好的方法 但是这个鼓腮可不同于有的初学者腮部鼓很高的情况 只需要小小的起伏就可以 初学者学深了 便可以理解
作者: rqb    时间: 2010-11-9 10:24

控制气流除了需要丹田控制以外 还需要喉咙 腮部 口腔 舌头 等部位协调 喉咙下沉则气缓 腮部微鼓则气缓 口腔扩张舌头后缩则气缓 反之则气流加急
作者: 南山一虫    时间: 2010-11-9 11:09

今天有收获。谢谢rqb 老师!
作者: 56S    时间: 2010-11-9 12:35

谢谢RPB老师指点!
作者: laobi51    时间: 2010-11-9 13:04

rqb的解释很到位!谢谢!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11-9 20:41

  看了几帖,我都不会吹葫芦丝了。
作者: 竹林古筝    时间: 2010-11-9 21:50

引用:
原帖由 rqb 于 2010-11-9 10:21 发表 没什么疑惑的 原则上腮是不可鼓的 但是演奏一些较带感情色彩的曲子 需要控制气流的缓急强弱 腮部鼓起一点可以有效减缓气流 收紧又可以加强气流 如果想把一首曲子吹的有声有色 感人至深的话 这是个很好的方法 但是这 ...
解释的很好,谢谢了。
作者: 刘本    时间: 2010-11-9 21:52

跟在后面学习了!
作者: 千瓣莲花    时间: 2010-11-9 22:27

以后还是一题一发吧,不然看的答的都有点累,呵呵
作者: rqb    时间: 2010-11-10 15:18

客气啦 以后朋友有问题尽管问我 知道的一定回答
作者: 楚旭    时间: 2010-11-15 20:38

学习学习,再学习
作者: 小溪水    时间: 2011-4-22 10:48     标题: 李春华老师

他的视频有鼓腮,特别是循环换气 为什么呀
作者: jonyholder    时间: 2011-4-26 09:30

大家都能做到循环换气了吗?
作者: 喜上眉梢    时间: 2011-4-26 10:47

我看到好多制作葫芦丝的师傅在试音时,好多大师在吹不是很难的一般曲子时都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鼓腮了,但我看哏大师在中央台吹古歌时腮一点也没鼓,我想大师们应该是驾轻就熟,随心所欲了吧
作者: 溜溜    时间: 2011-5-16 23:04

来学习了,现在知道了 为什么是这样啦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