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bs.hulusi.com/attachment.php?aid=36521&k=5571657d327f8b74c282dca522e9b2ff&t=1281603279
我的bB葫芦不好听,所以擅自改变音调为C,就是辛苦老马的小葫芦了
害怕影响葫芦丝的音色,这么热的天连空调都不敢开,现在吹完了,轻松一下,
可以开空调了哦
第三乐段快版开了附管,不知效果好不好?
学习一天不熟,抛砖引玉,等着欣赏朋友们的曲子了!
座了个大沙发。
再欣赏。
新人区欣平老师首发,这里晓峰又首发,祝贺!魏老师的原曲我还没听熟,就录出来了,真是赶不上你们的速度。我觉得还是降B的有味儿,可能是先听了魏老师的。晓峰多备几个降B,别坏一个打住手了,我现在有三个呢。
献上。
你这一品大员欺负人啊.俺写字的时候是二楼,怎么发完掉到三楼了.
吹的很不错了,给晓峰大哥献花花
欣赏学习,给晓峰老师献花
学的真快
顶。快速度
学的好快哟,
。学习、致敬! 俺没有啊
“户撒“(译音)指阿昌族居住的区域,在云南边陲潞西称户撒地区,阿昌族现约有人口3万,有其自己的口传语言,而尚未形成本民族的固定性文字。近些年由于阿昌族和傣、汉等民族互婚,语言已趋向统一。阿昌兄弟姐妹喜歌善舞,迷恋柔情醉人的葫芦丝。
《户撒.窝罗节》是作者2010年4月在该民族采风时创作的一首葫芦丝独奏曲。
该曲用简单的节奏形态和淳朴的音乐语言构成,以此来贴近阿昌人的真情实感且也符合民族化、大众化的节日舞蹈形式。《户撒.窝罗节》不仅是一首欢歌,而且也是对“天公地母”感恩的赞美诗。
附:窝罗节简介
(窝罗—阿昌语即“屋旁欢乐”之意)每年农历的二月初四举行。纪念“天公地母”(遮帕麻和遮米麻)。节前各村寨用竹木搭建一座4米见方的窝罗台坊,中间立两块牌坊,上绘日、月、星图案,下绘阿昌族男女彩像,象征两位始祖。牌坊顶端耸立一把巨大的木刻满弦弓箭,表示先祖射落假太阳的那把神箭。
仪式由“活袍”主持,高唱本民族的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祝赞其丰功伟绩。人们唱起古朴原始的窝罗调,跳起太阳、月亮等自然景观造型的窝罗舞……通宵达旦。
原帖由 魏仕健 于 2010-8-13 11:56 发表魏仕健乐曲说明: “户撒“(译音)指阿昌族居住的区域,在云南边陲潞西称户撒地区,阿昌族现约有人口3万,有其自己的口传语言,而尚未形成本民族的固定性文字。近些年由于阿昌族和傣族、汉等民族互婚,语言已趋向 ...
看帖受益啦!感谢魏老师的乐曲说明。
原帖由 魏仕健 于 2010-8-13 11:56 发表魏仕健乐曲说明: “户撒“(译音)指阿昌族居住的区域,在云南边陲潞西称户撒地区,阿昌族现约有人口3万,有其自己的口传语言,而尚未形成本民族的固定性文字。近些年由于阿昌族和傣、汉等民族互婚,语言已趋向统 ...

|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