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35330[/attach]
http://bbs.hulusi.com/attachment.php?aid=35330&k=79a1746e22d8dab4b9354343da5be5a2&t=1279637200
又重新吹了一遍,还在学习中。
欣平老师吹的总体不错,
高6不行了,要修了,曲子里有自己的东西,和魏老师吹的不太一样。
不知咋回事,播放器总放不完。
谢谢指教.
5 6 偏低.刚才用剪刀挖了一下.好点了. 三言两语话《藏香》
首先感谢每一位演奏《藏香》和聆听《藏香》的尊师益友,《藏香》由老马发布后,引起了大家广泛关注和喜爱。在此,创作室全体人员深表谢意!
各位朋友在今后演奏《藏香》时,希望仔细看清原谱,尽量不出现或少出现错谱或错节奏的现象。目前原谱的每一个音符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的,如在演奏中需对局部曲谱或节奏进行调整,请和创作室联系一下,以便进一步修订此曲。
对于情绪的处理和技巧的运用是可以灵活一些的,没有固定模式。《藏香》曲调不难,吹好此曲重在理解作品内涵,把握好曲子的意境和韵味。建议读一读“魏仕健谈《藏香》”和“晓峰独秀”的音评文章,便会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谢谢大家的支持!
山东“丝韵”创作室
本来说好你首发,可是我比你急啊,等不了你了!
正好我也是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吗,这不就把欣平兄给招来了!
细细的听了两遍哈,总体感觉还行,毕竟时间短,学得快!
原谅我直言哦:感觉欣平兄这首曲子还要再熟练再细化,一开始0:34秒这里怎么突然出来一个声音啊?是不是录音软件的问题?1:18这里稍微有点抢拍子,别着急啊,压稳了节拍;2:17的波颤音没颤好,欣平兄你后面的我听了,你的波颤音没问题,不是技巧问题;2:37这里呢,曲谱应该是3 6 5 6 53 ,听你好像吹成了3 3 5 6 53 了?你再听听原曲看,对照一下曲谱;还有后面欢乐的快板部分,566 563 566 563 ,你好像吹成了533 563 533 563 了哦!还有一些细小的地方,比如3的叠滑音,也要表现出来,这个叠滑音魏老师设计得很出彩,不能忽略;有一些该连贯的地方建议别换气,因为一换气,意境和韵味都打折扣了。这首曲子我听得比较多,几乎每天都听几遍,所以很熟,欣平兄别怪我嘴杂,我是听到有一些小问题的地方,就忍不住要说的,我吹的也很多地方不到位,也希望欣平兄多多指导,我们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吧,怎么帮助和提高?就是多交流不同看法和意见哈!相信你也跟我有同感吧?朋友之间就直言了,这才是朋友,对不对?
不对的地方多多见谅!
我的一点体会
原帖由 晓峰独秀 于 2010-7-20 20:25 发表今天一上论坛,就看到欣平兄的曲子了,速度真够快啊!
本来说好你首发,可是我比你急啊,等不了你了!
![]()
正好我也是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吗,这不就把欣平兄给招来了!
细细的听了两遍哈,总体感 ...
晓峰独秀以上所言很有参考价值,这是一篇高质量的交流文章,希望大家都参考一下!(山东“丝韵”创作室)
原帖由 丝琴 于 2010-7-20 20:47 发表演奏过程,也是和伴奏互动的过程,优秀作品的伴奏是非常讲究的,所以作为主旋律一定要随伴奏起落沉浮而律动,不要你伴你的我吹我的两层皮不互溶。所以我觉得先把伴奏的气氛体会深刻, 就会产生演奏的冲动, 这时出来 ...
丝琴老师的体会和经验可谓一针见血,值得大家遵循。只有多听伴奏、熟悉伴奏、了解伴奏才能驾驭伴奏!丝琴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表示感谢!(山东“丝韵”创作室)
自学能力强,:自然他的发言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除过晓峰说的,我有几点建议:有几个地方句尾的波颤音有中断,应该连贯自然一些;如创作室的老师所言,要对照一下曲谱,有的音符吹的不准确;还有1分43秒6 1 2 3这里,不能用连音,我听魏老师这里是吐音。 原帖由 丝琴 于 2010-7-20 20:47 发表演奏过程,也是和伴奏互动的过程,优秀作品的伴奏是非常讲究的,所以作为主旋律一定要随伴奏起落沉浮而律动,不要你伴你的我吹我的两层皮不互溶。所以我觉得先把伴奏的气氛体会深刻, 就会产生演奏的冲动, 这时出来 ...





伴奏可以烘托出应有的意境来,演奏就会更加有韵味,个人的演奏是情,伴奏是景,“情景互动”就是这个道理!

再补你俩杯酒.以后不开车时咱们好好喝一次,就象丝琴老师说的,二锅头.一人一瓶啊. 原帖由 欣平 于 2010-7-20 22:45 发表说的非常好,你听的也仔细,客气话不要说啊.你这才是真朋友.说的很中肯.非常感谢.
![]()
再补你俩杯酒.以后不开车时咱们好好喝一次,就象丝琴老师说的,二锅头.一人一瓶啊.
哈哈好酒量。。。红星二锅头 一人一瓶
谢谢老马.的指教. 就是笨,怎么办呢.愁死了. 这还是朋友帮我发的. 也别教我啊.否则又该骂我猪.猪,猪了.因为我根本学不会.
俺才是抛砖引玉呢.引来了这么多的高论. 怎么没有美女给俺来几句啊? 都让丝琴和晓峰他们勾去了. 哼.好嫉妒你们.
原帖由 欣平 于 2010-7-20 22:45 发表说的非常好,你听的也仔细,客气话不要说啊.你这才是真朋友.说的很中肯.非常感谢.
![]()
再补你俩杯酒.以后不开车时咱们好好喝一次,就象丝琴老师说的,二锅头.一人一瓶啊.
!下次见面一定我们喝几杯!
把心都抽粗了!
我很奇怪啊,你没有曲谱吗?老马上传了啊!!!建议你啊去下载曲谱,还有老马传的魏老师的示范,我的经验是把曲谱打印出来,这样比在电脑上看清楚多了,也好掌握!你的曲子重发的我又听了两遍,还是有几个地方吹错音符了,我还是有这样的观点:吹得不好跟吹得不对是不一样的概念,欣平兄你能吹好,但是要吹得对啊!自由发挥可以在情绪和技巧上有自己的理解,不过建议尽量还是吹对,别吹错!你要是没看曲谱吹成这样,那我真是服气你了!
[quote]原帖由 中国葫芦丝 于 2010-7-22 09:10 发表 第三虔诚、祈祷乐段的原谱第2小节“2216”,我在录音时自然的吹奏成了“2116”,听后感到比“2216”更内在厚重了一些。所以就出现了原谱与实奏的不同,这个音发稿时也未改动。特此说明。建议以后吹奏时改为“2116”吧!
魏仕健
《藏香》是一首个性化的所属藏传佛教色彩的葫芦丝独奏乐曲,包涵着深厚的藏文化底蕴。因此,演奏《藏香》需了解一些“藏传佛教”及“佛与香”的基本知识,了解了“香”的含义是演奏好《藏香》的关键所在。
《藏香》的第一部分, 旋律只有两个低音“65”构成,简洁、单纯,是发自内心的默默低吟,逐渐揭开了藏民对佛香的那份情缘。这里有一个演奏方面的矛盾,即开头低音“65”又不可吹奏的太强、太硬,这样自然又违背了葫芦丝低音的发音原理,(吹奏低音“65”需采用较急的气流,很难弱化吹奏),因此,尽可能的控制住力度,避免过于生硬、外在,失去了神秘和悠悠而来的味道。
第二部分只采用三个低音“653”构成乐段,深沉、厚重、庄严和大气。我觉得演奏此乐段没有明显的力度对比会更好一些,就是如此的平静、单调,才更能突出内心的那种不变的唯一的思绪。
第三部分是旋律化乐段,用四分音符和全音符表现,虔诚就要如此净化,如加进了一些技巧手法就好像加进了杂念,静静地吹,平平的进才更加表现出虔诚、圣洁的心境。
第四部分不可继续沉默下去,要高远、明亮、放开和前面三个乐段形成一个大的对比,要给人以光明透彻之感,这时采用波颤音技巧的手法,会给人一种感人的艺术效果。 这个乐段的情绪是张扬的,是追求艺术审美的核心,让人心旷神怡......
第五乐段,节奏大对比,跳跃激荡,藏民载歌载舞,开怀讴歌雪域高原的美好前景,节奏要明快,气息要加强,情绪热情奔放才是。
第六乐段是第四乐段的延伸变化,向往地表达情感,追求细腻的艺术效果。
尾声和首乐段前后呼应、协调一致,完美统一,又回到了“香”的梦幻之中。“香”是多么的神奇;“香”是多么的迷人;“香”又是多么的牵人魂动啊!尾音渐弱,慢慢消失在雪域高原......
《藏香》大量出现低音“3”是一个难点,要多加练习。 我所录制的《藏香》原版小样,同样没有表现出藏人的境界,愿我们伴随着“香云”把心交给佛祖,把自我融于自然吧!
(以上简析仅供大家参考)
山东丝韵创作室 魏仕健
原帖由 欣平 于 2010-7-22 10:49 发表"互听《藏香》、取长补短、亲和交流、共同提高!" 我觉得非常开心.这么多好朋友,这么多高人都在真诚地讨论,真诚地探索,真诚地交流.真诚地指导,也给我敲响了警钟.我吹曲子都是不很用心.马大哈的毛病一直改不了. 现在得 ...
[quote]原帖由 丝韵创作室 于 2010-7-27 15:49 发表
寒星老师您好!
您为《藏香》做了精彩的动态曲谱,您辛苦了,我和创作室的老师们一并谢谢您!您为作者和演奏者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实在令人钦佩,祝您健康、祝您快乐!
山东丝韵创作室 魏仕健
|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