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初学者练双吐不宜用"吐苦" [打印本页]

作者: 欣平    时间: 2010-6-30 09:22     标题: 初学者练双吐不宜用"吐苦"

     初学者练双吐不宜用"吐苦",因为这俩个字发音违背了同一律的原则.  律:均布也,意思是要对每个音符给予一样的力度,一样的时间值,不能厚此薄彼.而"吐"和"苦"一个是四声的,一个是三声的,显然在发力上就没有平等对待. 在吹奏时必然是后一个音符软弱无力,这也就是有些人在吐奏第二个音符上含混不清没有弹性的原因.我们知道,弦乐如二胡小提琴等, 为了保持声音的稳定一致. 拉前弓时要梢轻些,后弓时梢用力些.在快弓上为了保持音高力度的一致性,很多曲子都是先推后拉.弹拨乐器如琵琶,在抡奏或快速弹拨时,都力求发力一致.这样才会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京胡也是为了取得声音力度一致的效果,在奏快弓时大多采取先推后拉的弓法. 弦乐,谈拨乐为了求得声音的稳定同一.在细心琢磨,努力在达到声音的同一性,稳定性下功夫,.而我们很多人都习惯成自然,没有去注意这个问题.不自觉地违背了同一性的原则. 吐苦"发音一个三声一个四声,是违反了同一律的原则的,因此不宜采用, .至少应该用四声的.如 "库"  .

       吐音;其实就是断音,它和连音相反.要求每个音符都要断开.每个音符都要有各自的独立性,不允许拖泥带水或藕断丝连;否则就别想有弹性跳跃性,就别想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所以吹吐音.一般只吹实际音值的一半时间,或更少,比如一秒只吹半秒停半秒,,半秒只吹四分之一秒停四分之一秒;,快乐的女战士速度是每分钟要求180拍 ,除以60秒, 即每秒钟要完成三拍12个音符, 这12个音符中间还要断开, 即每个音符的处理时间只有十二分之一秒.速度是极快的了.这样的曲子难度相当大, 要吐奏清晰 不丢音符 又要保持节奏,没有相当深的吐奏功底是很难完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把音符断的干净利落又快又清晰呢.? 现实逼迫我们要从各个方面找原因找方法.  吐奏主要是靠舌头来完成的.那么怎样使舌头发音短促有力,怎样加快舌头的速度频率,就是吐奏要弄明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首先我们从发音上找原因. 我们知道距离越短速度越快 .线路越直距离越近.  动作越小频率越高.   汉语拼音声母有11个舌尖音.它们分别是{ Z C S ZH CH SH R D T N L }  其中能用的只有 { d t l } 三个字母.   单元音韵母只有六个 { a o e i u v }  其中能用的只有 { e i u V} 另外能用的只有舌根音及塞音 { g k q } 我们分别用它们相拼. 基点都是四声的,否则无力. 能用的分别是 :{ 的 地 特 替 吐 勒 路 气 去 克 库 个 } 筛选后只有12个音可以用于舌头的练习上,而干净的 ,带余气少的. 动作小的.用在第一个音符上的发音分别是{ 地 替 气 去 特 的 吐 } 用在第二个音符上分别是 { 个 克 勒 路, 库 }组合后最佳的当然是" 地个" 了. 然后是" 替克" "气克" "去克" ,"特勒" "的路" "吐库|"  那么哪个发音最好,哪个更干净更利落   大家试读就可以辨别出来. 这是从语音学的角度去找原因. 当然只是我个人看法, 只是在探索;我不敢肯定它完全科学. 因此提出来请大家批评斧正.

      早在05年我在笛子房间搞教学时就分别用了五种吐奏方法让大家鉴别.当时用的是"  吐苦, 得勒. 得哥.区肯 和 T K } 最后大家得出的意见是"T K" 比较好.发音比较干净清晰.去年我在UC房间里搞教学时发觉有的人吐音时象开摩托车,声音大而刺耳.又有的人第二个音符吐不清楚,发音没力度含混不清.  一问都是练的"吐苦"   后来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他们纠正过来. 现在跟随我的老学员很多都练出来了  .我教学员发音是"地个""替克""气克",和"去克."前三个比较起来有力干净.而"去克"更接近吹奏的正确口型.有点接近"内吐".用这几种方法,  我在笛子上尝试吹<沂蒙山歌>可以达到每分钟190拍,到200拍跟头把式.跟不上 .在葫芦丝吹<快乐的女战士> 可以达到每分钟204拍,  216拍时,跟的不清楚了,用有的老师的话说,到了吐奏的极限速度了.至于每分钟吹到192拍. 轻松完成.   示范我已经发到 <吹奏经验交流区>里.   用这种方法练习发音,没有基础的经过一星期到半个月的练习就可以达到中速140拍的标准.用这种发音吐出来的音符都比较清晰干净,比较有颗粒感.大家可以去检验.也可以自己试练鉴别体会. 最后说的是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把自己一年半的教葫芦丝吐音的体会提出来让大家鉴别并给予批评指正. 昨天发现这个吐音问题有很多高人和有心人已经早就注意和尝试和提出了   我愿与他们一起讨论,找出更好的方法..欢迎大家来讨论,集思广益.  一定可以找出更好的方法.写到这里.还是那句话,抛砖引玉啊.


作者: 森林雀    时间: 2010-6-30 09:56     标题: 双吐发音问题

在我的《葫芦丝极快速演奏中的吐音方法问题》帖子中已经说明了舌头的发音,不知道有没有见解呢?
作者: 葫芦岭    时间: 2010-6-30 13:52

有关双吐音的发音口型,论坛有很多人都有不同见解,提出来论论我觉得是好事。就我个人而言,我就是按“吐苦”练的,感觉还好,而且我知道很大师也是用“吐苦”练出来的,也许是不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自己是业余爱好也没有论证我还不敢说,很想多听听大家是怎样的
作者: 欣平    时间: 2010-6-30 15:08     标题: 回复 4# 葫芦岭 的帖子

在上课,内容没有说完. 有时间再续.
作者: 龙城住我    时间: 2010-6-30 17:11

听听欣平老师的高见
作者: 红梅    时间: 2010-6-30 17:40

也许大师带有云南口音呢?我听他前期讲座口音极严重
作者: 欣平    时间: 2010-7-1 07:01     标题: 回复 2# 森林雀 的帖子

.看见了,当然是一种见解啊字里行间也看出你在这方面是有过研究的,下了功夫,费了心血.向你致敬!读了你的发音方法后.我感觉你这种一声的发音吹在葫芦里音比较虚,不实,缺乏力.度,还是用四声发音好.您看呢. 仔细听大师的吐奏其实都是发四声重音的,用三声的或者一声的气息吹到葫芦里必然是含混不清. 无力.另外你的发音方法嘴里余气较多,吹时容易带出咕音. 我有啥说啥啊,别介意.
作者: 森林雀    时间: 2010-7-1 10:05     标题: 回复欣平

呵呵,您说的意见很中肯,我说的方法确实在力度上会缺乏,但是不要忽视我帖子的题目!在极快速的演奏中吐音如果用四声困怕舌头都咬掉了但是还是达不到曲子要求的速度,您说是吗?呵呵,关于您说的这个单吐双吐里的“吐哭”或者'吐库"问题小弟在研究一下,然后再给一个中肯的意见和驳论。

 

 

深圳光明新区顺艺音乐室


作者: 欣平    时间: 2010-7-1 10:22     标题: 回复 12# 森林雀 的帖子

非常感谢你的参与,我们大家共同研究. 相信可以找出更好的更令人信服的结论来. 用卖商品的广告词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作者: 老马    时间: 2010-7-1 21:59

之所以说吐音用"咕苦"或"特克"或咕库"为非是为了想说明舌头的动作,如果你非要按普通话发音来质疑的话,说真的有点钻牛角尖了,传统的东西如果你自己不适合,那么也别否定它,如果你是位有影响力的老师,那么要考虑自己讲解的普遍适用性,你是位人品很好的老师,但是有些见解我直说,真的很不合适,就比方说上次那个帖子里,你说弱气息不用把气息弱下去一样,世界需要热心人,好为人师没有错,但是首先要把问题参悟透,这样才不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我是个直性子的人,说的也不一定对,看着不妥就只好说说了,还是想法子把自己的吹奏水平提搞上去吧,有一些技巧如自己吹不好,不去多实践,是没有深刻体会的
作者: 渔家春晓    时间: 2010-7-1 22:11

好象发第四声真的会咬到舌头滴~~~~~~~~
作者: 竹林孔雀    时间: 2010-7-1 22:45

怎么做舒服就怎么做,吐时舌头稍稍靠后一点就成了。
作者: 欣平    时间: 2010-7-2 01:12     标题: 回复 10# 老马 的帖子

谢谢老马的直言.我以后会注意的.这个问题提出来我预料责难会铺天盖地的. 因为我触动了人们传统里的意念.多少年了.人们很少怀疑它的科学性.所以我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向传统挑战,找削啊. 这么多年教笛子也好,教葫芦丝也好,唯一自尉的就是没有私心.没有收过任何人一文钱. 加入这个论坛以后,每天都受着感动,每天都有提高.在争论讨论当中提高了认识..我心里就是想自己多努力点.多提问题和想法,为让这个论坛更热闹些,成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园地尽点力量.可能我锋芒太露了.太自以为是了.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但我真的没有私心.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为自己谋过任何利益.为了给大家教学而不影响邻居,我每年花五千多租房子给我的学员上课. 这点请相信我.谢谢你的直言.我喜欢你这样的朋友. 光说好对我没什么好处,因为我不可能没有缺点.更不是完人.以后有什么还尽管说啊.
作者: 邯郸老牛    时间: 2010-7-2 08:18

我一直在关注欣平老师的帖子 ,都是精辟见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实用,建议欣平老师汇总一下写书一本
作者: 欣平    时间: 2010-7-2 11:10     标题: 回复 14# ngj5616546 的帖子

x谢谢夸奖, 我实在担当不起啊. 不知您是哪位高人,给了我这么大的鼓励. 实在是对我的鞭策.我这个人比较直.经常胡言乱语,给人感觉是不是有点爱出风头啊? 老马告戒我"好为人师," 我感觉这不是他个人的意见,他在这样的地位,肯定会有许多意见反馈到他那里的,所以他提出忠告,也是好心,是真正在关心我.至于你鼓励我出书.我可能让你失望了.一是水平不够.二是那样活得太累. 我退休后, 就是一个目的.要活的萧洒充实.不给自己搞压力.昨天老马警告我.我就准备把那些帖子都删掉.可是不会删,删了多次还是删不掉. 我想我是何苦呢,一不求名二不求利. 只想发挥点余热罢了.引来别人的反感非我所愿也.我不愿做一个让人讨厌的人. 最后再次感谢你的鼓励.  
作者: 大----漠    时间: 2010-7-2 23:22

理论结合实际,毕竟是少数民族乐器
作者: 龙城住我    时间: 2010-7-4 12:22

看了半天也没看清楚老师赞同哪一种。好像是“地个”吧?这个也不太行,行程长。“tk”?“t“的力量不够。行程越短越好,爆发力越强越好,舌尖越靠前越好,气息要能排出。要用舌头尖“点”,不要做“大舌头”。
作者: 张哥    时间: 2010-7-4 12:44

引用:
原帖由 竹林孔雀 于 2010-7-1 22:45 发表 怎么做舒服就怎么做,吐时舌头稍稍靠后一点就成了。

 

高人!这才是最实用的。 一句话就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作者: 龙吟芦箫    时间: 2010-7-4 17:16     标题: 回复 15# 欣平 的帖子

呵呵,欣平老师是实在人遇到新课题了,世界上大多数事件的做法都不是唯一的,有先入为主的原因,有个人习惯的因素,有人对事件喜欢刨根问底,有人觉得七不离八就行,其实这些都不存在孰是孰非,有个包容的心态就行了。
作者: 如去如来    时间: 2010-7-4 19:51

路过,学习
作者: 竹林古筝    时间: 2010-7-4 21:31

引用:
原帖由 龙吟芦箫 于 2010-7-4 17:16 发表 呵呵,欣平老师是实在人遇到新课题了,世界上大多数事件的做法都不是唯一的,有先入为主的原因,有个人习惯的因素,有人对事件喜欢刨根问底,有人觉得七不离八就行,其实这些都不存在孰是孰非,有个包容的心态就行了 ...
是这么个理。
作者: 欣平    时间: 2010-7-5 07:42     标题: 回复 19# 龙吟芦箫 的帖子

恩,没关系的,大家说什么都成. 几十年的习惯了.我跑出来说不宜 ,不挨骂就不错了. 还是欢迎大家炮轰.
作者: 音乐村民    时间: 2010-7-5 10:56

引用:
原帖由 竹林孔雀 于 2010-7-1 22:45 发表 怎么做舒服就怎么做,吐时舌头稍稍靠后一点就成了。

       俺学葫芦时间不太长,对双吐也曾心存畏惧,经过一段练习后稍有进步,也多少有些体会(但绝上升不到理论高度)。就个人体会而言,很赞成竹林孔雀老师说的“怎么做舒服就怎么做”;同时,对那些“吐苦”、“的格”、“TK”等等之类指代双吐的说法,也认为应该是哪种适合自己就按哪种做。因为,世界上很多事情,有时看似复杂,其实却很简单;而有时看似简单,其实又很复杂。有时,站在一种角度去看是这么回事儿,而站在另一种角度观察,又可能是另一回事儿,未见得只用一种观点就能说得很清楚,就能得到大多数人的信服、认同,此所谓观察同一座山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还有某些事儿,属于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说不定大家就会接受、认同;而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有时反倒会“剪不断,理还乱”,越弄越让人茫茫然无所适从。所以,就双吐的各种吹法而言,无论有多少种说法,个人觉得,还是那句老话: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意见,不针对任何人。有哪些说的不妥,敬请大家海涵、包容。 


作者: 声声葫芦情    时间: 2010-7-5 20:38

       欣平老师对葫芦丝的爱好和演奏技法钻研以及教学方式和精神,非常的令人感动,把自己的体会总结 出来,让后来人尽量能够走捷径不走弯路,难能可贵,令人尊敬,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里说声钦佩欣平 老师的辛苦和初衷,谢谢欣平老师。

       也希望欣平老师不要因为其他老师们的不同意见和说法而放弃自我或者耿耿于怀,毕竟欣平老师对传 统的“吐苦”教法别具一格。既然欣平老师提出来了,那么大家的跟帖讨论也是顺其自然产生了。开诚布 公,畅所欲言(当然有规则)是论坛应该提倡的,百家争鸣、各抒己见也是论坛活跃的标志和大家对欣平 老师的观点的关注嘛,应该自豪才对呀。因此,请欣平老师能够理解。

       尤其是马老师的意见,我们大家都应该非常的去尊重,毕竟他是大专家,对葫芦丝的结构以及技法的 精通不是一般人都可以具备的。正因为他精通,所以,他更明白怎么样去发挥葫芦丝的特性和潜能,怎么 样的技法更实用、更科学。这是其一。二呢,他对于论坛上面所有朋友的作品点评也好,观点论述也好, 等等,都是建立在平等、公平的出发点上,热情无私、真诚豪爽,认真负责,没有丝毫一点点的杂念。这 个,不用我去说,大家有目共睹,所以,我才说,欣平老师尽管放开心胸,不必拘谨。大家有不同意见很 正常,但是没有到“删帖”的程度吧,否则,论坛管理早就强制删帖了,别误会哈。

       我学葫芦丝也三年多了,跟欣平老师比较,我没有一点点的教学经验。对于“双吐”技法,我没有更 深刻的诠释,然,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我的理解和操作,不完全跟欣平老师一样。欣平老师是在这么多 的候选名单里选择出唯一,我却是主张根据乐曲感情和意境去选择其中某一种。具体说,对于“双吐”,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双吐是实现快板音乐的技法之一。作曲家在作品当中,要实现快板乐段时,往往很注 重双吐的使用。但是,作曲家不同曲目或者不同乐段的双吐运用,并不是一味的要求用“吐苦”或者“TK ”以及“得咯”等等来实现的。这要根据乐曲的感情表达去选择。有的快板是要表达“有力度”,有的快 板是要表达“轻快、跳跃、有弹性”,有的快板表达要求断音,有的快板表达要求有粘连感,等等。。。 。。。那么,我们就应该根据作者的乐曲意境准确的去选择“双吐”的类型。所以,我的体会是:“双吐 ”并不是永远的、绝对的、一成不变的用“吐苦”来表现。还有,专家们一般在乐谱上面都标注“TK”为 双吐,但是这不是代表用“TK”来实现双吐,而因为“TK”是“双吐”技法的书写符号而已。

       再者,关于“吐苦”发音方面,我想这不应该去钻牛角尖。这个“吐苦”历史悠久,延续下来就是这 样的。真要是研究来着,恐怕我们都不是古人,也难能辨论清楚。我们的汉语,它也是随着时代发展来进 化的。比如,我们往往把搞清洁行为叫做“打扫卫生”,卫生本是形容词,在这里变成名词了。就是说, 路是走出来的,大家都这么叫,不正确也能变成正确。所以,现在脱离开历史来讨论“吐苦”发音正确与 否,意义不是太大。(本人业余菜鸟一枚,胡言乱语,希望别要给大家,尤其是初学者造成误导。请老师 们砸的时候,手下留情哦)

       当然了,无论什么技法,对于每个人来说,应该不是绝对同一的。比如,我们的手是用来拿东西的, 我们的足,是用来走路的,这个说法应该是天经地义的吧。可是,有好多残疾人,用脚来写字画画,而且 比我们用手写的画的还要好。这又应该怎么样去解释呢?所以,谈自己的体会,还是应该鼓励的。至少我 们可以借鉴、参考,从中得到启发,开阔视野。向你学习,欣平老师。


作者: 竹林古筝    时间: 2010-7-5 21:46

引用:
原帖由 声声葫芦情 于 2010-7-5 20:38 发表        欣平老师对葫芦丝的爱好和演奏技法钻研以及教学方式和精神,非常的令人感动,把自己的体会总结 出来,让后来人尽量能够走捷径不走弯路,难能可贵,令人尊敬,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
说的真好,支持朋友的观点。
作者: 龙吟芦箫    时间: 2010-7-6 07:56     标题: 回复 24# 声声葫芦情 的帖子

支持葫芦情的观点
作者: 龙城住我    时间: 2010-7-6 11:11

钦佩欣平老师以科学的态度寻找科学的方法。期待你的最后成果。不学习、不创新、不发展,哪有今天的葫芦丝。如果像用手拿东西用脚走路那样混沌自然,我们不是还像猴子一样?
作者: 欣平    时间: 2010-7-6 11:57     标题: 回复 24# 声声葫芦情 的帖子

看了大家的回复,感觉字里行间充满了友谊和真情.大家都说了非常中肯的意见. 使我感到很温暖; 我不是怕挨骂,不是怕提意见. 我是怕鄙视,怕令人讨厌,. 事情怪不得别人,怪自己说的不清楚,太罗嗦. 实际上我的意思就是初学者舌头没劲.所以要加大力度去强化训练.练舌头也象运动员平时练习一样.练习时不用力.真正比赛势必疲软无力. 而用四声发音比较有力度.我也经过了一年多的实验.初学者只要肯每天对上述其中一种发音练俩小时的话,,那么一星期后就可以把舌头练出来.达到140拍的速度..我房间有许多个例子证明了这种四声发音比三声的好.所以提出来让大家品鉴.最后还是感谢大家的关心和友谊. 词语严厉些没关系啊!
作者: 葫芦梦    时间: 2010-7-6 15:41

特 客 T K
作者: 老马    时间: 2010-7-6 21:36

俺用词欠妥当,欣平老师见谅,这也是因为有好几个网友QQ上和我说这事我才来回帖,因为自己本身学理科,实在是不太会写文章,所以这么多年也只是管理,也不是声声情兄说的专家。。。QQ上有人叫我马老师,我都纠正说“叫老马”因为自己也一直在学习之中, 关于这文章本身,我想应该象芦箫朋友说的,各人有各人的习惯吧,就象各人对咕音的避免一样,其实张哥总结的方法特别好,还配有图,只是没公布,这几天我回老家了,并非有意不来回复,也是因为知道欣平老师你人很好,所以才敢进来胡说几句,算是讨论,回家这几天回想有些话说得不好,私下可以说,放在论坛上确实不好,只有请你见谅了
作者: 欣平    时间: 2010-7-7 08:43     标题: 回复 30# 老马 的帖子

没有关系的,老马你这样说我很不好意思.你是老前辈.为大家开创了这么好的论坛.心里十分感谢你和所有管理员的.有时说话不够严密. 也怨不得大家有意见. 以后我会注意的.
作者: 龙城住我    时间: 2010-7-9 00:50     标题: 回复 29# 葫芦梦 的帖子

我以前一直用“特克”,因窝气,刚改了,很难改的。“tk”好用,但注意不是“teke”。
作者: 忘言    时间: 2010-7-9 10:11

路过 欣赏学习 支持竹林孔雀老师
作者: 水天一色    时间: 2010-7-9 10:48

看了这个帖子真是受益非浅!特别是老师们的大度气量,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0-7-9 17:13

俺用“得格”练的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7-15 23:22

欣平老师辛苦了,今天才完整的看完了您的这篇文章,我初学葫芦丝,现没水平参与意见。从文章里能看出您一定会数种乐器。
作者: 袁回    时间: 2010-7-16 00:15

土库曼斯坦的“土库”如何?
作者: 欣平    时间: 2010-7-16 08:55     标题: 回复 36# 柳皮笛 的帖子

你好. 会是会几样. 但我没有一样拿得出手的. 只是喜欢就把它们买回家里放着.小时穷. 买不起乐器.参加工作以后就把自己喜欢的乐器渐渐都买回来了.先后买了16种乐器.放在家里好玩. 但多了没多大好处,有的一俩年也不碰一下. 所以是样样通样样松啊. 反正我把它当做消遣. 是玩乐器.不能让它玩我.
作者: 欣平    时间: 2010-7-16 08:59     标题: 回复 37# 袁回 的帖子

不管什么发音.我的经验就是俩个发音都用四声的.用力才能尽快地把舌头练出来.不用力练. 或者用力不均匀,发出来的声音必然是有个清楚有个不清楚的.
作者: 欣平    时间: 2010-7-16 09:12

恩.我给学员教时也是用过 TK , 但我经过比较之后.觉得" 地个" 发音更干净.嘴里余气更少. 所以我现在告诉我的学员用" 地个"|练舌头. 有的学员练了十几个小时后,就明显的把双吐掌握了. 吐的干净利落. 例子很多. 启蒙班的练一星期也可以练好双吐.如我们房间的小景学员.练了一星期后竟然可以把" 欢歌弦舞" 吹下来. 当然别的许多老师也都有许多高招. 我写这个目的是抛砖引玉. 现在不是有很多高人发表了很多高见吗? 这样讨论下去,大家包括我,认识也会慢慢提高的.这就是好事.我觉得我从大家的意见中受宜非浅. 认识也在提高.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7-16 22:25

引用:
原帖由 欣平 于 2010-7-16 08:55 发表 你好. 会是会几样. 但我没有一样拿得出手的. 只是喜欢就把它们买回家里放着.小时穷. 买不起乐器.参加工作以后就把自己喜欢的乐器渐渐都买回来了.先后买了16种乐器.放在家里好玩. 但多了没多大好处,有的一俩年也不 ...

 

    如果出一道题,让我写出16种乐器的名称,我绝对得不了满分,您的16种乐器我好想知道,欣平老师很幽默


作者: 欣平    时间: 2010-7-18 16:06

没有什么可炫耀的啊.都玩不好.  有的就在家里放着,满足小时候的愿望;  有钢琴.手风琴. 电子琴.小提琴.马头琴 .扬琴;   长笛,  黑管. 萨克斯. 竹笛. 唢呐 ,葫芦丝, 巴乌, 二胡, 板胡, 京胡.  最近赵老师又送我个陶笛,  不知道算不算乐器?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7-18 16:56

引用:
原帖由 欣平 于 2010-7-18 16:06 发表 没有什么可炫耀的啊.都玩不好.  有的就在家里放着,满足小时候的愿望;  有钢琴.手风琴. 电子琴.小提琴.马头琴 .扬琴;   长笛,  黑管. 萨克斯. 竹笛. 唢呐 ,葫芦丝, 巴乌, 二胡, 板胡, 京胡. ...

 

哈哈,可以开个乐器店了,乐器都相通,你肯定会不少。


作者: 竹林古筝    时间: 2010-7-20 10:37

引用:
原帖由 欣平 于 2010-7-18 16:06 发表 没有什么可炫耀的啊.都玩不好.  有的就在家里放着,满足小时候的愿望;  有钢琴.手风琴. 电子琴.小提琴.马头琴 .扬琴;   长笛,  黑管. 萨克斯. 竹笛. 唢呐 ,葫芦丝, 巴乌, 二胡, 板胡, 京胡. ...
这人还喊穷,怕叫赔偿,这么多的武器,真是18般武器啊,了不得,了不起,光放也要两间屋子吧,欣平老师是专业?或是超级发烧友。
作者: 竹林古筝    时间: 2010-7-20 10:38

引用:
原帖由 欣平 于 2010-7-18 16:06 发表 没有什么可炫耀的啊.都玩不好.  有的就在家里放着,满足小时候的愿望;  有钢琴.手风琴. 电子琴.小提琴.马头琴 .扬琴;   长笛,  黑管. 萨克斯. 竹笛. 唢呐 ,葫芦丝, 巴乌, 二胡, 板胡, 京胡. ...
就差弹拨和打击了,要不就一支中西结合的乐队了。
作者: 欣平    时间: 2010-7-20 16:00     标题: 回复 44# 竹林古筝 的帖子

我什么都不是,就是个烟鬼.一天三包烟. 谁进我家都说你家着火了啊.
作者: 紫云回    时间: 2010-7-20 17:32

“吐苦”也行啊,区别只是舌头的细微变化,只要都发平音一声。我没研究过发音平仄,但开始就不知不觉自然都变成了一声平音,当然用拼音标更确切些。
作者: xiamaosheng    时间: 2010-7-21 10:15

欣平老师研究的很细啊!!佩服!

老马说话很直爽。双吐音的练习——是舌头的练习,我倒是倾向于老马的意见,特别是徒手练习时用“嘟咕(轻吐)”、“吐哭”“吐库(四声)”“的歌”“哒嘎”都是可以选择的,不必太较真!教材里面用字来表示也不过是说明舌头动作的。


作者: 欣平    时间: 2010-7-22 23:34     标题: 回复 48# xiamaosheng 的帖子

谢谢.
作者: 竹韵清泉    时间: 2010-7-23 23:08

从中受益了,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种练吧。
作者: 葫芦岭    时间: 2010-7-24 01:38

引用:
原帖由 xiamaosheng 于 2010-7-21 10:15 发表 欣平老师研究的很细啊!!佩服!老马说话很直爽。双吐音的练习——是舌头的练习,我倒是倾向于老马的意见,特别是徒手练习时用“嘟咕(轻吐)”、“吐哭”“吐库(四声)”“的歌”“哒嘎”都是可以选择的,不必太 ...

 

是的,没必要较真,徒手念的时候有第几声有区别,但上了葫芦加了气流后分别不大


作者: 无情    时间: 2010-7-24 21:30

各位大师讲的都是自己一生的经验之谈,是通过实践得来的。能够在这里学习盛感谢荣幸!谢谢!!!
作者: 阳光快乐    时间: 2011-1-19 22:59

学习了。
作者: 薇薇薇薇    时间: 2011-1-19 23:26

大师们说的.我都试试.看哪种适合我.
作者: 晨雾风影    时间: 2011-1-23 04:50

看了欣平老师关于初学者如何练双吐的论述以及各位高手针对吐音的各种亲身体会和见解的确让人受益匪浅。首先对欣平老师的研究精神表示钦佩。据我所知,欣平老师这两年多来在传播葫芦丝技艺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一直遵循义务教学,难能可贵,体现了其率真淳朴的品质,得到大家的高度评价。我练习葫芦丝起步较晚,水平很低。对于葫芦丝的吐音也曾困扰过,也一直在学习和练习中。谈一下我的体会吧,不针对任何人,主要是被这种讨论的气氛感染了。说三点意见: 一.《吐苦》这是管乐吹奏中对双吐约定俗成的术语。具体双吐吹奏中采用什么音韵组合方式,实在不能进行规范化处理。南北语言发音有别,舌头生理形状各异,怎么规范?我练过《吐苦》,练过《咕嘟》......,反正是胡折腾,最后选择《的格》以后如何?说不定还要改。:)可是在嘴里根本就感觉不出来在用什么组合,只是一种意念而已。自己感觉最舒服,不感到别扭的组合就是最适合自己的。 二.吐音的速度和力度。吐音的速度是有双重标准的,指与舌的同步协调问题,经过刻苦的磨练基本都能达到,除非半途而废者。:))(我在说胡话呀)。力度问题引发了欣平老师刻苦的探索。总体说,力度问题欣平老师只注意音韵问题了,我觉得,用什么吐音组合力度都不够。都不是太理想。应该借助腹部肌肉收缩,紧张起来,力度.速度,都会提高。(砖瓦厂没砖了)哈哈哈! 三.吐音时面部肌肉于舌头的关系。在吐音时,面部肌肉紧张,会影响舌头的运动,造成疲劳现象。吹葫芦丝与吹笛子在吐音问题上差别很大。吹葫芦丝吐音时嘴最好收敛一些,嘴唇不要向外放。另外吐音时气息过大会造成回气,与簧片的震动产生差拍,应该气息短促,干净利落。与簧片的震动相协调。舌头不要外展,舌头回缩,口腔尽量缩小,上颚控制舌尖,起到止位效果。这样速度可能会快些吧? 打了这些字,有不对的地方。请欣平老师和各位高手,爱好者批评指导!反正我脑袋搁在裤腰上了,不怕砖。:))
作者: 丝琴    时间: 2011-1-23 11:26

其实我觉得用什么方法练习因人而异,因为不同的人其生理条件和感觉是不同的,只要适合自己的生理条件和演奏习惯,能够出来好的效果就可以了。
作者: 欣平    时间: 2011-1-23 14:26     标题: 回复 55# 晨雾风影 的帖子

首先感谢上面所有朋友们的参与。我谈这个问题并不是异想天开,或者出什么噱头什么的意思。多年的教学中,使我对这个问题引起了重视。刚学的,后一个音吐不清楚,吹了好多年的。比喻我有几个吹笛子的专业笛手,他们拿起葫芦吐时是爆音。象开摩托车。一问都是练《吐苦》那种方法的。换句话说,有些人一吐音,我就能听出他是用什么发音练舌头的。舌头上的功夫是基本功。不管你学不学习吹奏。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练习的。比喻花舌,并不是搞吹奏的人才可以会。吐音亦然。所以我在这几年的教学中不用吐苦。而是用上面的几种发音。他们练了十几个小时后再上葫芦吹,发音干净利落。几年来的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把心得写出来。知道会引起轩然大波的。好在我不是靠这个吃饭。认不认同都没什么关系。我的方法也不可能是最好的,最科学的。只是把自己的认识提出来。让大家探讨。如果对大家有什么启发,那就是好事了。
作者: 龙城住我    时间: 2011-1-23 18:10

用欣平老师的方法练双吐,雪莲花、牧歌、泼水节都变得简单了。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1-2-1 09:49

再认真得看看!
作者: 大笨虫    时间: 2011-2-12 14:33

再来学习一哈~

 

俺有一点点体会:对初学者而言,念叨“吐库吐库”对练习丹田发气蛮有帮助的(对于没有任何吹奏基础的人而言,无论是“气”“指”“唇”“舌”,无一不需要刻苦练习);而念叨“得个得个”比较着重练习舌头的力度和灵活,各自有不同的功效,


作者: 葫芦哥a    时间: 2011-2-12 18:45

说的多好.还的练.练.练........献
作者: 老顺    时间: 2011-2-15 15:13

坛子气氛很好!有交流有争议,受益匪浅!
作者: 大雯雯    时间: 2011-2-28 21:12

楼主说得有道理!
作者: 芦韵春华秋实    时间: 2011-3-1 12:50

我觉得是对的,在极快速双吐时,应当是“小吐”或者称为“轻吐”,音轻、力度小、节奏快。
作者: 寒江蓑笠海风    时间: 2011-3-2 10:38     标题: 回复 13# 欣平 的帖子

我非常支持你的观点,我就是用地个方法练的吐音,觉得比吐苦好多了,我现在教学生也是一开始就是这样教用地个,效果还不错。
作者: 欣平    时间: 2011-3-3 12:58     标题: 回复 65# 寒江蓑笠海风 的帖子

恩,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吐苦舌头动作大,地个动作小。大家只要在嘴里分别练几下就能区别出来。动作大的频率怎能和动作小的频率速度一样? 舌根音怎能舌尖音比速度? 有些人速度快不起来就是方法不对。
作者: 李靖    时间: 2011-3-18 17:37

非常感谢
作者: 黄鹂鸟    时间: 2013-11-6 17:10     标题: 到底怎么吐

引用:
原帖由 龙城住我 于 2010-7-9 00:50 发表 我以前一直用“特克”,因窝气,刚改了,很难改的。“tk”好用,但注意不是“teke”。

好像没有看明白你这贴子什么意思。求解释!


作者: 黄鹂鸟    时间: 2013-11-6 17:22     标题: 如何进欣平老师的房间学习葫芦丝

引用:
原帖由 欣平 于 2010-6-30 09:22 发表      初学者练双吐不宜用"吐苦",因为这俩个字发音违背了同一律的原则.  律:均布也,意思是要对每个音符给予一样的力度,一样的时间值,不能厚此薄彼.而"吐"和"苦"一个是四声的,一个是三声 ...

老师,请问如何才能进您的房间学习啊?


作者: 过客被人用了    时间: 2013-11-13 15:02

值得学习,赞一个。
作者: 阳春白雪    时间: 2013-11-25 18:28

学习了,体会体会去
作者: 千里求教    时间: 2013-12-12 13:22

看来双吐对学习葫芦丝还是挺重要的,我得加强练习。


作者: 飞花醉月    时间: 2014-1-20 20:36

受益匪浅!
作者: 白汉华    时间: 2014-1-21 08:59     标题: 回复 1# 欣平 的帖子

个人认为,图库是吹吐音的关键
作者: 行云流水001    时间: 2014-1-21 10:32

吐苦通常用在双吐或三吐演奏的的地方,如果在比较快的时候常用“踢”、“克”取代。吐是舌尖动作,苦是舌根动作,与普通话中的音调毫无关系。
作者: 葫芦丝4123    时间: 2014-5-23 08:52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作者: 易启葫芦丝    时间: 2014-10-22 16:38

欣平老师,您做得对。我记住您了。 我看了这贴,到现在为止讨论已有4年多了,不知道欣平老师现在研究得如何。 我是新手,但我也有体会,我也最反感一成不变的东西。只要是好的,对的,适合自己的就用拿来主义吧。 前不久,我有位群友,得了全国比赛的老年组银奖,他讲,有位评委问他师从谁,他说就是这位评委,反到得了个印象分。其实,我的这位群友是跟我一样自学的。因此没有任何流派。我说有意思就是不要任何流派,也许进步更快。但有些传统的东西也不一定没有道理,因为那是经历了多年多人验证沉淀下来的。 下面是我的体会: 1、欣平老师首先从理论上对双吐发音进行了研究,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效果好,应该肯定这种探索做法,也许有一定局限性。 2、我觉得练习双吐,有吐苦、地个练,总比不知道怎么练要好,因为不论是吐苦还是地个都是前人总结下来的精华。 3、吐苦也许只是一种常规,不必太计较,我记得有个吹陶笛的台湾人说,从吹吐苦、到得勒、到最后的地个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对的。 4、初学者练空嘴力度,练习舌头力度时,宜练习力度大的,如老师说的地个,会了后宜练习轻的。 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不是对的,盼各位老师指点。
作者: 风敲竹    时间: 2015-7-14 15:02

刚学,吐苦真的快不起来
作者: 葫芦丝王杰    时间: 2015-11-14 14:35

老师们意见都不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作者: 夏问    时间: 2016-9-16 09:09

刚学,吐苦真的快不起来。准备练地个。
作者: 习之乐    时间: 2017-7-21 11:03     标题: 看贴之感

各位老师。我是位初学者,看到这个帖子,有些争论,很好,说明各位老师辛苦在为人们负出了精力。谢谢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