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糖尿病的自我检测 [打印本页]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0-6-17 15:15     标题: 糖尿病的自我检测

糖尿病的自我检测
作者: 自在客    时间: 2010-6-17 16:02

云的这一期葫芦丝论坛都有了!你这社区黑板报办成了葫芦丝论坛报,社区领导看了大有感想啊! 遇到领导说的时候,也让他来灌水。 照这个发展法, 下期连咱坛主、兄弟姐妹的名字还不都上去了啊
作者: 梅花香    时间: 2010-6-17 16:40

这一期是专门为论坛做的吧?很好啊!
作者: 龙吟芦箫    时间: 2010-6-17 16:51

云的影子,柳大夫是不是一个办公室的?
作者: 梅花香    时间: 2010-6-17 18:07

引用:
原帖由 龙吟芦箫 于 2010-6-17 16:51 发表 云的影子,柳大夫是不是一个办公室的?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0-6-17 20:06

引用:
原帖由 龙吟芦箫 于 2010-6-17 16:51 发表 云的影子,柳大夫是不是一个办公室的?

俺是柳大夫的医助 完成大夫交给俺的任务


作者: 梅花香    时间: 2010-6-17 22:36

引用:
原帖由 云的影子 于 2010-6-17 20:06 发表 俺是柳大夫的医助 完成大夫交给俺的任务

都是论坛的勤务员。


作者: 忙里偷闲    时间: 2010-6-17 23:30

跟着好好学习下~,俺就是糖尿病患者,去年底住院疗养过,现在基本正常。
作者: 葫芦岭    时间: 2010-6-18 08:29

糖尿病是不是不可逆的?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0-6-18 13:15

糖尿病要想完全治愈可能性不大,但是只要控制的好,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的.除了正常的药物控制以外,饮食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良好的心态也是必要的.由于糖尿病人身体里的铬流失的比较严重,体内铬的缺乏会使胰岛素的功能降低,所以需要及时补充铬,这也是为什么医生建议糖尿病人要多吃糙米的原因,
作者: 晓峰独秀    时间: 2010-6-18 14:23

感谢云妹妹,社区、论坛都受益,合格的好医助!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6-18 16:10

引用:
原帖由 忙里偷闲 于 2010-6-17 23:30 发表 跟着好好学习下~,俺就是糖尿病患者,去年底住院疗养过,现在基本正常。

 

做没做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这项检查是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疗法非常重要。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6-18 16:22

引用:
原帖由 葫芦岭 于 2010-6-18 08:29 发表 糖尿病是不是不可逆的?

 

糖尿病前期:可逆、可堵、可控。

 

      糖尿病前期人群。所谓“前期”就是指已出现血糖偏高,却又未被扣上确诊帽子(即达糖尿病诊断标准)。可以这么说,人群中只要有一个糖尿病患者,背后就至少隐藏着一个糖尿病前期患者。而这些群体的糖尿病发病几率高达健康人群的4倍。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6-18 16:29

看到这个主题心里就很急。

  

   对于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要着力纠正代谢紊乱,保护胰岛功能,通过有效治疗来避免、缓解和遏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6-18 16:52

 

    血糖达标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的首要目标,也是降低其他危险因素的重要指标。然而很多情况下,患者的血糖往往不易达标,这与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密不可分,如吸烟、酗酒和缺乏运动等。因此在传统的早期糖尿病治疗中,常常先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然后再进行药物干预。但是,生活方式的干预难以尽如人意。一方面,生活方式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坚持,从而影响了血糖的早期达标和长期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当2型糖尿病确诊的时候,胰岛β细胞功能往往已下降近50%,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延误治疗时机。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6-18 16:55

 

  2006年由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联合发布的2型糖尿病治疗共识,及中国最新的2007年版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均把二甲双胍推荐为与生活方式干预共同开始的一线治疗药物。该共识指出,2型糖尿病人一经确诊,就要立即用药,并同时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6-18 16:57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所有与糖尿病相关的死亡中,有80%左右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首要致死原因。在治疗方面,给“新糖友”选择合适的药物——在降糖的同时能有效控制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二甲双胍不仅被推荐为2型糖尿病初始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并重的一线用药,而且由于其对心血管的长期保护和持续效益,从而也成为糖尿病早期干预的首选药物。

 

  糖尿病患者快进来看吧!


作者: 自在客    时间: 2010-6-18 17:49

按照板报内容对照了一下,好像俺没有。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0-6-18 20:29

引用:
原帖由 zhx 于 2010-6-18 17:49 发表 按照板报内容对照了一下,好像俺没有。

健康的标志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0-6-18 20:33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10-6-18 16:57 发表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所有与糖尿病相关的死亡中,有80%左右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首要致死原因。在治疗方面,给“新糖友”选择合适的药物—— ...

谢谢俺们的保健医生


作者: 天若有琴    时间: 2010-6-18 21:35

引用:
原帖由 云的影子 于 2010-6-18 20:33 发表 谢谢俺们的保健医生

 

向柳大夫、云医助致敬!


作者: 自在客    时间: 2010-6-18 22:24

大夫的医助真多,发不发工资啊?为什么尼?
作者: 天若有琴    时间: 2010-6-18 22:28

引用:
原帖由 zhx 于 2010-6-18 22:24 发表 大夫的医助真多,发不发工资啊?为什么尼?

 

义医--分文不取。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0-6-18 22:56

引用:
原帖由 zhx 于 2010-6-18 22:24 发表 大夫的医助真多,发不发工资啊?为什么尼?

为人民服务光荣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0-6-18 22:57

引用:
原帖由 天若有琴 于 2010-6-18 22:28 发表   义医--分文不取。

琴儿说得极是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6-19 17:32

引用:
原帖由 zhx 于 2010-6-18 22:24 发表 大夫的医助真多,发不发工资啊?为什么尼?

 

时势把你染的铜臭味十足! 医生是人类生命的工程师,不能有商人的习气,更不能向这些人看齐。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0-6-19 18:14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10-6-19 17:32 发表   时势把你染的铜臭味十足! 医生是人类生命的工程师,不能有商人的习气,更不能向这些人看齐。

 


作者: 晓峰独秀    时间: 2010-6-21 19:05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10-6-19 17:32 发表   时势把你染的铜臭味十足! 医生是人类生命的工程师,不能有商人的习气,更不能向这些人看齐。
很多事实却证明了:事与愿违!(就属医院和医药最挣钱)
作者: 晓峰独秀    时间: 2010-6-21 19:08

引用:
原帖由 zhx 于 2010-6-18 17:49 发表 按照板报内容对照了一下,好像俺没有。
人过45周岁,身体检查要着重查一下血糖指数,必要时还应做糖耐量的测试!不能光凭感觉,那是不准确的!
作者: 自在客    时间: 2010-6-21 21:26

引用:
原帖由 晓峰独秀 于 2010-6-21 19:08 发表 人过45周岁,身体检查要着重查一下血糖指数,必要时还应做糖耐量的测试!不能光凭感觉,那是不准确的!

嗯,俺会留心的。


作者: 天若有琴    时间: 2010-6-21 22:47

引用:
原帖由 zhx 于 2010-6-21 21:26 发表 嗯,俺会留心的。

 

俺没留意.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6-21 22:56

引用:
原帖由 晓峰独秀 于 2010-6-21 19:08 发表 人过45周岁,身体检查要着重查一下血糖指数,必要时还应做糖耐量的测试!不能光凭感觉,那是不准确的!

 

 

      晓峰兄说的基本正确。2009年6月之前,诊断糖尿病的方法有二个:一是测空腹血糖≥7mmol/L,二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或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由于需要空腹口服葡萄糖,给病人带来不便,而且静脉血糖值和指尖的毛细血管血糖值也有些不同,容易混淆。09年6月上旬在美国糖尿病学会69届科学年会上,公布了一个由国际专家组研究的诊断糖尿病的新方法——即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或简称A1C)测定诊断糖尿病。因为这一数据可以说明较长一段时间内患者的血糖变化,从而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6-21 23:00

   

    由于人的血糖水平24小时是波动的,而空腹和餐后血糖反映的只是某一具体时间人的瞬间血糖水平,且容易受到进食、劳累、紧张等因素的影响,这对疾病的治疗和诊断十分不利。调查显示,我国目前仅有不到30%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因此专家建议,要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来监控血糖的变化。因为比起空腹和餐后血糖来,糖化血红蛋白更稳定、更可靠地反映了患者此前大约90天的血糖水平,是国际上公认的糖尿病监控的金标准。为此,建议糖尿病患者最好3个月至半年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注:记住了,看清了,核心部分字体放大、带彩。


作者: 天若有琴    时间: 2010-6-21 23:16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10-6-21 23:00 发表         由于人的血糖水平24小时是波动的,而空腹和餐后血糖反映的只是某一具体时间人的瞬间血糖水平,且容易受到进食、劳累、紧张等因素的影响,这对疾病的治疗和诊断十分不利。调查显 ...

 

柳大夫爱心加耐心.


作者: 忙里偷闲    时间: 2010-6-21 23:25

跟着柳大夫后面长学问,我现在就是每3个月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查。

并力争按照医生嘱咐:管住嘴,迈开腿~。不过,说实话俺是个又馋又懒的家伙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6-21 23:31

引用:
原帖由 忙里偷闲 于 2010-6-21 23:25 发表 跟着柳大夫后面长学问,我现在就是每3个月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并力争按照医生嘱咐:管住嘴,迈开腿~。不过,说实话俺是个又馋又懒的家伙

 

   这样不行,你要清楚:糖尿病是百病之首,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可怕,还是要克制自己。现在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没?正常值4-6.


作者: 忙里偷闲    时间: 2010-6-21 23:34

谢谢柳大夫关心,
上次正常,最近一次是昨天测的结果还没出来~
作者: 天若有琴    时间: 2010-6-21 23:42

引用:
原帖由 忙里偷闲 于 2010-6-21 23:34 发表 谢谢柳大夫关心, 。上次正常,最近一次是昨天测的结果还没出来~

 

俺喜欢甜食~不敢查


作者: 自在客    时间: 2010-6-22 08:18

这大家伙说的越看越觉得...不能有心理障碍.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0-6-22 15:10

引用:
原帖由 天若有琴 于 2010-6-21 23:42 发表   俺喜欢甜食~不敢查

俺也感觉没有糖尿病症状没去查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0-6-22 15:11

引用:
原帖由 天若有琴 于 2010-6-21 23:16 发表   柳大夫爱心加耐心.

俺们的好大夫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6-22 19:30

引用:
原帖由 天若有琴 于 2010-6-21 23:42 发表   俺喜欢甜食~不敢查

 

     我就不爱吃甜食,一点都不爱吃。查查吧,这样你也就知道限制自己了,要有理智,要管住自己,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责任心的体现。


作者: 天若有琴    时间: 2010-6-22 23:11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10-6-22 19:30 发表        我就不爱吃甜食,一点都不爱吃。查查吧,这样你也就知道限制自己了,要有理智,要管住自己,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责任心的体现。

 

好的,抽时间去查查。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0-6-22 23:15

引用:
原帖由 天若有琴 于 2010-6-22 23:11 发表   好的,抽时间去查查。

抽空俺也去查查,


作者: 天若有琴    时间: 2010-6-22 23:36

引用:
原帖由 云的影子 于 2010-6-22 23:15 发表 抽空俺也去查查,

 

柳大夫总是让俺们感动着!温暖着!!


作者: 晓峰独秀    时间: 2010-6-23 14:36

引用:
原帖由 天若有琴 于 2010-6-22 23:11 发表   好的,抽时间去查查。
引用:
原帖由 云的影子 于 2010-6-22 23:15 发表  抽空俺也去查查,      
你们可不要想得这么简单,柳大夫可是第一时间要查看你们的检验结果滴!哪天出结果啊?报上来!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6-23 17:45

引用:
原帖由 晓峰独秀 于 2010-6-23 14:36 发表 你们可不要想得这么简单,柳大夫可是第一时间要查看你们的检验结果滴!哪天出结果啊?报上来!

 

你太了解我了,真的很牵挂!


作者: 晓峰独秀    时间: 2010-6-24 12:17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10-6-23 17:45 发表   你太了解我了,真的很牵挂!
大夫这么认真,她们不准不认真,不然对不起大夫!(有的时候出于职业的习惯和要求大夫比病人还着急)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6-24 18:14

引用:
原帖由 晓峰独秀 于 2010-6-24 12:17 发表 大夫这么认真,她们不准不认真,不然对不起大夫!(有的时候出于职业的习惯和要求大夫比病人还着急)

 

真是这样!无知便无畏。


作者: 天若有琴    时间: 2010-6-24 22:02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10-6-24 18:14 发表   真是这样!无知便无畏。

 

柳大夫工作认真,练葫芦一样认真。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0-6-24 22:44

引用:
原帖由 天若有琴 于 2010-6-24 22:02 发表   柳大夫工作认真,练葫芦一样认真。

向柳大夫致敬!


作者: 忙里偷闲    时间: 2010-6-25 03:19

引用:
原帖由 天若有琴 于 2010-6-24 22:02 发表   柳大夫工作认真,练葫芦一样认真。

 

真想听听柳大夫吹的葫芦丝曲了~


作者: 葵中蝴蝶    时间: 2010-6-25 09:27

瞄下,留着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6-25 11:22

引用:
原帖由 忙里偷闲 于 2010-6-25 03:19 发表   真想听听柳大夫吹的葫芦丝曲了~

 

忙里偷点闲去听吧。

 

http://bbs.hulusi.com/viewthread.php?tid=35372&extra=page%3D2


作者: 晓峰独秀    时间: 2010-6-25 15:12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10-6-23 17:45 发表   你太了解我了,真的很牵挂!
大夫喜欢头脑清醒、心里明白,有健康保健常识的病人,不但自述病情清楚明了,相对准确,利于医生判断确诊,他们知道如何更好的跟医生进行配合治疗,为什么要“知情权”,因为知情更能很好的配合治疗,效果更好;不喜欢无知愚昧的病人,自己说不清,医生说半天又听不明白;也不喜欢太明白、比医生还医生自以为是的病人,这样的人不容易很好配合医生的治疗,总是半信半疑,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插手插嘴医生的治疗方案;可是在医院什么样的病人都会遇到,作为医院和医生,就要想方设法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应对方案,尽管有时病人的病情一样,但是“人”不一样啊!
作者: 忙里偷闲    时间: 2010-6-25 21:45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10-6-25 11:22 发表   忙里偷点闲去听吧。   http://bbs.hulusi.com/viewthread.php?tid=35372&extra=page%3D2

 

去听了~,柳大夫真是了不起,佩服!


作者: 梅花香    时间: 2010-6-25 22:35

引用:
原帖由 晓峰独秀 于 2010-6-25 15:12 发表 大夫喜欢头脑清醒、心里明白,有健康保健常识的病人,不但自述病情清楚明了,相对准确,利于医生判断确诊,他们知道如何更好的跟医生进行配合治疗,为什么要“知情权”,因为知情更能很好的配合治疗,效果更好;不喜 ...

秀老师也算是大半个医生了,啥都清楚。


作者: 自在客    时间: 2010-6-25 22:42

引用:
原帖由 晓峰独秀 于 2010-6-25 15:12 发表 大夫喜欢头脑清醒、心里明白,有健康保健常识的病人,不但自述病情清楚明了,相对准确,利于医生判断确诊,他们知道如何更好的跟医生进行配合治疗,为什么要“知情权”,因为知情更能很好的配合治疗,效果更好;不喜 ...

俺一个劲的点头。


作者: 晓峰独秀    时间: 2010-6-26 00:35

引用:
原帖由 梅花香 于 2010-6-25 22:35 发表 秀老师也算是大半个医生了,啥都清楚。
知道一些!体会最深的还是大夫!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6-26 14:06

引用:
原帖由 梅花香 于 2010-6-25 22:35 发表 秀老师也算是大半个医生了,啥都清楚。

 

他和葫芦岭都是很有培养前途的。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6-26 14:09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不要误会为废除血糖测定,病人自测血糖,以及调整胰岛素剂量和饮食等时仍应测血糖,以反映即时的血糖变化。
作者: 晓峰独秀    时间: 2010-6-26 22:49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10-6-26 14:09 发表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不要误会为废除血糖测定,病人自测血糖,以及调整胰岛素剂量等时仍应测血糖,以反映即时的血糖变化。
嗯,更加明确了!
作者: 天若有琴    时间: 2010-6-27 00:10

引用:
原帖由 晓峰独秀 于 2010-6-26 22:49 发表 嗯,更加明确了!

 

赞一个。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0-6-28 12:18

引用:
原帖由 天若有琴 于 2010-6-27 00:10 发表   赞一个。

赞二个.


作者: 自在客    时间: 2010-6-28 13:06

两个赞。
作者: 竹林古筝    时间: 2010-6-28 13:24

几个????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6-28 17:53

引用:
原帖由 自在客 于 2010-6-18 17:49 发表 按照板报内容对照了一下,好像俺没有。

 

      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病人都有三多!!约有三分之二的糖尿病病人有多尿多饮。把多尿放在前面,多饮放在后面也是有所考虑的,这是因为多尿与多饮是一个因果关系,多尿是多饮的原因,多饮是多尿的结果。也就是说糖尿病病人不是“喝得太多,不得不尿”,而是“尿得太多,不得不喝”。


作者: 自在客    时间: 2010-6-28 21:01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10-6-28 17:53 发表         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病人都有三多!!约有三分之二的糖尿病病人有多尿多饮。把多尿放在前面,多饮放在后面也是有所考虑的,这是因为多尿与多饮是一个因果关系,多尿是多饮的 ...

  每一次的问题,每一次的解答俺可是都记心里去了,这经常跟着现学都成半个医生了,原来这水的出入和入出次序及频次有着本质的区别!


作者: 竹林古筝    时间: 2010-6-29 23:11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10-6-28 17:53 发表         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病人都有三多!!约有三分之二的糖尿病病人有多尿多饮。把多尿放在前面,多饮放在后面也是有所考虑的,这是因为多尿与多饮是一个因果关系,多尿是多饮的 ...
好知识,有用。
作者: 忙里偷闲    时间: 2010-6-30 08:23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10-6-28 17:53 发表         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病人都有三多!!约有三分之二的糖尿病病人有多尿多饮。把多尿放在前面,多饮放在后面也是有所考虑的,这是因为多尿与多饮是一个因果关系,多尿是多饮的 ...

 

学习了,谢谢柳大夫~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6-30 12:00

引用:
原帖由 自在客 于 2010-6-28 21:01 发表   每一次的问题,每一次的解答俺可是都记心里去了,这经常跟着现学都成半个医生了,原来这水的出入和入出次序及频次有着本质的区别!

 

 

只要感兴趣,日积月累,你会很强!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6-30 12:09

糖尿病的自我检测很重要,定期检测:尿糖、血糖、血压、体重。糖尿病患者拥有一部人体血糖检测仪最好。
作者: 自在客    时间: 2010-6-30 15:31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10-6-30 12:00 发表     只要感兴趣,日积月累,你会很强!

大夫身边的人都会很强!


作者: 自在客    时间: 2010-6-30 15:33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10-6-30 12:09 发表 糖尿病的自我检测很重要,定期检测:尿糖、血糖、血压、体重。糖尿病患者拥有一部人体血糖检测仪最好。

前面这培训都培训了,接下来你卖这血糖仪吧!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0-6-30 17:55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10-6-28 17:53 发表         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病人都有三多!!约有三分之二的糖尿病病人有多尿多饮。把多尿放在前面,多饮放在后面也是有所考虑的,这是因为多尿与多饮是一个因果关系,多尿是多饮的 ...

受用啦,谢谢啦!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0-6-30 18:01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10-6-30 12:09 发表 糖尿病的自我检测很重要,定期检测:尿糖、血糖、血压、体重。糖尿病患者拥有一部人体血糖检测仪最好。

请问大夫:卖什么牌子的比较好,价格大约多少。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6-30 18:22

引用:
原帖由 云的影子 于 2010-6-30 18:01 发表 请问大夫:卖什么牌子的比较好,价格大约多少。

 

美国强生、德国拜尔都很好,价格在1000元左右,还赠50条血糖试纸。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0-6-30 18:29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10-6-30 18:22 发表   美国强生、德国拜尔都很好,价格在1000元左右,还赠50条血糖试纸。

好的,知道啦,谢谢啦!


作者: 晓峰独秀    时间: 2010-7-3 19:03

糖尿病患者现在的比例是10%,可怕不可怕?
作者: 梅花香    时间: 2010-7-3 22:12

引用:
原帖由 晓峰独秀 于 2010-7-3 19:03 发表 糖尿病患者现在的比例是10%,可怕不可怕?

在俺看来,这病多半是吃出来滴。


作者: 自在客    时间: 2010-7-4 09:42

糖尿糖尿,这一段学习,清晰多了,一连串的因果关系。
作者: 晓峰独秀    时间: 2010-7-4 13:44

引用:
原帖由 梅花香 于 2010-7-3 22:12 发表 在俺看来,这病多半是吃出来滴。
遗传占据一半,生活方式占据一半!
作者: 梅花香    时间: 2010-7-4 16:22

引用:
原帖由 晓峰独秀 于 2010-7-4 13:44 发表 遗传占据一半,生活方式占据一半!

前一半听天由命,后一半自己掌握。


作者: 晓峰独秀    时间: 2010-7-5 19:14

引用:
原帖由 梅花香 于 2010-7-4 16:22 发表 前一半听天由命,后一半自己掌握。
悟性高!
作者: 自在客    时间: 2010-7-5 21:46

引用:
原帖由 晓峰独秀 于 2010-7-5 19:14 发表 悟性高!

很有柳医助的培养前途! (多一根指头


作者: 梅花香    时间: 2010-7-5 22:04

引用:
原帖由 自在客 于 2010-7-5 21:46 发表 很有柳医助的培养前途! (多一根指头

真是那样,俺乐意。


作者: 自在客    时间: 2010-7-5 22:09

引用:
原帖由 梅花香 于 2010-7-5 22:04 发表 真是那样,俺乐意。

柳大夫更愿意!秀老师同意!俺没异议!


作者: 梅花香    时间: 2010-7-5 22:15

引用:
原帖由 自在客 于 2010-7-5 22:09 发表 柳大夫更愿意!秀老师同意!俺没异议!

你这是正宗的一厢情愿,人家都不在场,你知道人家柳大夫咋想的?葫芦都吹不好,当医助岂不要弄出人命?这不是砸柳大夫的招牌么?!


作者: 自在客    时间: 2010-7-6 09:22

引用:
原帖由 梅花香 于 2010-7-5 22:15 发表 你这是正宗的一厢情愿,人家都不在场,你知道人家柳大夫咋想的?葫芦都吹不好,当医助岂不要弄出人命?这不是砸柳大夫的招牌么?!

人问了,大夫会说:这是俺连长。


作者: 晓峰独秀    时间: 2010-7-6 13:08

你们两个都挺合格!
作者: 天若有琴    时间: 2010-7-6 22:30

引用:
原帖由 晓峰独秀 于 2010-7-6 13:08 发表 你们两个都挺合格!

 

俺赞同。


作者: 自在客    时间: 2010-7-7 09:22

引用:
原帖由 晓峰独秀 于 2010-7-6 13:08 发表 你们两个都挺合格!

香来没有?合格了!算是转正了,祝贺!!


作者: 源源流長    时间: 2010-7-7 09:45

葫芦丝与糖尿病的关系只有糖葫芦知道了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0-7-7 09:48

引用:
原帖由 源源流長 于 2010-7-7 09:45 发表 葫芦丝与糖尿病的关系只有糖葫芦知道了

有水平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0-7-7 09:50

引用:
原帖由 天若有琴 于 2010-7-6 22:30 发表   俺赞同。

俺也跟同


作者: 源源流長    时间: 2010-7-7 12:50

你下一期黑板报的主题就是:浅谈葫芦丝与糖尿病的内在关系。大力宣传吹葫芦丝能治好糖尿病和吃糖葫芦能有效防止患糖尿病等等。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0-7-7 14:25

引用:
原帖由 源源流長 于 2010-7-7 12:50 发表 你下一期黑板报的主题就是:浅谈葫芦丝与糖尿病的内在关系。大力宣传吹葫芦丝能治好糖尿病和吃糖葫芦能有效防止患糖尿病等等。

好啊,咱们柳大夫又有了得力的医助啦 是个不错的宣传员


作者: 源源流長    时间: 2010-7-7 15:47

流水苑社区改名流水医院,柳大夫掌灶,云大夫当助,专治糖尿病。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0-7-7 16:03

引用:
原帖由 源源流長 于 2010-7-7 15:47 发表 流水苑社区改名流水医院,柳大夫掌灶,云大夫当助,专治糖尿病。

流水西苑社区改名流水医院,柳大夫掌灶,云大夫当助,源大夫宣传,专设糖尿病专家门诊

作者: 晓峰独秀    时间: 2010-7-7 18:15

引用:
原帖由 源源流長 于 2010-7-7 09:45 发表 葫芦丝与糖尿病的关系只有糖葫芦知道了
够幽默!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