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感谢快乐版主,再传《侗乡之夜》
[打印本页]
作者:
晓峰独秀
时间:
2009-12-29 16:28
标题:
感谢快乐版主,再传《侗乡之夜》
昨天快乐版主特别传给我新版的《侗乡之夜》曲谱和伴奏,赶紧来学习,结合前面大家提的意见,自己虽然注意了,但是力不从心,可能不一定都能改正,过去一直按照老曲谱练习,听的也是老版的伴奏,一下还不太适应新的,一些习惯性的指法也带到新版来了,不好意思,大家多批评吧,相互学习和促进!谢谢朋友们!
作者:
竹林古筝
时间:
2009-12-29 16:40
http://bbs.hulusi.com/attachment.php?aid=26387&k=3ab12e1f7d5b4aa954fdfb3b1ca20bda&t=1262075936
作者:
竹林古筝
时间:
2009-12-29 16:44
先听听,再学学。献花花!
作者:
流浪兄弟
时间:
2009-12-29 20:58
先献花,在听听,后学习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9-12-29 22:31
37秒这儿,我听过和版的,这他是不停的,但是这我看曲谱是一个3的赠音,那么,我建议晓峰兄在赠音出来后换气,不知道是否是和先生的一个失误,因为赠音一般是只用在换气之前的,接下来这句和版有一个非常好听的技巧,就是163这一句,他吹成1623,,也就是从2滑到3,很难听出来,但是效果极好,但是滑音很快,接下来的161,后面的1最好加叠音,这两句好象好多人都吹得不太好.,慢板有些生硬,主要是少了一些滑音,不知道晓蜂兄是哪个的示范,我一会传你和照版
作者:
管理员的秘书
时间:
2009-12-29 23:04
马管讲得好细啊,小峰同志吹的有点象和照的,但用的伴奏不是和照的,,引子的30秒处一定得轻打,你打得重了,还有引子结尾应该吹成165616——。行板的开始1663,16滑下去时气息也要跟着下去的哦。有几个不该断音的地方马管已经说了,俺就不说了哈。最好是用和照版的伴奏。
作者:
竹林古筝
时间:
2009-12-29 23:20
管理员带着秘书一起来啦,咱在后面也学学。
作者:
丝琴
时间:
2009-12-30 06:29
听演奏 看点评 欣赏学习了 我准备重新体会学习! 晓峰兄弟演奏得真好
作者:
葵中蝴蝶
时间:
2009-12-30 09:12
喜欢这个版本可就学不来,急S我了
来这学习一下
作者:
葵中蝴蝶
时间:
2009-12-30 09:13
作者:
俺是山东人
时间:
2009-12-30 09:21
引用:
原帖由
竹林古筝
于 2009-12-29 23:20 发表
管理员带着秘书一起来啦,咱在后面也学学。
俺跟着老班长也受益了
作者:
晓峰独秀
时间:
2009-12-30 13:34
感谢古筝兄的鼓励和播放器,谢谢你辛苦啦!
老马和秘书一起来给我点评,听得可是真够细致的,面对这样叫真细致的总管和秘书,我可是一点甭想偷巧了,只能继续好好往细里琢磨、练习和修正了,不好好学对不起人啊!
丝琴大哥和蝴蝶也来看点评了,还给我鼓励,我有信心了!
作者:
晓峰独秀
时间:
2009-12-30 13:39
山东人我们一起收益吧!
[
本帖最后由 晓峰独秀 于 2009-12-30 13:41 编辑
]
作者:
南山一虫
时间:
2009-12-30 13:46
听曲看点评,受益了!给老师们献艺!
作者:
zbl
时间:
2009-12-30 13:50
献花
作者:
快乐
时间:
2009-12-30 17:41
说一下这个伴奏。这个是一位老师传我的,标的是“哏”版。如照示范来听,这个引子的结尾是没有错的。就是低音561(中)6。那谱子上也是这么标注的。我手头现在有三个版本的侗乡之夜。风格各不相同。不过大同小异而已。就是哏版,和版。和李生军版。所以我第一次发学吹的这个练习曲时,也有朋友给指过这个问题。我晕了。。。迷惘。。。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来练习这首美丽的“侗乡之夜”了。。。
作者:
快乐
时间:
2009-12-30 17:44
不好意思,忘记给晓峰大哥献花啦,该打
花花一大车! 恭喜!
作者:
道人
时间:
2009-12-30 18:05
先献花!
这个曲子的引子结尾,不同版本处理的也不一样。哏版。李春华版。和照版各有不同。个人认为用不同的伴奏就吹相应的版本吧!
作者:
汉中.cjw
时间:
2010-1-1 12:49
跟着老师们后面学习
作者:
月之寒星
时间:
2010-1-2 09:50
在我听来已经很好了
作者:
银色月光
时间:
2010-1-2 19:49
管理员与秘书都说得很详细,跟着受教育了。我听到2分26秒这有点不一样,为此专门听了哏大师与和照版,发现二者各有不同。就是这里:3 6 121 66 、6 3 565 33,第一句前面的3用不用2修饰一下,第二句前面的6用不用在之前加一个5。哏大师是全不加;和版是第一句加,第二句则不加。这个我觉得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审美习惯,晓峰既然加了我认为也不难听,就这样不要改了。一首曲子不论仿什么版本,只要吹得自然熟练流畅有味就行。
作者:
落叶
时间:
2010-8-30 19:27
快乐老师真是辛苦哦
作者:
天若有琴
时间:
2010-8-31 13:24
经典名曲,百听不厌!给晓峰老师献花!
作者:
丝韵创作室
时间:
2010-8-31 17:53
一首很有代表性的葫芦丝乐曲,晓峰老师把它演奏的如此淋漓尽致,实在是高手,鲜花
送给您晓峰老师!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