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梁河葫芦丝文化艺术的调查研究
《德宏文化》 作者:杨翰全
梁河县文化产业办主任 杨翰全
*(2005年1月3日)*
摘要:梁河的葫芦丝音乐几百年来通过各民族互通语言文字,互通婚姻,互相学习,并经过长期的积淀、传递,得以绵延、发展,影响渗进到德昂、傣族社 会的婚俗方面被群众认同性。为当地傣族广为传承、接受,发挥着干预社 会生活、调节人际关系的功能,起到了维护民族秩序、促进傣族地区安定和发展的良好效果。我们在大力推广发展葫芦丝艺术的同时,不能忽视葫芦丝音乐的重要意义。在社 会主 义经济建设中,我们应因势利导,使葫芦丝音乐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我州研究傣族传统文化成果颇丰,但对梁河民族民间传统乐器葫芦丝的研究却无人问津。笔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进一步填补梁河葫芦丝音乐研究的**,并供县委、人大、**、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将梁河申报为“葫芦丝文化艺术之乡”。
关键词:葫芦丝 文化艺术 发展 调查研究
一、梁河葫芦丝产生的基本概况
葫芦丝是一种舌簧乐器。聚居在梁河的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在一百多年前就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特别是最具特色的葫芦丝(也称葫芦萧,傣语称“筚郎道”),在梁河的芒东、勐养以傣族为主的民族乡镇历史悠久,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传说。历史上,葫芦丝艺术吸收汉族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较迟,生产力发展较慢,较迟进入了地主经济阶段。在此基础上,明清两代逐步推行了“改上归流”的政策,从而使傣族的社 会经济和当地的汉、阿昌、瓦、德昂、景颇、傈僳等7种世居民族融为一体。因此,笔者认为,我县研究葫芦丝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悠久的文化背景。
1、梁河的历史渊源、人文状况
梁河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是世界著名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亦称“蜀身毒道”)的必经之道,地处云南西部,属德宏州所辖县之一,距省会昆明808公里,距州府芒市122公里,总面积1159平方公里。古名南甸,傣名勐底。全县辖平山、小厂、大厂、河西、杞木寨、曩宋、九保7乡(含曩宋、九保两个阿昌族乡)和芒东、勐养、遮岛3镇。2002年末,全县共158529人,其中少数民族51948人,占全县人口的32.8%。数百年来,傣、阿昌、景颇、德昂、傈僳、佤等少数民族和睦相处,互通语言文字,互通婚姻,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梁河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典型的民族文化遗产。梁河有交通便捷、设施配套、服务规范的南甸宣抚司署,号称土司“故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九保村的民国元老李根源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梁河各主要世居民族除了有着独特的语言、饮食、建筑、丧葬、嫁娶、服饰、音乐和舞蹈外,还有着自己的传统节日。傣族、德昂族的泼水节,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各具特色。同时,梁河与名胜古迹较多的腾冲山水相连,省级公路保瑞线、潞盈路穿梁而过,交通便利,对促进我县“人、财、物”的流通和商贸、旅游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从1950年至1956年,梁河县的社 会和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实现了粮食自给。1966年至1976年,由于“文革”的十年浩劫,梁河县的经济建设和社 会发展遭到严重挫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梁河的经济建设和社 会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邓小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 会服务”的方针,大大促进了梁河葫芦丝音乐的发展和繁荣。
2、关于葫芦丝的起源
梁河的傣族、德昂族、阿昌族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最具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乐器葫芦丝,在以傣族为主要居民的勐养、芒东两镇历史悠久,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据传说,葫芦丝起源于很久很久以前,坐落在勐养江畔的一对傣家青年人相爱了,小卜冒(傣语,小伙子)种竹子,小卜少(傣语,小姑娘)种葫芦,作为他们的定情信物。有一年勐养江发洪水,村寨被淹没。为了逃生,勇敢的小卜冒就砍下竹子做竹筏,小卜少在竹筏上拴上葫芦以增加浮力,但竹筏还是难以承受两个人的重量。为了让心上人能生还,小卜少就跳入水中。小卜冒最后战胜洪魔活了下来,对心上人的思念却无法排谴,整日以泪洗面。于是他就用竹管和葫芦做成乐器,每到晚上就吹葫芦丝来缅怀昔日的爱恋。此外,傣族传说故事《娥并与桑洛》中也有小伙子吹奏葫芦丝的情节。德昂族关于葫芦丝的传说流行最广的要数《芦笙哀调》,它记述古代有个叫昆撒乐的男青年与女青年欧比木相爱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就把他们的不幸编成诗歌演唱,谱成葫芦丝曲调吹奏。
二、葫芦丝的构造和名称的演变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一种吉祥物,人们常把它挂在门上避邪、招宝。它不但可以制作葫芦丝,而且还因为葫芦的外壳光滑、皮质坚硬,易于雕琢,有其天然的迷人的形状,所以古代民间艺人在葫芦丝上雕琢了各种各样的精美图案。
葫芦丝是一种舌簧乐器,它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特点,吹奏方法是用自然换气法或用循环换气法。用循环换气法能持续发出五度音程,音色优美,惟妙惟俏。葫芦丝由一个完整的微型葫芦、三根紫竹管和一枚金属簧片组成。用一节长30—40公分的竹管为主管,上开7个音孔(正6背1),主管上端装有铜质簧片,簧片部分用一微型葫芦罩住。葫芦做音斗,起风箱的作用,葫芦嘴插一细管做成吹口。主管直插葫芦底部,主管两旁各有一根副管,不开音孔,只能发出与主管共鸣的和音。
吹奏葫芦丝时,吹口朝上,含在嘴中,箫身竖立,用手指按放音孔,左手在上,用拇指按背孔,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正面上方3孔,右手按其余3孔,气流输入管口而发音。如不需要持续音或需要单持续音时,还可将副管堵住。葫芦丝的音色柔和、圆润、婉转,在月夜的竹林或傣家竹楼里,能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而吹出的颤音尤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葫芦丝傣语名“筚朗道”(德昂语称“筚格宝”,阿昌语称“拍勒翁”),意为用葫芦做成的吹奏乐器。译成汉语,曾名为“葫芦笙”、“葫芦箫”。由于它既区别于哈尼族的“芦笙”,又区别于“箫”(箫无簧),故文艺工作者将它定名为“葫芦丝”。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解放初,一些文艺工作者下乡体验生活,听傣族讲不太准确的汉语,将“笙”误听为“丝”。有关专家曾考证,称为“葫芦箫”,但不普遍。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龚全国、哏德全等专业人才的推介,“葫芦丝”的名称约定俗成,得到广泛认可。
三、葫芦丝的制作工艺及原材料的栽培情况
梁河县芒东、勐养、河西、遮岛等地的傣族、德昂族民间艺人制作葫芦丝已有悠久的历史。勐养镇芒彦村莫安荣(60多岁)、芒蚌村沙永兴(72岁),帮盖村冯绍兴(58岁)等民间艺人都说,葫芦丝演奏和制作的技艺是其祖父那一代就会了。据调查,制作葫芦丝的技艺在梁河以外的傣族地区早已失传。潞西县轩岗一带的傣族艺人会制作“筚端良”,是不带葫芦的吹管乐器。如今,在梁河除了哏德全工作室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外,其余的还保持着用古老的传统做法来制作葫芦丝。无论是哪种做法,它的制作技巧与工艺流程基本是一致的。具体步骤为:
1、加工葫芦。先用水泡6天,去瓤、刮皮、晾干后,再将葫芦低部均匀地打出与竹子相配的三个孔。
2、选竹。要根据制作的调门来确定竹管的长短和粗细,以内外径匀称、笔直无裂痕的干紫竹为佳,其他的竹子也可以,但容易变调。
3、打孔。在选好的紫竹上,用铅笔划出每个音的孔位,然后打孔。
4、选葫芦。所选葫芦的大小要与调门以及竹子的粗细成一定的比例。
5、制作与装置簧片(略)。
6、矫音。用矫音器把各音调调准,然后再用乳胶或白蜡将三根竹管固定在葫芦上。
整个过程中,技术性最强的工艺是制作簧片和矫音。传统工艺所用簧片有银质的,但普遍的是用“马子壳”(子弹壳)敲、刮后做成。如今,哏德全工艺室用机器压制铜质簧片,用电动钻床打孔,用矫音器矫音。其制作原材料易栽培,紫竹、葫芦的生长且适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季节变化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并具有立体气候和干湿分明的气候特点。梁河各乡镇都适宜种植紫竹、葫芦的生长,种植葫芦一般是清明前后7天(即傣族泼水节)为宜,到9—10月份即可收获,而紫竹一般以雨季种植为宜,2—3年后即可砍伐使用。
四、葫芦丝的发展演变和艺术风格
(一)葫芦丝是我县傣、德昂、阿昌人民从古至今使用的一种舌簧乐器,在民间广泛流传,其主要功能为男青年向女青年传情达意,倾吐爱慕之情。根据我们在芒市、勐养、芒东、河西和遮岛实地调查得知:葫芦丝艺术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自然普及、衰落、改良升华三个阶段。
1、“文革”前葫芦丝音乐自然传承,在傣族民间广泛普及。
葫芦丝能娱乐助兴,在傣族民间,男青年休闲时用它向女青年传情达意,给生活增添欢乐。“不会吹奏葫芦丝的男青年是娶不上媳妇的。”这是梁河傣族、德昂族广为流传的谚语。根据《梁河县地名志》载,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建的章毕村,傣语“章毕”译为汉语就是善制作会吹奏葫芦丝的村子。该村位于芒东镇人民**驻地西南9.5公里处。文革前,梁河的勐养、芒东、河西、遮岛等地的傣族吹奏葫芦丝非常普遍,几乎每个小卜冒都有一个葫芦丝,不少老人也有葫芦丝,而且有很多制作葫芦丝的能工巧匠和吹奏葫芦丝的艺人。例如,勐养镇芒蚌村的沙永兴、沙永明两兄弟及其父亲,硝塘的景岩礼,芒彦的莫安荣,帮盖的冯绍兴,河西乡二古城德昂族杨德先、杨忠平父子等都是颇有名气的葫芦丝制作者和演奏者。他们制作的葫芦丝曾销往潞西、瑞丽、陇川、盈江等周边县市,受到傣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群众的欢迎,而用葫芦丝与陇川户撒阿昌族匠人交换户撒刀的尤为普遍。
1956年以后,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工作方针,迎来了民族文艺繁荣的春天。所以,在“文革”之前,勐养、芒东、地区,吹奏葫芦丝非常时兴。每逢夜深人静,坝子里箫声此起彼伏,甚为热闹。那些小卜冒虽然不懂乐谱,当地自制的葫芦丝也比较粗糙,但他们能吹奏出悠扬的山歌或古调。为了学循环换气法,他们用细竹管插入水中训练。学得好的一口气可吹蒸熟一甑饭的时光。动听的箫声寄情达意,听得懂的姑娘会骨头酥、脚板痒,随着箫声手舞足蹈,可见魅力无穷。60年代初,我州民族文工团的杨锦和、胡允中、毛相等人曾经对葫芦丝的改良做过一些尝试。据说,他们改良的葫芦丝没有基于傣族文化的思想,其结果瑞丽傣德地区吹葫芦丝串姑娘的风俗开始失传,而梁河勐养、芒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受地域限制,所以改良前后影响效果不太明显,傣族吹奏葫芦丝串姑娘的风俗仍相当普遍,犹如雨后春笋。
2、“文革”时期葫芦丝艺术濒临灭绝。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1966年—1976年)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傣剧演出被禁止,傣族奘房被拆除,葫芦丝音乐被禁止吹奏。此期间,只有个别的艺人在夜间偷偷地吹奏葫芦丝,群众性的葫芦丝吹奏活动几乎灭绝,傣族男青年吹葫芦丝串姑娘的习俗也随之改变。
3、“文革”之后,葫芦丝艺术得到改良升华。
历经坎坷的葫芦丝音乐在新时期得到了复苏,从新的起点上开始起飞。随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国深入持久的进行。1979年,邓小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 会服务”的方针,大大促进了梁河葫芦丝音乐的繁荣。此期间,梁河葫芦丝艺术的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因为傣族谈恋爱方式的转变,使民间葫芦丝音乐不再广泛流传;二是专业人士把葫芦丝改良后搬上了大雅之堂,使之由民俗乐器升华为民族乐器。
(1)出现专业的骨干队伍。
新时期梁河傣家乐坛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了龚全国、龚家铭、哏德全、李仲培、冯绍兴、杜德光、龚廷政等一批专业和业余文艺骨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龚全国、哏德全、龚家铭等专业人才。在演奏方面,傣族青年葫芦丝演奏家龚全国在80年代脱颖而出,以出手不凡的力作将葫芦丝艺术首先搬上舞台。龚家铭亦在葫芦丝的制作、谱曲等方面做出贡献。全国著名的作曲家施光南创作出《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使葫芦丝音乐风糜大江南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起之秀的“葫芦丝王子”哏德全在当今中国乃至国际乐坛尽现风采。(详见《附录》)
(2)葫芦丝的改良获得成功。
“文革”前,葫丝芦是傣族男青年向女青年传递爱情的一种媒介,不能登上大雅之堂。“文革”后,用葫芦丝串姑娘的方式逐渐被其他方式所代替。由于专业人才的努力,葫芦丝开始走上专业舞台。80年代以后,专业音乐工作者对葫芦丝不断改良创新。改良的重点是调类的分归和音域的扩展(原有9个音,后扩展到11个音)。改良后的葫芦丝发音准确,符合十二平均律原理,并分别制成高音类、中音类、低音类的十二调标准乐器。其结果是将原始的、粗糙的、音准较差的葫芦丝改进为较完善的、规范的乐器,既保持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增强了表现力。目前,哏德全、龚家铭等人制作的葫芦丝已成为州级、省级乃至国家级文艺专业团体的演奏乐器,并已走向国际舞台,列为中华民族乐器之一。
调查发现,葫芦丝制作成本低,工艺不太复杂,市场前景好且做工短。随着人们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葫芦丝消费市场日益扩大。一只葫芦丝的原材料成本约10元,熟练的工人每人每天可制3只,每只葫芦丝可卖120元以上,梁河生产的葫芦丝日前供不应求,市场前景看好。
(3)新的力作层出不穷,推陈出新。
从80年代以来,葫芦丝音乐一直保持良好的创作势头,不仅是作品数量可观,作品题材上也有新的突破。构成这段时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例如,《晚霞》、《泼水节》、《节日的德昂山》、《江之吟》、《勐养江畔》、《金秋月下》、《赶摆》、《傣寨》、《古歌》及VCD光碟《傣风神韵》等。经过专业音乐工作者的收集、整理、创作,葫芦丝音乐已升华为演奏技巧、气息、情景融为一体的精品乐曲而唱响全国。尤其是龚全国与德宏州歌舞团二级作曲杨正玺创作的葫芦丝独奏曲《竹林深处》名闻遐迩。葫芦丝演奏不光录制了许多CD、CVD出版发行,还被省艺术院校纳入2X_Z规的考级轨道,其学生包括日本、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的留学生。云南大学国际学术教育交流中心99级日本留学生伊藤悟到德宏调查后,曾撰写毕业论文《德宏傣族乐器“筚朗道”的现状与发展的轨道》(近2万字),对葫芦丝艺术给予高度评价。
总之,二十多年来,经过以梁河籍人才为主体的专业人士的不懈努力,已使葫芦丝艺术初步形成“制作—谱曲—培训—销售”的链形渠道。
(二)葫芦丝的特点、功能和艺术风格。
葫芦丝艺术在民族音乐史上自成特色,它有独特的音乐理论和实践体系,是民族文化的一份宝贵遗产。其发展的轨迹是随着社 会正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积沙成塔的积淀一个过程。笔者认为,梁河的葫芦丝艺术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了自己的特征和风格。
1、从葫芦丝演奏的内容与形式上讲,具有五大特点:
(1)强烈的抒情性。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能较好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它直接将思想感情披露、外化,表现手段和主要表现的情感是直接合一的。正如黑格尔所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葫芦音乐既表达了傣族男女爱情的内容,也表达了感情的强度。因此,直接、强烈和细腻的抒情性是葫芦丝演奏最显著的特征。
(2)演奏的即兴性。葫芦丝演奏把乐谱所提供的间接形象转化为直接的可听可视的形象,使欣赏者获得艺术享受。葫芦丝演奏的形象是即兴性的,是随着表演的开始而开始的。
(3)演奏的随意性。从内容与形式上讲,民间艺人的创作与演奏得心应手,随机应变,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这一特点在过去与小卜冒对小卜少不断变化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有关。
(4)区域风格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葫芦丝艺术作为一种具有区域风格的文化,一方面有相对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受社 会文化地理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一定的历史阶段的普及性。由于梁河地处边疆、信息闭塞,尤其是勐养、芒东镇过去交通不便,民族风俗氛围浓厚等原因,导致葫芦丝艺术演变过程是动态的,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5)心理选择的情感性。傣族、德昂族青年男女婚前社交自由,还有晚上吹葫芦丝“串姑娘”的习俗。过去小卜冒找准合意的小卜少后,就前往姑娘家的竹楼后轻轻吹奏。若姑娘有情,则打开后门,迎接客人。姑娘的父母和兄弟知道小伙子来串,就主动避开或早些睡觉。一般要到鸡鸣时,男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去。所以说,葫芦丝是男青年向女青年倾吐爱慕的工具。
2、葫芦丝艺术具有三个方面的审美功能:
(1)审美教育功能。葫芦丝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以情感人,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之情。在社 会群体中,人们通过赏析或学习吹奏葫芦丝也学习和继承了傣族的伦理道德。例如,哏德全演奏的《勐养江畔》、《金秋月下》、《赶摆》及《傣家情歌》等乐曲,无不使听众心中升腾起自豪感和责任感。这种“爱祖国、爱家乡”情感使演奏者和听众息息相通,而心灵得到共鸣。
(2)审美娱乐作用。当傣族人民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时,对精神生活的需要就会越来越高。劳动之余,通吹奏葫芦丝调节情感,消除疲劳、愁苦、郁闷,心绪得到愉悦和振奋。农忙时期,男青年一般不兴串姑娘,应专心事农;农忙过后,男青年就会去串姑娘,以葫芦丝音乐为载体,把“爱意”传递给姑娘。
(3)审美认识作用。“文革”前,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古曲调和山歌调,多属即兴演奏,表达情感委婉而间接。“文革”后,艺术团体频繁地演出活动,标志着葫芦丝音乐从大众化到专业化转变。这一转变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 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发生的。人们对葫芦丝音乐的认识有了变化,不再只作为串姑娘的传媒,而是呈现出功能的多样性。
3、葫芦丝音乐的艺术风格。
根据专业文艺工作者的介绍,比起其他中西乐器来,葫芦丝音乐具有独到的艺术风格。这些风格主要有:造型悦目美色,意境优雅,音色优美,委婉动听,具有强烈的叙事性和抒情性。这是葫芦丝音乐在长期的不断的劳动和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
(三)制约葫芦丝发展的因素
1、生产发展机制不健全。在葫芦丝制作过程中,技术规范化程度不高。从目前生产状况看,除哏德全工艺室外,其他民间艺人加工、制作、销售环节脱离,没有形成规模,只用一把小刀、一把竹尺和一把锥子做工具,在业余时间简单加工,科技含量低、质量不稳定。
2、继承葫芦丝音乐的普及程度降低。一是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使傣族婚姻恋爱习俗与生活方式逐渐改变;二是由于流行音乐伴随着录音机、电视机进入农村。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吹奏葫芦丝的青年越来越少,葫芦丝音乐的普及程度降低,群众中普及程度降低与专业舞台上的繁荣形成反差。
五、大力发展葫芦丝文化的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宏观调控能力。葫芦丝音乐开发是一个多学科、跨度大的系统工程,为了促其健康发展,需要加强部门协调和组织领导,努力提高党委、**对葫芦丝音乐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首先,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对葫芦丝音乐文化产业开发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宣传,负责搞好申报葫芦丝之乡的发展规划,制定管理条例和政策法规,纳入《“十五”规划和2010年近期目标规划》,有计划、有目的、按步骤组织实施;其次负责搞好葫芦丝之乡的申报、初审等配套工作,与相关部门联系、协作、组织攻关,讯速成立葫芦丝之乡申报领导小组办公室。从而促进葫芦丝音乐文化健康有效发展。
2、合理定位,奋力打造成“葫芦丝艺术之乡”。梁河葫芦丝文化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而且是全国著名傣族青年葫芦丝演奏家龚全国等人的故乡。我县必须紧紧抓主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梁河县被列为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的重大机遇,运用德宏州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坚持按照“研究葫芦文化、开发葫芦产业、建设葫芦特县”的要求及“发掘葫芦丝文化、打造葫芦丝品牌、发展葫芦丝经济、建设葫芦丝之乡”的发展定位,并按照《云南省民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开展工作,尽快把梁河打造成“葫芦丝艺术之乡”,树立梁河新形象,提高梁河知名度。
3、梁河“葫芦丝之乡”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梁河“葫芦丝之乡”的建设是事关民族文化发展、繁荣与传承的一件好事,是促进梁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 会全面进步的一种途径。我们应当把这项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和**的议事日程,从整个中华民族兴衰成败的战略高度和全局利益,大力弘扬阿昌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抢救、整理葫芦丝民间文化艺术,大力实施精品文化战略,充分发挥我县文化资源优势,积极申报为“葫芦丝文化艺术之乡”,为建设一个富裕、民主、文明的梁河而努力奋斗。
4、加强“宣传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普及葫芦丝音乐文化,进一步提升梁河地方经济的迅猛发展。梁河虽然葫芦丝历史悠久,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和普遍的群众基础,但由于宣传不够,人们对葫芦丝艺术文化缺乏感知,认为葫芦丝艺术文化功能只是单一地吹奏音乐外,对维护社 会的发展、稳定和促进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进一步组建好争取国家的项目和资金,还必须努力实现这七条措施:①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加大对我县科教工作的硬件设施投入,为葫芦丝音乐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②加大对科教工作的软件设施投入,定时、定量、定质地培训科教工作者,以提高我县葫芦丝音乐文化的普及率;③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加强挖掘、收集、整理葫芦丝民间音乐文化,编写乡土教材,在全县中小学校积极推广使用、普及教育,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④积极组建一只“百人葫芦丝业余迎宾队”和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好“葫芦丝业余爱好邀请赛”;⑤努力建设好葫芦丝式的龙塘公园,尽快打造葫芦丝精品一条街和组建以“休闲——旅游”为一体的葫芦丝式的避暑山庄;⑥在南甸宣抚司署和李根源故居的建筑物上分别建造(刻画)一些关于葫芦丝图案的建筑文化,并在县城主街道建立一座葫芦丝加彩带造型的雕象,作为“葫芦丝艺术之乡”的标志;⑦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物标等方式,大力宣传梁河葫芦丝音乐文化,使之走出梁河,冲出世界。通过“宣传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弘扬和传承边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音乐,挖掘具有巨大潜质的文化瑰宝,发挥品牌效应和名人效应,既能繁荣地方民族文化,又能促进梁河经济的迅猛发展,既能使人们了解葫芦丝功能、意义,又能对社 会进步具有战略意义,从而促进梁河经济社 会的迅猛发展。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