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到帖-----故乡之行散记(之一)
这次故乡之行,来回26天,走访亲朋好友,清明上坟祭祖,参观有名的景点,旅途顺利圆满。本想用“精选”的照片,简略的文字说明,向大家汇报,但自己对摄影毫无技术可言,文字也相当笨拙,只是机械地做一些记录,还望朋友们多包涵。准备分两个部分发完,共10个层次:
1、我的家乡 2、五丈原 3、周公庙——凤凰山 4、虎生叔——民间艺术家 5、中国·岐山周文化艺术节 6、炎帝陵 7、大唐秦王陵 8、宝鸡植物园 9、西安兴庆宫——巧遇同声 10、见到张老师
一、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益店镇,南接秦岭,北依千山(北山),属渭河北岸的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腹地。岐山县川原秀丽,风光宜人,土地肥沃,是全国500粮棉大县之一,又是青铜器之乡、民间手工艺品之乡。岐山为周王室发祥之地,自远古时代先民就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印下了足迹。据考古发现,远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的人们就在这里劳动、繁衍、生息。益店镇土地平整,无荒山荒坡,地下水甘甜,远离厂矿,空气清新无污染,在大型水库灌区内,农田浇灌便利。去冬今春大旱,丝毫未受影响。承先民遗风,人们善农耕,户户能做好庄稼活,我们村人口比30年前没增加反而减少了,人均二亩耕地,由于收种实现机械化,村里年轻的小伙姑娘外出打工者居多,家里大多留下了老年人照看上学的孩子。
[attach]17489[/attach]
家乡的田野,阳光下的麦田,碧绿至极。儿时我曾在这片土地上打过猪草、参加过田间劳动。
[attach]17490[/attach]
这个二层楼,建于1999年,是我家老三的家。家里有自来水,有线电视收40多个频道。因母亲在老三跟前,我回家后在这居住。老三家里五口人,两个孩子都上学,两口子耕种10亩土地,还养着百余头猪,够辛苦的。老二家三年前也盖起了这样的房子。
[attach]17491[/attach]
我家门前的油菜花
[attach]17492[/attach]
福祥哥家的李子园
[attach]17493[/attach]
家里人做的民间手工艺品
[attach]17494[/attach]
家乡美食臊子面,在家几乎天天吃
二、五丈原
五丈原、周公庙为岐山县境内两处最有名的古迹。五丈原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城南25公里处,西邻姜子牙钓鱼台,东邻太白山,东距宝鸡市56公里,西距西安市135公里。五丈原景区内的诸葛亮庙始建于唐初,古朴典雅,历经宋元明清数次修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诸葛孔明辅佐蜀汉,呕心沥血,积劳成疾,于公元234年卒于五丈原军中。这里每年农历二月二十至二十七日、七月二十至二十三日有两次庙会,为祭祀诸葛亮之日。
[attach]17496[/attach]
五丈原庙门
[attach]17497[/attach]
武侯正殿
[attach]17498[/attach]
诸葛亮衣冠冢
[attach]17499[/attach]
落星亭与落星石。 亭内置放的落星石,据传为诸葛亮逝世时从天上陨落此地的一颗将星。因此五丈原附近有落星湾、落星坡及落星乡。
三、周公庙——凤凰山
周公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三A 级旅游景区,位于岐山县城西北十五华里的凤凰山南麓,是《诗经》“凤凰鸣矣,於彼高岗”之所在。周公姓姬,名旦,为周文王的四子,周武王之弟。他曾帮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了西周王朝,安邦定国,并制订礼乐,制订了完整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奠定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思想和政治基础。唐武德元年,为纪念西周政治家周公的伟大功绩,在他的故里岐山,相传其制礼作乐的地方修建了周公祠,后经宋、元、明、清历代扩建重修,成为全国最大的纪念周公及周朝先祖的祠庙。现存古代建筑30余座,唐柏汉槐多株,历史上韩愈、苏轼等许多文人墨客曾来些浏览并留下多首诗文。周公庙周边的周公庙遗址,2003年以来已有多处惊人发现,2008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排名第四。
[attach]17500[/attach]
周公庙庙门
[attach]17503[/attach]
周公塑像
权限不够了,花版给我加权吧,还有50张图片。
[attach]17504[/attach]
凤凰山山门
[attach]17506[/attach]
记字的石壁
[attach]17507[/attach]
凤凰山顶的雕塑
[attach]17508[/attach]
上到山顶累了歇会儿
[attach]17509[/attach]
周公之墓
[attach]17510[/attach]
四、虎生叔——民间艺术家
虎生叔今年七十多了,有大名,但我还是习惯我儿时的称呼。为什么要写写他,因从小我感受过家乡文化的熏陶,他曾指点我及同村的伙伴们学过二胡,又是村里的民间艺人。我们两家只相隔五、六家,我每次回来后都要去看他。虎生叔拉得一手好板胡,六十年代时,曾参加过大队组织的业余剧团,人称“头把弦”。演出过秦腔《三世仇》、《白毛女》、《红灯记》全剧及眉户等折子戏,在公社和县上曾获过奖。那时候我年小,哪村演戏常跑去看。到了七十年代初,又时髦搞移植样板戏,虎生叔那一手古腔古板的传统曲调用不上了,又不怎么识谱,头把弦只好让位给年轻人。一直到文革以后又恢复了传统的曲调,但村里文艺活动已经不怎么组织了,他常常一个人在自家院子里、在田野的水渠旁拉胡琴自娱自乐。再后来除了干农活,便在空闲时间搞起了乐器制作,什么板胡、二胡、三弦、笛子,只购置一些原材料,就能自己制作。虎生叔还告诉我,宝鸡市电视台曾采访过他,又是照相又是拍片,说着竟哈哈地笑起来,看来他成了当地制作乐器的名人了。他说乐器大都卖给农村的自乐班及退休回乡的老工人,价格比正规乐器厂便宜一半,如一把三弦,乐器店要最少要5、600元,他只卖2、300元,而质量也不差。
[attach]17513[/attach]
走进他家,虎生叔正在给三弦的琴杆刷漆
[attach]17514[/attach]
见到我来看他,心里很高兴的样子。
[attach]17515[/attach]
向我展示他制作的二胡。他的成品是锁在柜橱子的,拿出一把让我拉一拉。
[attach]17516[/attach]
五、中国 . 岐山周文化艺术节
这次回乡,正赶上4月8日至12日,中国·岐山周文化艺术节在周公庙和县城举行。4月8日举行了隆重的艺术节开幕式暨公祭元圣周公大典,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出席了开幕式及有关活动。节日期间有书画展、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岐山民俗文化艺术游演及招商引资活动。
[attach]17517[/attach]
大型的街头游演开始了
[attach]17518[/attach]
社火队
[attach]17519[/attach]
秧歌队
[attach]17520[/attach]
锣鼓队
[attach]17521[/attach]
腰鼓队
[attach]17522[/attach]
岐山社火有多种,这是背社火,还有车拉社火,马社火、纸社火等。(因像机没电了,后面还有好多未照)
[attach]17523[/attach]
耕牛与牧童短笛
[attach]17524[/attach]
当地报纸的报道
[attach]17525[/attach]
岐山县周原文化广场
[attach]17527[/attach]
离广场不能远就进入周公庙风景旅游区
好家伙这么多,看不过来,银版你可以分几次发,也叫我们有个消化的时间。我姑姑一家就在岐山,不过我一次也没去过。
照的很好了,还那么谦虚。
俺胃口好,不怕不消化,只怕PP少
福祥哥家的李子园
这幅PP是爬到树上拍的吧,“月儿挂在树梢”哈
他两个儿子都出去打工了,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做这个手艺活,村里的年轻人说啥也不会学的。
口渴喝啤酒??
我也是跟老马有同感,虎生叔给我印象深刻,很慈祥的老人家!
看PP读说明,大长见识,谢谢月光兄,看来带着任务去休假,回来PP销假也够辛苦的,献花!
家乡美食臊子面,在家几乎天天吃
看得俺直流口水
回马老师:我休息的地方有两个啤酒瓶,这是别人留下的,不是我喝过的。
回如烟:你去西安就可以吃到臊子面,但不如岐山臊子面正宗。
这是家里自己做的臊子面,面条少,看起来只有半碗,但只吃面,汤可以不喝就倒掉了,一个人能吃七、八碗,也有十多碗的。在外面的饭馆吃,有大碗小碗,一大碗就吃饱了。哈哈!看来cdhlsahz朋友吃过吧。
月光老师,是吃过啊!哈哈
俺也在西安呆过半年多时光啊,那里的面食的确做得好吃!
月光老师,是吃过啊!哈哈
俺也在西安呆过半年多时光啊,那里的面食的确做得好吃!
在西安呆过半年多,各种面食可能都吃遍吧。还是觉得陕西面食、羊肉泡好吃。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