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叠音吗?有的人说它就是倚音的一种,严格来说不是,估计楼主也是这不分,所以才迷茫了,倚音是本位音的辅助音,是对本位音的装饰润色,在演奏时要吹得轻巧而短促。
倚音是一种装饰音。它在本位音之前出现,并倾向于本位音,使本位音有一种丰富的特殊色彩。倚音用较小的音符写在本位音的左上角,并用连线与本位音连结起来。如侗乡之夜第一个音符6上面的61复倚音,
本位音前只有一个倚音音符时称为“单倚音”。单倚音有上下之分,比本音高的叫“上倚音”;比本音低的叫“下倚音”。本位音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倚音音符时称为“复倚音”。
在演奏倚音时要吹得轻巧而短促,因为倚音是本位音的辅助音,是对本位音的装饰润色,它帮助发出主音,倚音的演奏时值一般在前半拍的开始部分或有意在正拍之前,正拍时正好连上本位音。不得将倚音任意拖长或吹在强拍上,否则就会喧宾夺主了
叠音是在演奏两个同度音时,在第二个同度音的上方二度音孔用手指急速地开接一下,使这两个音有一种重叠的感觉。
在演奏两个同度音时,在第二个同度音的上方二度音孔用手指急速地开接一下,使这两个音有一种重叠的感觉,叫做叠音。
叠音的记号是“又”。不在乐谱上写小装饰音。
区别是
倚音是在第一个音符之前出现。叠音的手指动作在第一个音符之后。倚音再短暂也有一个过程,而叠音第二个音的手指动作和第二个音的拍子是同时的,我们只能感觉它的存在,因为手指的急速开闭,本音的上方二度音是不占时值的。因此称叠音是一种极快速的装饰音。它巧妙地丰富了两个音之间的关系,使两个音既分开,又形影不离,造成一种悦耳的色彩。
哥哥,好小的字呀、、、能否编得稍大点点
大了就乱了啊
老马哥讲的很细了
对于你想了解的某种技巧,在了解了它的理论之后,最好看着谱认真仔细的听大师、高手对这样技巧的处理,才会有收获,否则你自己在瞎猜或猛背理论是根本没帮助的。
共同进步!
老马讲得很透彻了,也来学习一下!
其实很多葫芦丝曲子都需要倚音、叠音装饰的,但是曲谱不一定都详细标注出来,如果都一一标注出来,整篇曲谱真的眼花缭乱了,葫芦丝乐曲独特的魅力,很大程度是这些装饰音技巧的功劳呢!
所以我也是这样认为:当你掌握了相应的各种基本技巧的理论知识以后,就尝试去实际应用,听听添加和不添加的区别,体会体会添加以后的韵味,再多听听经典示范曲,看看大师们是怎么应用的,按照曲目的韵味自己再去实践,多听多练必有收获!
路过 学习了……
再次学习了……
原帖由 葫芦岭 于 2008-12-30 00:27 发表老马哥讲的很细了
对于你想了解的某种技巧,在了解了它的理论之后,最好看着谱认真仔细的听大师、高手对这样技巧的处理,才会有收获,否则你自己在瞎猜或猛背理论是根本没帮助的。共同进步!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