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C、D、F、G调的葫芦丝很常见,而A、B、E调的葫芦丝不常见?就B调而言,为什么常见的是bB调的葫芦丝,而不是B调的葫芦丝?
2. 同调的葫芦丝和巴乌,它们筒音的音高相同吗?比如说,大F调的葫芦丝与F调的巴乌,它们筒音的音高相同还是差一个八度?
请各位老师、大侠赐教,感激不尽!
1204您提的第一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我只能拿笛子来作比较:
笛子的发展比葫芦丝要早、普及面比葫芦丝要广,笛子曲目比葫芦丝要多得多。笛子制作工艺已经十分成熟,产品以海量计。从低音弓笛大C、大F、大G、大A、大bB——曲笛C、D、E、F——邦笛G、A、bB、C等等,无所不包。在民族乐团中,笛子往往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于十分普及,笛子产品已经相当大众化,虽然有“专业”与“非专业”的区别,但是并没有太明显界限。
而葫芦丝则有所不同,构件比笛子复杂,虽然近年葫芦丝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制作工艺还不十分成熟(如音准、气密性、牢固度等),厂家批量生产的多为面向大众的“大路货”,而葫芦丝曲目又多为您前面所列的调性,所以常见的就是那几个调子的葫芦丝。不过少见的并不等于没有,在一些专家和发烧友手里,也不乏低音大bB、大C、大D、大E、A、小bE、高音小F甚至高音小G。这些不多见的葫芦丝由于需要特别制作,所以数量有限,价格也比大宗产品要高。相信不远的将来,葫芦丝音乐作品和葫芦丝种类都会更加丰富。
为什么常见的是bB调而不是B调葫芦丝?我想主要是为了转调方便。这个问题请精通乐理的朋友来解释会更清楚一些。
您的第二个问题好说,大F巴乌和大F葫芦丝音高一致,筒音相同,音色有别。
以我有限的乐理知识,只能回答降b的出现似乎与半音有关。也就是C调是1=C,然后按C、D、E、F、G、A、B推下来B调是以7为1,而7是半音,所以是降b。再多的我也说不清了,仅供参考吧
借此机会也感谢一下楼主对我那个《水中》问题的详尽解答!
十分感谢楼上两位朋友的回复!特别是laobi详细的答复!
现在明白一些了.对于第一个问题,看看还没其它的回复.
关于为什么有降B,而没有B。涉及到一些乐理方面的升降音。毕老师认为主要是转调方便,三楼朋友说与半音有关,个人认为都有道理。如果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我觉得很难回答清楚。
音乐的七个基本音有音名(C...B)和唱名(1...7)两种名称,相互对照的情况下,7正对准B,由7再唱上去一个音,达到第八个音,又是1(C),与前面的1构成八度关系。
这七个基本音中,只有E(3)和F(4)之间、7(B)和第八音1(C)之间是半音关系,其余各音之间都是全音关系。我们不能说4就是半音或7就是半音,这是由它们之间相邻的关系决定的。
升降音一般都是升降半个音,为什么要给B降半个音?因为B与C之间的距离是半音关系,如果给B升半个音就与C一样高了,没意义;如果降半个音,与C就能成为全音关系。降B也就成了一个独立的音。
为什么必须保持全音关系?简谱中“1=降B”,意思是曲子中1的音高与降B相同。试想,如果1=B,再接着往上唱一个音是2,1和2之间是全音关系;而B往高唱一个音,与B是半音关系;这样音程关系就有偏差了。所以只能用降B,才能在转调、和声,以及与其它的乐器配合时不出偏差。
与降B的意义相同,还有降E。
乐理方面知识很深很复杂,本人只知皮毛,啰嗦这么多,不知说清楚没有,只是个人理解,不一定对。
银色月光兄的回答既专业、规范又通俗易懂!可以作为回答这个问题的范本!其他朋友如果还有更加全面的解释,不妨作些补充。
十分感谢月光的回复!
这一段说得很好:
‘为什么必须保持全音关系?简谱中“1=降B”,意思是曲子中1的音高与降B相同。试想,如果1=B,再接着往上唱一个音是2,1和2之间是全音关系;而B往高唱一个音,与B是半音关系;这样音程关系就有偏差了。所以只能用降B,才能在转调、和声,以及与其它的乐器配合时不出偏差。’
忽然又想请教另外一个问题:
我们常说的C调、D调葫芦丝,这里的“调”指的是大调、小调或者其它?
请各位老师赐教!谢谢!
大调小调指的是曲目的主旋律是以 1 3 5 为主音,或者是以 6 1 3 为主音,与葫芦丝是什么调没关系。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