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杨声老师印象 [打印本页]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8-11-24 20:47     标题: 杨声老师印象

                                                        [attach]14544[/attach]

一直都打算去昆明去拜访杨声老师,通过几次电话,感受到杨声老师的热情,只是老是太多事情,一直没法去,三天前因为晚上有事第二天刚要起来,猛然有人敲门,一开门,杨声老师找上门来了。原来是杨老师陪爱人到桂林旅游来了。
   作为全国知名的乐器制作家,葫芦丝的最早的开发者(葫芦丝的名字就是杨老师起的),真的一点架子也没有,那样的平易近人;一起谈了很长时间,我这口拙舌笨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听他在说,很健谈。

   葫芦丝制作演奏方面,杨老师在02年到现在葫芦丝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说因为身体等因素处于归隐状态,但是没有一天不关注葫芦丝的发展的,从他研究改造到推广至今,投入近200多万,历尽千辛万苦,为葫芦丝的推广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主张在音乐爱好者中推广葫芦丝,从‘农村包围城市’。通过这些年的实践,确实卓有成效。但是目前葫芦丝推广教学方面的质量以及新曲过于商业化确实让人有一些担优,葫芦丝制作现在也是一片混乱,看得出圈内不团结也令杨老师有一些担心;前段时间开设葫芦丝演奏师资高级班以及制作修理班也是为此!此处杨老师音乐学院毕业的儿子杨治兴也是葫芦丝高手!

 再有的就是古埙和古琴方面,杨老师也是制作以及演奏古埙的专家,其制作和吹奏与别人不同,尤其吹奏方法,可以让初学者很轻松地吹得广大初学者觉得最难的高音,筒音可以吹出三个八度,下一步将是杨老师重点推广的一种乐器之一,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按杨老师的话说,埙是一种养生的乐器!当然重点推广的还有古琴。古琴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它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其声委婉缠绵, 细腻含蓄,古琴泛音的轻灵清越,散音的沉着浑厚,按音的或舒缓或激越或凝重,都是让人迷恋的.

  杨老师知识渊博,淡泊名利,能和这样的人聊天,特别长见识,希望杨老师主持的"云南民族音乐艺术品开发公司"和集教学作曲于一体的“乐器基地”能够顺利
附杨声老师的电话13508804958 0871—6538646


杨声老师简介

  杨声(原名杨陶)1948年11月28日生于大理州鸡足山下一白族书香世家,1955年至1969年在昆明读完小学,中学后,响应国家号召到德宏州盈江县插队落户。自幼酷爱民族乐器,早在前卫小学读书时,就在南窖塘向民间艺人薛仁学会制作吹驹(埙)及中国传统的吹奏秘法。自学笛子,二胡,唢呐等民族乐器,当知青期间被傣族的葫芦丝等少数民族乐器深深吸引,后在街道工业工厂任厂长时期,到全省各地调查了解民族乐器的文化资源及其种类,形制,并向民间艺人学习制作和演奏艺术。他感到:“这些种类繁多的乐器,从音色到形制令人叹为观止,激动不已。而这些乐器无人传承,器失声亡的现状又使我感到不安和,思虑若有所失”。从1975年起,杨声立志献身民族乐器的研制和开发,他饱尝人间艰辛,经过20多年的奋斗,先后创制改革的乐器有:古陶埙,巴乌,葫芦丝,洞巴,俄比,波搏,吐良,双管巴乌,必鲁,芦管,陶编钟,弓笛等近20种,尚未公开的还有杨式太古琴等五种,另还发明了钢琴弦槌涂剂及“阴阳水”。 杨声将祖国传统“阴阳学”的原理运用到乐器制作。在音响方面求阴阳平衡,刚柔互补,至使其音色获得特异性的良好而倍受国内外专家们的欢迎,多次在博览会上其参展的乐器均销售一空。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乐器事业,他分批地向国内的各类音乐院校,乐团,表演艺术团体和演奏家,贫寒有志的学生以及海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赠送了价值数万元的民族乐器。杨声在国际,国内已获重奖的乐器,涂剂有: 弓笛,1989年在中国首届乐器博览会上获优秀产品奖,并申请了中国专利。并荣获美国首届国际爱因斯坦新发明新技术博览会暨国际荣荣评奖会国际金奖。 古陶埙,1991年在北京国际博览会上获银奖; 钢琴弦槌涂剂及“阴阳水”,1990年在广东第二届国际专利和新技术产品展览会上获铜奖;1993年又在全国科技成果评选会上获中国爱迪生杯金奖。 杨声----一片丹心献给祖国的民族音乐事业,目前他正为我国的民族乐器走向世界再创辉煌,孜孜不倦地奋发,拼搏!!!!!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8-11-24 20:47

有相片,但是在相机里,明天弄好放上来,
作者: liugeng    时间: 2008-11-24 21:26

期待大师的照片!
作者: 小小青蛙    时间: 2008-11-24 22:47

听哥哥说了,没坐到沙发


作者: 银色月光    时间: 2008-11-24 23:05

这样的老师太少了。祝杨老师在葫芦丝等民间乐器的开发制作普及方面有更大的发展。
作者: 千瓣莲花    时间: 2008-11-25 00:33

呵呵,老马得敬几杯哦
作者: boboz    时间: 2008-11-25 02:41

向为推广我国民族乐器作出卓越贡献的杨生老师表示最崇高的致意!

并预祝杨大师:

事事顺心、幸福长伴!

寿比天高、福比海深!

日月同辉、春秋不老!


作者: 小小青蛙    时间: 2008-11-25 21:55

哈哈,还想企图来看哥哥的民工照,笑话一下呢,嘿嘿,竟然不帖,没劲~~~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8-11-25 22:11

呵呵,有合影,但是实在连个鼻子眼睛都看不清,请人拍的,就不放来丢人了,
作者: 小小青蛙    时间: 2008-11-25 22:12

唉,怎么不叫偶去拍呢。。。

不然就可以贴这秀了吧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8-11-25 22:27

你那天又不坐在火车站那
作者: 千瓣莲花    时间: 2008-11-25 22:39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马在2008-11-25 22:27:09的发言:
你那天又不坐在火车站那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8-11-25 22:41

叫余哥飞来用他的尼康拍还好些,
作者: 小小青蛙    时间: 2008-11-25 22:43

哥哥自己不啃着玉米坐那等偶怎么去啊??
作者: 千瓣莲花    时间: 2008-11-25 22:45

呵呵,俺去三省交界,怕相机不好用,添了个1470万像素的三星,刚拍的那些就是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8-11-25 23:05

QUOTE:
以下是引用千瓣莲花在2008-11-25 22:45:11的发言:
呵呵,俺去三省交界,怕相机不好用,添了个1470万像素的三星,刚拍的那些就是

现在相机也不贵了,我看到尼康单反才不到4K,想要,有人不让我买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