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08年9月18日,云南信息报的一个专版.
2008-9-18 作者: 来源: 我要评论 点击复制本页网址
逝者
哏德全,1958年5月生于德宏州梁河县勐养江畔的一个寨子里。从小酷爱音乐,10岁随祖父、舅舅学习葫芦丝演奏与制作。青年时期,他一边在糖厂工作一边虚心向文艺工作者求教。凭着对葫芦丝的喜爱,他看守水泵房期间,仍然大量制作葫芦丝,吹奏葫芦丝。1998年漂泊到昆明,2000年、2003年,分别在昆明和勐养成立“哏德全音乐工作室”。2005年10月,受美国国家文化部的邀请,哏德全与中国的其他19位民间艺人赴美,与美国主流文化进行交流。生前任中国民族管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他什么都没说就走了!
他竟不知道自己血压偏高,以为头痛吃包头痛粉就可以解决,结果,连手术都没来得及做,脑内淤积了好几天的血,关闭了他的生命通道。一代“葫芦丝王”哏德全于9月16日晚10时10分离开人世,年仅50岁。
他的妻子一直哭,她和哏德全结婚才五年,有一个三岁多的孩子。他的丈母娘第二天下午从思茅赶来,一进门就直奔灵堂,大哭后晕倒,丈母娘哭女婿,这是少有的场景、这是质朴的少数民族的情感。
他与艺术融为一体
民族乐器专业网站以刷黑来表示哀悼,这是对哏德全艺术人生的最高礼赞。
跟哏德全学葫芦丝的遍布全国乃至世界不少国家的学生昨日纷纷赶来吊唁。
数不清有多少人向哏德全学过葫芦丝,据统计,学葫芦丝的人已达2亿。这些热爱葫芦丝的人,在哏德全的带领下,正将这项民族乐器的事业发展壮大,一跃成为“东方的乐器经典”,被称作“东方萨克斯”。
日本学生伊藤悟,是最快到达老师家的外国学生,他跟哏德全学艺已经10年,吹奏水平可达10级。狂热喜爱葫芦丝的他,还将葫芦丝作为专研的方向主攻,频频到云南乡下采风。他与哏德全认识,缘于一个10年前的夜晚,一个清静的酒吧,旁桌的哏德全正吹奏着《古歌》,“怎么那么美!太好听了,太像仙乐,还有这个民族的文化韵味。”伊藤悟主动要求拜师,之后,他到日本、泰国都将葫芦丝演奏作为文化传播和艺术交流的主打。
“我们正商量着明天到德宏去,因为我们有一个大型的以哏德全老师的名字命名的葫芦丝大赛要与政府合作,没想到,他就走了……”云南电视台主持人刘伟说,“前晚我迅速赶到医院,看老哏一眼,送他到殡仪馆,我一直祈愿他一路走好。像他这样能将葫芦丝吹出高境界的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历 ,有谦逊平和的性格,朴实的人格魅力,才能与艺术合二为一,融合在一起,葫芦丝的神形才兼备。一夜未眠,始终不相信他离开了,我们在一起吹奏古歌,喝酒论人生的时光,已经成为追忆。”
哏德全平素结实的身板让谁也没想到,他会这样突然地走了。“他以前还是傣拳的教练呢,身体一级棒。”
乡村走出葫芦丝王子
有人说,哏德全就是中国葫芦丝文化的一张名片!成为了传播中国葫芦丝文化的使者,不管哏德全走得有多远,他的名气有多大,傣家人还是亲昵地把哏德全叫做“毛胡子”,他是他们在快乐时就想到的人,他们家家户户都有几张哏德全的CD碟子。
傣族汉子哏德全招牌形象是那一脸大胡子,用他的话讲他长得“特别原生态”,做人低调的他名声在外。俄罗斯爱乐交响乐团曾经在春城昆明为他伴奏,演绎了一场云南民乐与西洋乐交融的新年音乐会。这些年来,他还先后应官方文化部门邀请,赴美国、瑞士、日本、韩国和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和讲学。
哏德全出生于梁河县勐养镇帮盖村一个傣族农民家庭。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葫芦丝,十个勐养人,九个会吹道(傣族称葫芦丝等吹奏类乐器为“道”),哏德全的爷爷、外公、舅舅是勐养的葫芦丝名师,母亲是有名的民歌手,出身“葫芦丝世家”的他,从小随父亲和舅舅学习葫芦丝、巴乌演奏及制作,在家乡放马的岁月里,他在马背上吹了9年的葫芦丝。16岁后,又拜会李仲培等当地名师和文化人学习音乐理论及民族吹管乐,学习专业化、规范化演奏技巧,在演奏技巧上有了很大提高。得天独厚的传承,加上超人的勤奋和努力,磨炼出他扎实的功底和灵活多变的技巧。
他说:“作为一个音乐人,仅有刻苦是不够的,要用心,要耐得住寂寞,要用真情和真心去感受、发掘音乐的精髓。”1989年,哏德全出版了第一张葫芦丝音乐专辑,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个发行葫芦丝音乐专辑的人,引起了强烈的轰动,专辑被人们称为美妙绝伦的天籁之音,一版再版仍供不应求,创下了中国和世界葫芦丝音像作品的发行量之最,专辑销售到欧洲,葫芦丝被称作东方萨克斯。
哏德全的家乡梁河县已成功申报“葫芦丝之乡”,有人说,这是用他的葫芦丝吹出来的。
葫芦丝文化的一张名片
很多时候,人们提起一个地方就会想起一个人或一件事,现在人们提起梁河想到的是哏德全,提起哏德全想到的就是葫芦丝。如今,在云南的各个旅游胜地,包括在昆明的花鸟市场,几乎都能听到哏德全葫芦丝的飘飘乐音,都能看到一只只艺术品般刻绘着傣家风情,制作精美的葫芦丝,人们提起葫芦丝也总是联想到留着大胡子的哏德全。有位旅游区的负责人说:“假如在云南景区没有哏德全老师的葫芦丝音乐,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哏德全,葫芦丝,已经密不可分。
从农民,到工人,到失败的生意人,流浪人,再到在昆明创办“哏德全音乐工作室”,到后来创下每年销售上万把葫芦丝的纪录。同时,他将葫芦丝的宣传做到了国外。聘于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攀枝花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三所大学任客座教授,他制作的“哏德全牌”葫芦丝成为了我省向外国首脑及中、外名人馈赠的礼品。哏德全制作的葫芦丝销路很俏,撒切尔夫人来中国时,很喜欢葫芦丝,哏德全送给了她两个。为了把葫芦丝之乡的名气打响,他把工作室从昆明又搬回家乡,鼓励乡亲们多种葫芦,销路由他包了。
音乐碟总销量700万张
700万张音乐碟的总销量,足以彰显哏德全的影响力,30多个版本的音乐盒带,成就了“云南民乐特色”。哏德全的葫芦丝音乐光盘已响遍国内的大街小巷并远销国外。他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个发行葫芦丝专辑的人,国内外传播葫芦丝文化的使者,被公认的中国葫芦丝文化的最高代表。多年来,他肩负葫芦丝文化传播的重任,将德宏的民间艺术和风土人情传播到海内外。
近年来,哏德全一直被特邀为云南省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而且向他拜师学艺的人员也不计其数,除国内的各民族人士外,还有日本、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的留学生计200多名。他们将这独特美妙的音乐带到全国各地乃至欧、美、日本等国家。哏德全多次获得国家民委、中央文化部颁奖,并长期从事省文化厅、省电视台、大型文艺晚会、重要节目开幕式的演奏。《傣风神韵》、《多情的巴乌》、《竹林深处》、《发烧葫芦丝》专辑,以及新专辑《思念》已成为珍贵的收藏。
20日上午9时将举行哏德全的遗体告别仪式。届时,《竹林深处》《多情的巴乌》《月光下的凤尾竹》《蝴蝶泉边》《 婚誓》《弥渡山歌》等葫芦丝演奏的旋律将替代哀乐在殡仪馆奏响。
这是我在其他论坛发的一个贴子.现转过来.
http://www.24687.com/bbs/dispbbs.asp?boardID=15&ID=1088&page=1
怀 念 恩 师
2008年9月16日晚10点半左右,我正在葫芦丝UC房间与朋友天南地北地聊着天,一则公告跳入眼帘:
“著名葫芦丝演奏家哏德全老师于9月16日晚22点10分,突发脑溢血医治无效去世。”这犹如一重磅炸弹,我大脑一片空白!再反复确认这名字没有搞错时,不得不信了———没有人能开得起这样的玩笑。我疯狂地给老师、师兄、朋友打电话后就往医院赶。
来到医院门口,围了一大群人,浓郁的压抑感,压得我透不过气来。得知哏老师刚离开被送往殡仪馆了,我便和李仲培老师又继续赶往。
见到哏老师时,他已静静地躺在殡仪馆里了,那种寒彻心骨的寂静及旁边亲人的抽泣,才让我切肤地感受到哏老师已经离开我们了。。。。。。。。
回到家,不停地翻看哏老师所有的光碟,天籁般的声音直沁心底,和老师在一块的时光又一幕幕浮现眼前——近距离地聆听和感悟他在艺术上的点点滴滴,分享着他人生的曲折与欢欣,这种幸福感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我再也不能感受到这种幸福了!
傍晚,齐物先生上线了,我们很自然地就把话题引到哏德全老师这边。由妈妈的病而认识了先生,在妈妈健康状况大为改观的同时,我自身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对先生充满了敬重!
和先生说了内心的伤感。后按先生的方法做观想后,被告之“常人的离开,往往都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但他却是轻松而去。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啊,我们应该很开心地为他送行。因为他没有痛苦的离去。。。。。。。”这给我带来了些许安慰!
与先生的对话,让我辗转反侧。而今天早上再次聆听恩师的葫芦丝音乐时,竟感到有了一种无边际的幸福在紧紧包围着我,悲伤、伤感消失得无了踪影。这种幸福让我感到那么自足、安稳、无穷无尽。。。。。。。。。。。
是的,如先生所说“灵魂的相通才是永恒的!”
老师,你是否感受到?!
沉痛掉念哏德全大师
大师一路走好
苗苗节哀
永远怀念哏德全老师!!!
沉痛掉念哏德全大师!!!
大师一路走好,相信在天堂哏老师依然是受人崇敬的大师!!!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