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ZT]节奏、音程、节拍 [打印本页]

作者: 曲高和寡    时间: 2007-10-11 14:52     标题: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ZT]节奏、音程、节拍

做音乐光有牛B的技术是不行的~~乐理也很重要瓦~~要学会玩琴而不是被琴玩~~希望这些对大家有用~~还会不断找些有用的转过来的~~咔咔~大家一起加油~~~

音乐基础理论

节奏和节拍

节奏和节拍有密切的关系,经常被混为一谈,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情。节奏是一个广义概念,它包含了音乐中与时间有关的所有因素,例如小节、拍子、重音的位置和循环周期等等。节拍的概念是很具体的,它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每隔一个弱拍出

现一个强拍时是一种节拍,每隔两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时是另一种节拍..。从乐谱上来看,节奏是无所不在的,它体现在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小节线、每一个重音记号和速度标记中;节拍则简单得多,它由拍号和小节线标记出来,一目了然。

1.拍子

在音乐中,时间被分成均等的基本单位,每个单位叫做一个“拍子”或称一拍。拍子的时值是以音符的时值来表示的,一拍的时值可以是四分音符(即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也可以是二分音符(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或八分音符(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拍子的时值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比如当乐曲的规定速度为每分钟60 拍时,每拍占用的时间是一秒,半拍是二分之一

秒;当规定速度为每分钟120 拍时,每拍的时间是半秒,半拍就是四分之一

秒,依此类推。拍子的基本时值确定之后,各种时值的音符就与拍子联系在一起。例如,当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时,一个全音符相当于四拍,一个二分音符相当于两拍,八分音符相当于半拍,十六分音符相当于四分之一拍;如果以八分音符做为一拍,则全音符相当于八拍,二分音符是四拍,四分音符是两拍,十六分音符是半拍。

2.拍号

拍号是一个分数,写在乐曲开始的地方(第一行谱表的左端,跟在谱号之后,如果有调号,则顺序为谱号→调号→拍号)。分母表示拍子的基本时值,也就是说以几分音符做为一拍,分子表示每小节中有几拍。例如:2/4

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3/4 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3/8 表示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拍号的分母部分只有2、4、8 三种,也就是说,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作为拍子的基本时值。拍号之所以写成分数,是因为在五线谱中将全音符作为整数、即时值分割的基础单位看待。全音符的标记是C,设C 等于1,二分音符的时值自然是1/2,当一小节中有两拍(两个二分音符)时,其时值为1/2+1/2,得出分数形式的拍号2/2 ; 当一小节中有三拍( 三个二分音符)时, 时值为1/2+1/2+1/2,分数形式的拍号为3/2。同样道理,四分音符的时值是1/4,每小节有两拍(两个四分音符)时拍号写为2/4,有三拍(三个四分音符号)即写做3/4,依此类推。在谱表上写拍号时,用三线(即中间的那一条线)代替表示分数的横线,不必另写。如果乐曲中途不改变拍子的话,只在开始的地方写一次就可以了,若中途变化拍子,则需标记新的拍号。

3.小节

音乐总是由强拍和弱拍交替进行的,这种交替不能杂乱无章、任意安排,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构成最小的节拍组织一小节,然后以此为基础循环往复。比如,当两个强拍之间只有一个弱拍时称作“二拍子”,2/4 节拍就是这种类型;当两个强拍之间有二个弱拍时称作“三拍子”,象3/4 和3/8;两个强拍之间有三个弱拍称“四拍子”,常见的是4/4。两个小节之间用“小节线”隔开。小节线是一条与谱表垂直的细线,上顶五线,下接一线,正好将谱表切断,无论上、下加线离开谱表多么远,小节线都不能超出谱表之外。作品的最后一个小节画两条小节线,并且右面的一条较粗一些,表示一部作品或一个段落的结束。小节线后面的那一拍一定是强拍,并且,每个小节只有一个强拍,其余均为弱拍(复拍子和混合拍子又作别论,下面将会谈到)。

4.单拍子和复拍子

上面提到的、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称为“单拍子”。所有的二拍子和三拍子都属于这一类,如2/2(强—弱)、2/4(强—弱)、3/4(强—弱—弱)、3/8(强—弱—弱)等。如果一小节中包含两个以上同种类的单拍子,出现两个以上的重音,就称为“复合拍子”或“复拍子”。这时,小节线后面的那一拍当然是重音,仍然叫做强拍,第二个重音位置在力度上稍弱一些,称为“次强拍”。最常见的复拍子是4/4(2/4+2/4),其节奏感觉是强—弱—次强—弱;余者如6/8(3/8+3/8)是强—弱—弱—次强—弱—弱,6/4(3/4+3/4)亦为强—弱—弱—次强—弱—弱。复拍子中还有九拍子和十二拍子,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四拍子(如4/4)之外,复拍子的重音位置都是以三拍子为基础的,即每隔两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

5.混合拍子

由不同类的拍子组成的复节拍称作“混合拍子”。所谓不同类指的是拍号的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如2/4+3/4 构成5/4,3/4+4/4 构成7/4。混合拍子的重音位置要根据它所包含的单拍子来决定。同为5/4 拍子,如果是3/4+2/4,其强弱规律为强—弱—弱—次强—弱;若是2/4+3/4,就应该


作者: 曲高和寡    时间: 2007-10-11 14:52

调式与和弦

调式与和弦

  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互相配合,具有千变万化的表现力。旋律尽管是音乐的灵魂,但其它要素起了变化,音乐形象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其它要素甚至可起重要作用。在谈到调式的时候,大家先来了解和复习以下的一些基本音乐常识和名词解释: 音名、唱名、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级,都有着各自的名称。这些名称,在不同的国家不尽相同。被广泛采用的是:C D E F G A B。以C D E F G A B七个字母命名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被广泛采用的音名,除了C D E F G A B之外,还有do re mi fa sol la si。这些音名因多用于歌唱,故又叫做“唱名”。

在乐音体系中,音名C D E F G A B所代表的音是固定不变的。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所代表的音则因唱名法的不同而异。

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而得来的音叫“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叫“升音级”,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叫做“降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全音,叫做“重升音级”,将基本音级降低全音,叫做“重降音级”。

音、音级、音列、半音和全音

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的乐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音级和音不同。音级专指乐音而言,音则包括乐音和噪音。

将音乐体系中的音按照一定的音高关系和高低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列起来,叫做“音列”。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叫做“半音”。半音与半音之和,叫做“全音”。全音与半音,是指两个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不要与某一单独音级相混。 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 复调音乐它是主调音乐的对称,多声部音乐的一种。它是以若干个旋律同时进行而组成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在横的关系上,各种声部又彼此形成良好、协调的和声关系。复调音乐还分:(1)因对比的方式所写的复调音乐称“对位音乐”,简称“对位”,即对位式的复调音乐。(2)以模仿方式为基础所写的复调音乐,通称“卡农”,即“轮唱”或“轮奏”。(3)用衬托的方式所写的复调音乐称“支声复调”。复调音乐以对位法为其主要创作技法。

主调音乐它是复调音乐的对称,多声部音乐的一种。其中有一个声部(通常是高音部)旋律性最强,处于主要地位,其他声部则以和声等手法对主旋律进行烘托和陪衬。

标准音和中央C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级,其高度都有一定的标准。音的标准高度,历代不尽相同。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高度(第一国际高度)是每秒钟振动440次的a音,即以小字一组的a为“标准音”。国际间有了统一的音高标准,为理论研究、乐器制作、文化交流诸多方便。每秒振动约261次的c音在乐音体系中叫中央c,它位于基本音级首位。

在音乐活动中,涉及到的和弦很多,但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就是三和弦和七和弦了,其他和弦可以由它们演变而来:

三和弦 三和弦的构成是由三个音按三度叠置而成的一种和弦。和弦最下面的音称为根音,根音上的三度音称为三音,根音上的五度音称为五音。

(1)大三和弦。根音与三音相距为大三度,根音与五音相距为纯五度的三和弦。

(2)小三和弦。根音与三音相距为小三度,根音与五音相距为纯五度的三和弦。

(3)减三和弦。根音与三音相距为小三度,根音与五音相距为减五度的三和弦。

(4)增三和弦。根音与三音相距为大三度,根音与五音相距为增五度的三和弦。

七和弦

七和弦的构成是由四个音按三度叠置而成的一种和弦,其显著特点是根音与最上面的音相距为七度,故名七和弦。

(1)大小七和弦。以大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小七度的和弦。也称为属七和弦

(2)大七和弦。以大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大七度的和弦。

(3)小七和弦。以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小七度的和弦。

(4)减七和弦。以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减七度的和弦。

(5)减小七和弦。以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小七度的和弦。也称为导七和弦。


作者: 曲高和寡    时间: 2007-10-11 14:54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7-10-12 10:18

顶老朋友的帖了,我很需要学这个
作者: 祺乐无比    时间: 2007-10-15 11:18

谢谢,强顶
作者: 无双公子    时间: 2007-10-15 18:32

有同感,强烈支持
作者: xiamaosheng    时间: 2007-10-18 23:44

好贴!这些知识更常用!搞准了才能把乐曲吹走好!
作者: 慈云普护    时间: 2007-11-7 17:03

这是是音乐欣赏的精华啊,
作者: 流浪客    时间: 2013-1-12 23:33

来学习了,这样的知道太少了,顶起来
作者: 三峡木鱼石    时间: 2013-5-17 10:11

我也很需要这个东西,学习葫芦丝乐理知识是基础。
作者: 新人    时间: 2013-5-27 22:15

收藏,谢谢!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