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不知今年葫芦丝北京邀请赛金奖的含金量有多少? [打印本页]
作者: 木鱼过大海 时间: 2007-8-22 11:21 标题: 不知今年葫芦丝北京邀请赛金奖的含金量有多少?
据赴京参赛选手回来反映:今年大赛皆大欢喜,只要参赛都能获奖杯,{包括优秀演出奖}每个组有金
银铜奖多名。有的组金奖多达一,二十个!真不知此次大赛金奖含金量有多少?!!!!!
这个大赛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学会"应该是学术研究机构。它主办的赛事应该是很严肃的,若如此运作估计下届比赛真正高手可能不会再来参加了!
作者: luyc 时间: 2007-8-22 12:27
艺术是很严肃,很认真的东西,希望艺术永远严肃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07-8-22 12:40
是不是组别多呀,
作者: 清风竹韵 时间: 2007-8-22 12:59
金奖泛滥,艺术贬值!


[em13][em13]
作者: 南可 时间: 2007-8-23 10:11
含金量是肯定没有滴啦,我看了奖杯了,顶多镀铜!
作者: 大悲咒 时间: 2007-8-23 11:33
水份就不用说了,都明白
作者: 阿细跳月 时间: 2007-8-23 15:57
可能组委会要的就是这效果吧!皆大欢喜!
现在业余的水平也很高,谁也不好得罪哦~~~~死了不知会被砸否~~~~闪~~~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7-8-23 20:58
唉,这个嘛。。。老实说,人真的不少~~葫芦丝近年来发展得好啊,这也是个原因
作者: 箫歌 时间: 2007-8-23 22:12
比赛金奖的设置是根据每个组别的进入复赛和决赛赛选手的人数来定的,其中儿童组中有一个组别进入复赛和决赛的有140多人,金奖设置了10多个。
儿童三个组,少年两个组和老年组进入决赛的选手相对教多金奖比例稍高,
青年一组、二组和中年组没个组进入复赛和决赛的选手只有24个左右,听说金奖的评选是有起平分数线的,每个组3-4个金奖,不过凡是进入决赛的选手都是优秀奖及以上的奖励。
邀请赛除了荣誉外是没有任何物质奖励的,所以含“金”量为零,自然在奖励的数量上会提高,比赛奖次紧紧是在这次参赛选手中的排位而已~!
我参赛很多初赛选手的参赛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去见识一下,和大家交流,吸取别人的长处,对今后自己的学习是一个促进,比赛给大家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平台。
作者: 静谷 时间: 2007-8-24 05:20
中年组的我看了,进入复赛的有20人,我有事没能去估计还有19人吧...
19人中就有6个金奖,其它若干.......
金奖确实过了......
不过听于天佑老师说过:“能给奖的尽量给,还要多给,主要为了鼓励葫芦丝爱好者的积极性......
这种操作应该是对的呵呵....
作者: 自在客 时间: 2007-8-24 07:50
静谷老师说得对,相对其他乐器来说葫芦丝在全国还不是很普及,到了县城一级会吹葫芦丝的真的没多少,这次的发奖可能也体现了组委会想进一步推广葫芦丝的初衷吧。另外,参赛者的的水平也都很高,实力摆在那里,得个金奖银奖也不为过。
作者: 南可 时间: 2007-8-27 09:47
极其同意楼上两位老师的意见,葫芦丝的推广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啊!
作者: 十四阿哥 时间: 2007-8-27 13:57
各位也可能不明白吧,不要把任何人都想象得过于高尚,也不要把一些人想象不高尚,什么问题都有两面性,不过老实说,这么多人参加的比赛,不赚点钱也难啊,不然谁来组织呢是不,奖太多就不对了,要说鼓励,那么是否应该给吹得差的给金奖,要是不是的话,那么,金奖给那么多就有问题了,至小思路是不对的,就这么容易就拿个奖这个奖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吧,要个个得了金奖,明年这些人也就不用参加了,竞争性无从谈起,建议金可设几个,银可多设,让人觉得离金不远了,回去后我要再接再厉,再有,评分制度应该改进,是否建立一个评分的标准?如吐音方面,气息方面肢体语言方面等,当然只是建议罢了,我不参加,要参加就参加CCTV这种正规的比赛,不正规的就免了,要说网友一起交流,完全没必要在那种时机,可以组织一些野营活动,还轻松,个人观点,错误请大家指正,一切为了葫芦丝整体水平提高
作者: apple 时间: 2007-8-27 20:21
觉得金奖按参加人数的5%来设置就比较好了.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7-8-27 20:34
请客观评价,毕竟,只是一个比赛而已呵呵,建议大家吹葫芦丝因喜欢葫芦丝而吹,有比赛权当煅练,别把结果看得太重吧,老实说我真觉得金奖稍有点多了,而且有一些水平公认非常厉害的好朋友,竟然只得过铜奖,不可思议,建议以后这样的比赛,进行多重考核,如决赛时抽签随机吹哪一首,而不是在家里练得熟透了的,这样才能反映出真实的水平,有人建议论坛搞个比赛,要是搞,我肯定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作者: 如果 时间: 2007-8-27 22:30
值得理解,我想组委会做这样的决定也是为了多鼓励参赛选手,这样做虽然有利有弊,不过毕竟有利于对葫芦丝的发展
作者: apple 时间: 2007-8-27 23:27
要是随机抽的话个人觉得也不是太好,因为选手们不可能每一首曲都能熟练的吹奏吧,这样一来比赛成绩就
或多或少会带有一些幸运成分,尤其是儿童组的选手.
作者: 木鱼过大海 时间: 2007-9-1 16:36
以下是引用十四阿哥在2007-8-27 13:57:52的发言:
各位也可能不明白吧,不要把任何人都想象得过于高尚,也不要把一些人想象不高尚,什么问题都有两面性,不过老实说,这么多人参加的比赛,不赚点钱也难啊,不然谁来组织呢是不,奖太多就不对了,要说鼓励,那么是否应该给吹得差的给金奖,要是不是的话,那么,金奖给那么多就有问题了,至小思路是不对的,就这么容易就拿个奖这个奖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吧,要个个得了金奖,明年这些人也就不用参加了,竞争性无从谈起,建议金可设几个,银可多设,让人觉得离金不远了,回去后我要再接再厉,再有,评分制度应该改进,是否建立一个评分的标准?如吐音方面,气息方面肢体语言方面等,当然只是建议罢了,我不参加,要参加就参加CCTV这种正规的比赛,不正规的就免了,要说网友一起交流,完全没必要在那种时机,可以组织一些野营活动,还轻松,个人观点,错误请大家指正,一切为了葫芦丝整体水平提高
非常同意十四阿哥的观点!比赛就是比赛,就要比一下高低,决一胜负。不存在照顾.鼓励之类的意图!一个组一.二十个金奖,赵洪啸是金奖xxx也是金奖谁高谁低,如何区别?如果这么皆大欢喜就不成为比赛了。要是普及葫芦丝应该多办一些夏令营.联谊会之类的活动,{如西安就搞得很好}!即然是比赛就应该严肃,一丝不苟。现在人们心目中有相当多的一些人认为葫芦丝不是正规乐器,顶多是个玩艺儿,如果我们再这么随意,学上一年半载就能参加全国比赛并且能获奖,这不是自己眨低自已?{听说少儿组有的选手参赛曲目是"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我都感到丢人!!!!难怪很多人问我:葫芦丝是不是所有乐器中最好学的?!没办法!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众丝友心里是明白的!洪啸老师一曲"野狼"令国内管乐大师都为之振撼!!!!在这里我发自内心的呼吁:严肃认真地对待我们民族的音乐,不要叫我们的子孙只知道钢琴.提琴.吉它!!!!!!!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7-9-1 23:57
嗯,赵老师是无敌的,正在等谱出来,急着要研究这曲
作者: 林邑笑侠 时间: 2007-9-6 22:28
现在各类文艺比赛活动太多,设奖太滥。不知主办单位是考虑艺术交流多些,还是考虑经济创收多一些?
作者: 静谷 时间: 2007-9-7 00:47
美丽的地方 挺难吹的......反正我吹它连自己的关都过不了......
“音符简单音乐难”啊呵呵......

作者: 麓山红枫 时间: 2007-10-3 23:01
奖杯设置得当,有利葫芦丝的发展和提高,过泛的话,那就是灾害了.
[em38][em38][em38]
作者: b75827516 时间: 2008-1-21 08:53
都是大师,难。而且中国这么大,去的都是精英 水平都是顶尖 多几个金也是啊
作者: 紫云皓月 时间: 2008-8-24 13:20
现在这个社会啊,都没有什么公平与不公平.只要有势力和关系什么都能摆平~~我对当今的社会风气叹息啊!!(一个12岁的我作出的看法)
作者: 小Y 时间: 2008-8-26 15:43
这样的事情不好说 看它对葫芦丝以后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是好还是坏了 好就是 对的 !
作者: 如去如来 时间: 2008-8-27 10:21
比赛、考级都要规范、严肃起来,搞形式、走过场,都是自乏身价、被人取笑的做法
作者: 丝琴 时间: 2008-8-28 06:07
以下是引用一品大红袍在2008-8-27 10:21:37的发言:比赛、考级都要规范、严肃起来,搞形式、走过场,都是自乏身价、被人取笑的做法


对呀!严重同意呀!否则那是糟蹋葫芦丝艺术!
顺便向朋友们打听一下 报名费是多少钱?
作者: 阳广明媚 时间: 2008-11-17 23:04
就因为金奖多,你们这么吵,无不无聊?很赞成组委会的政策,1定要多设金奖。请你们有的同志不要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好不好?谁不要你去参加?你水平高去就是咯。
如果你认为那些得金奖的不如你,你去找他们PK。不要在这论坛里随便发表一些言论。
我就是不相信:这些得金奖的都是些草包。更不相信:这些得金奖的不如你!!!
作者: 寒泉筱竹 时间: 2008-12-7 12:50
悲哀啊!!!!!!!!!!!!!!!!
我有点迷糊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作者: 李生军 时间: 2009-1-3 22:37
洪啸老师我听哏老师说过,说他造诣很高,以后有机会一定拜访。这样的音乐家越多越好。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9-1-3 22:41
李老师,赵老师现在基本上就在云南了,你在云南那边好哦,见面就方便了,
作者: 清风竹韵 时间: 2009-1-4 07:05
争论的很火爆啊!呵呵,

作者: 李生军 时间: 2009-1-5 23:08
那太好了,以后一定要拜访赵老师。云南高手太多了,比如李贵中老师,鲁康生老师,李志华老师等等,赵洪啸老师也到云南了,太好了!
作者: L东方萨克斯 时间: 2009-1-27 15:04
赞同25楼的观点.事实就是这样.
作者: 快乐 时间: 2009-1-29 15:27
起码对推动葫芦丝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力。这也是好事。
作者: 笛韵悠扬 时间: 2009-5-20 00:28
多设也好
作者: panmeiyun 时间: 2009-5-20 17:50
看了今年的比赛章程
不是按比例设置
而是划分数线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