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民间瑰宝——傣族蜡染工艺品 [打印本页]

作者: 阿细跳月    时间: 2007-4-26 21:10     标题: 民间瑰宝——傣族蜡染工艺品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7-4/200742621956943.jpg[/upload]
作者: 阿昌情深    时间: 2007-4-28 17:56

帮楼主补充一下。呵呵。

  • 蜡染简介及制做工艺流程:蜡染工艺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广泛流行,其中犹以贵州苗族蜡染工艺制品最为出名。蜡染艺术在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经过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是中国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
  • 蜡染的制作过程: 绘制蜡染的织品一般都是用民间自织的白色土布,但也有采用机织白布、绵绸、府绸的。防染剂主要是黄蜡(即蜂蜡),有时也掺和白蜡使用。 蜂蜡是蜜蜂腹部蜡腺的分泌物,它不溶于水,但加温后可以融化。就是利用它的这一特点作为蜡染的防染剂。所用的染料是贵州生产的蓝靛。贵州盛产蓝草,这是一种蓼科植物,茎高约二、三尺,七月开花,八月收割。把蓝草叶放在坑里发酵便成为蓝靛。贵州乡村市集上都有以蓝靛为染料的染坊,但也有把蓝靛买回家自己用染缸浸染的。
  • 蜡染布是在布匹上涂蜡、绘图、染色、脱蜡、漂洗而成。因为在染制的过程中,蜡白布的表面会产生自然龟裂,从而往白色坯布渗入染料而着色,出现许多或粗或细无规则的色纹也叫龟纹,这些龟纹就是区别真、仿蜡染布的标准,因为任何仿蜡染布设计进去的“龟纹”都是有规律可寻的,而真正的蜡染布往往难以寻找,也找不出完全相同的龟纹来。
  • 绘制蜡花的工具不是毛笔,而是一种自制的钢刀。因为用毛笔蘸蜡容易冷却凝固,而钢制的画刀便于保温。这种钢刀是用两片或多片形状相同的薄铜片组成,一端缚在木柄上。刀口微开而中间略空,以易于蘸蓄蜂蜡。根据绘画各种线条的需要,有不同规格的铜刀,一般有半圆形、三角形、斧形等。
  • 蜡染的制作方法和工艺过程: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点蜡花。点蜡的方法,把蜂蜡放在陶瓷碗或金属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壳火使蜡融化,便可以用铜刀蘸蜡作画。目前很多地区都是是照着纸剪的花样确定大轮廓,然后画出各种图案花纹。浸染的方法,是把画好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便得浅蓝色。再放入浸泡数次,便得深蓝色。如果需要在同一织物上出现深浅两色的图案,便在第一次浸泡后,在浅蓝色上再点绘蜡花浸染,染成以后即现出深浅两种花纹。
  • 在一些民族地区,把未经浸染的蜡花当作装饰品。她们把这种“蜡片”装饰在头上或服装上。这种工艺品是白色和黄褐色花纹,色彩谐调,别具一格。
  • 一般蜡染布多作妇女头巾、衣裙、围腰、被面、门帘、 窗帘之用。有些工艺水平较高,图案非常新奇精美的, 也被当作艺术壁挂来装饰居室客厅及宾馆饭店用。
  • 苗族蜡染历史悠久,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蜡染歌》(古歌),叙述蜡染的起源,宋代五溪地区的“点蜡幔”(蜡染)已很盛行。明、清时代,黔中一带苗族也多用蜡染衣料。大多数地区都将蜡染成品作衣饰,有些地区则用作床单、帐沿、枕巾等。
  • 蜡染制作方法:是将白布平铺于案上,置蜡于小锅中,加温溶解为汁,用蜡刀蘸蜡汁绘于布上。一般不打样,只凭构思绘画,也不用直尺和圆规,所画的中行线、直线和方圆图形,折叠起来能吻合不差;所绘花鸟虫鱼,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绘成后,投入染缸渍染,染好捞出用清水煮沸,蜡溶化后即观出白色花纹。一九八二和一九八三年,贵州有两位苗族妇女分别到加拿大和美国表演蜡绘,受到许多国家的专家和观众的好评,赞为奇迹。这是我国民族的文化,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人的聪明与智慧。
  • 目前,蜡染作为民族用品、旅游和出口商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展示出诱人的发展前景。

  • 作者: 阿细跳月    时间: 2007-4-28 23:29

    阿昌补充得好啊!超级漂亮,太美了!顶顶顶!
    作者: 大圣    时间: 2007-4-29 20:39

    明白了原理,开阔了眼界。谢谢二位。
    作者: xixi    时间: 2007-5-2 18:05

    谢谢朋友们的介绍,长见识了。
    作者: 雁过蓝天    时间: 2007-5-13 00:20

    太漂亮了,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