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刘群强老师教程中误人子弟的八大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风吹雨打雪 时间: 2007-3-12 23:23 标题: 刘群强老师教程中误人子弟的八大问题
刘群强老师教程中误人子弟的八大问题
1、未立足葫芦丝傣族民族音乐之根本,忽略了傣族音乐最为精彩的韵味,只是把葫芦丝作为普通的流行乐器讲授,严重脱离傣族原生态的特色,此为一;
2、授课中始终开启葫芦丝副管,误导了学员,副管只适用于某些乐曲的其中段落,应该根据乐曲需要开启副管,如果始终开启副管,只能成为刺耳的杂音,此为二;
3、其《演奏入门》仿佛是在讲授简谱常识,并未对葫芦丝演奏常识与技法进行真正的讲解,此为三;
4、其《演奏技巧》“学习要点”中居然提出吹7音时要放开半空1音,其实这只是个别葫芦丝可能有音准问题的处理法,这样教初学者必然会误导初学者,让人迷茫,走入歧途,此为四;
5、其《演奏技巧》中一会儿讲筒音指法、一会儿讲技巧,杂乱无章,让初学者不得要领,此为五;
6、其《演奏技巧》对吐音的讲解,蜻蜓点水,提出为“顿音”,但也未作深入讲解,也未区分单吐、双吐、三吐,这恰恰是对葫芦丝最基本的技巧与基本功的无知,此为六;
7、其《演奏技巧》中提出的“八种演奏方法”,故弄玄虚,其实他所谓的“八种演奏方法”也就是对吐音杂乱无章的讲解,本来是“单吐、双吐、三吐”的基本分类变成了“八种演奏方法”,让人费解,不知所云,此为七;
8、总的来看,刘群强的《演奏入门》与《演奏技巧》实在是粗制滥造的浅薄之作,完全没有深入讲授到葫芦丝这一独具魅力的民族乐器的精髓,其中真正讲到葫芦丝演奏技巧的比例恐怕不到10%,而且存在许多常识性的问题,实在是不应该作为初学者的教材,此为八。
正确与否,请各位同仁批评、讨论。
作者: 夜殇 时间: 2010-2-7 08:05
不是吧 有这么严重啊 我也看了 怎么办
作者: 邯郸老牛 时间: 2010-2-7 08:22
楼主讲的有道理,辩证的学就对了
作者: 凌未风 时间: 2010-2-7 16:15
楼主所说的刘群的教材没看过,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不过对开附音管这个问题上,有许多的老师都是建议常开的,也许是早期老师是这样建议的,其它的情况由于没看过此书,不敢妄加评论!!
作者: 老马 时间: 2010-2-8 21:35
楼主不要太愤怒,刘老师的书也只是一本"入门"的教材,而且那本书出版时,葫芦丝的发展也不象今天,当时除了李春华等老师的没配碟的书外,没有其它,也没多少人知道葫芦丝这个乐器,不管他的讲解里面是否有错误,但有两点不容否定的,就是一很多人通过他的碟和书了解了葫芦丝的基本吹奏,我说的是基本吹奏,要说到文化上,那肯定不能,这只能从别的书上才能学得到,二,通俗易懂,葫芦丝需要更多人来参与,不能一上来就和别人说一些深奥的东西;误人子弟这样的词我真的觉得有点那个了,我倒是觉得楼主能发现一些不足能说这确实是论坛最应该鼓励的,也希望能把一些不足之处讲透,就算有一些错误也不至于让更多的爱好者走更多弯路,葫芦丝圈子里,还是要多一些和谐少一些矛盾,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2-8 22:56
引用:
原帖由 老马 于 2010-2-8 21:35 发表
楼主不要太愤怒,刘老师的书也只是一本"入门"的教材,而且那本书出版时,葫芦丝的发展也不象今天,当时除了李春华等老师的没配碟的书外,没有其它,也没多少人知道葫芦丝这个乐器,不管他的讲解里面是否有错误,但有两点不容 ...
[attach]27865[/attach] [attach]27866[/attach] [attach]27867[/attach]
作者: 千瓣莲花 时间: 2010-2-8 23:10
呵呵,楼上拿俺的图做楼梯呀
作者: 葫芦岭 时间: 2010-2-9 16:31
楼主讲的极有道理,但也应辩证的看,当时确实是受条件的发展所限制,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楼主能看出这些问题,也是强人啊!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10-2-10 00:00
引用:
原帖由 千瓣莲花 于 2010-2-8 23:10 发表
呵呵,楼上拿俺的图做楼梯呀
你的图经典啊,我收了很多呢,收版权费吗?
作者: 燕山春柳 时间: 2010-2-10 09:13
引用:
原帖由 老马 于 2010-2-8 21:35 发表
楼主不要太愤怒,刘老师的书也只是一本"入门"的教材,而且那本书出版时,葫芦丝的发展也不象今天,当时除了李春华等老师的没配碟的书外,没有其它,也没多少人知道葫芦丝这个乐器,不管他的讲解里面是否有错误,但有两点不容 ...
做人就应该像老马这样,要厚道。支持马老师。
作者: 千瓣莲花 时间: 2010-2-10 20:58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10-2-10 00:00 发表
你的图经典啊,我收了很多呢,收版权费吗?
呵呵,舍,幸也
作者: Balance1204 时间: 2010-2-17 19:52
偶觉得还是采取“拿来主 义”比较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作者: 葫芦星水 时间: 2010-2-18 10:49
刘群强老师有很高的艺术造诣,老马说的对:“刘老师的书也只是一本"入门"的教材,而且那本书出版时,葫芦丝的发展也不象今天,当时除了李春华等老师的没配碟的书外,没有其它,也没多少人知道葫芦丝这个乐器。
作者: 流浪兄弟 时间: 2010-2-18 15:40
我看到的第一教材就是刘群强老师的光碟,楼主说的有些过激,本身碟名已经说的很明显了,是入门的。不过关于放副管教学这点,我也看了很多的教材,好像除了李春华老师的一般不放副管外,其他的基本都是放副管的,这确实对初学者来说是有点不方便。也许放副管是可以盖住一些瑕疵(个人见解)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