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希望大家一起讨论]我所理解的意境及其重要性 [打印本页]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7-2-9 22:56 标题: [希望大家一起讨论]我所理解的意境及其重要性
之所以写这么个贴是因为好多好朋友,吹曲子有一些日子了,吹得也很好,可是就是觉得味道差那么一点,所以总让他觉得有一丝遗憾,前一些日子还和李志华老师探讨过,他的建议是多看一些《音乐美学》此类的书,多听一些名曲,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我也觉得这是非常必要的。
(对了,我得声名一下,我写的东西乱,而且也不一定对,之所以硬功夫着头皮写是为了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讨论,我在论坛一直都是一个学习者,办这个论坛除了认识很多非常好的朋友外,实在受益良多!)
我个人认为一个曲子在一般的技巧没问题的情况下(这是指的是手指上的功夫)是不是吹得好,意境非常重要,(意境我理解就是曲作者在曲子中要表达的一种东西,可以是感情,可以是美丽如画的风景等等)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意境是能控制人的气息的,就如你愤怒时,呼吸自然就急促一样,究其到底就是气息的运用的问题,当然你也可多听一些名家的原曲,仿他的气息强弱的变化,可能有一些人能有这样的能力,反正我觉得很难,远不如意境控制那样自如连贯,就拿小静来说,她吹的曲子为什么好听有味道?我的理解就是她的意境和曲子的作者很贴近,为什么贴近,我想除了她本身的灵气外,别忽略她的生活环境,当然一个曲子吹得好不好,技巧是基础,想得再美,手指上的功夫不行,就算达到忘我的境界也表现不出!原来有朋友总是喜欢对着曲谱来录吹曲子,吹得很熟了还那样,我觉得不妥也是因为这个呵呵,
怎么去理解曲子想表达什么呢?因为并不是每一个曲子的作者都会明白地写出来的,(当然有就更好了),那就只有通过曲子本身来了解了,音乐本身就是很好的描写叙事抒发发情感的一个好手段啊,所以得高自身的音乐素养确实非常必要,每个曲子的曲作者作曲子时想表达什么,过于具体的当然你并不可能全部都能完全明了,但是曲子表现的是喜?是悲?是描述美丽的风景?。。。。这应该容易体会,也就是说,你的情绪和意境至少可以和曲作者意会,这应该可以吧!
也就象一个演员一样,吹曲子时你的“情绪”要对,你吹哪一首曲子,吹的同时脑子里得有相应的画面,同时音乐声在画面里响想,所以对一个曲子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它想表达什么?别一吹曲脑袋里全是谱,然后就象能背下来,吹时脑袋里一片空白,那完了呵呵
来个简单的例子,你吹怀念,你心情不好时就能吹得好些,碰到大喜事心里高高兴兴的吹这曲?吹它,你得首先你得在情绪上让自己先悲起来,不怕各位见笑,我吹这曲子时,总想着〈赵妈妈二十年后看望儿子赵占英扫墓视频!〉如果你想学这曲,我想你也可以来看看http://www.laoshanlan.com/club/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109&ID=27718视频下载地址,http://mus.f81.net/saomu_0004.wmv 曲子吹完自己都还沉没在那种悲痛之中!
就胡说这么我吧,请大家一起多多发言一起探讨一下呵呵
作者: luyc 时间: 2007-2-9 23:22
说得太好了!我有深切的同感.如果照着曲谱吹对所有音符和节奏,技巧运用也没问题,想来该是好作品了吧,其实不然.现在不少人喜欢吹流行歌曲或者老歌,这是葫芦丝推广的必然结果,是好事.但是出现一种情况是,不少人误以为吹对曲谱就行了,没有去想"把歌曲移植为葫芦丝曲其实是再创作"这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所以吹出来的曲子很乏味,白开水一样.原因就是老马说的缺乏了"意境". 其实,我理解所谓意境就是音乐情感,音乐表达事物本质,音乐反映世界的贴切性,或者贴近性.有了这种贴切性或者贴近性,曲子就有了灵魂,如果没有,曲子就是躯壳. 其实人们的音乐听觉是共同的,一个生动的,或者说"有味道"的曲子,绝大多数爱好者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美,而一个乏味的曲子,绝大多数爱好者不会留下深刻影象.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7-2-9 23:25
感谢陆大哥的补充和意见,说得好!
作者: 渔家春晓 时间: 2007-2-10 00:40
老大说的好啊~
其实这样的感觉早就有了~
曲随心动~
但是我的吹奏的时候总是会把曲子的意境理解错误~
意境我一直就把握不好~
尤其是在气息的控制上~
还得多锻炼啊
作者: 老静1282 时间: 2007-2-10 11:15
支持。吹曲讲究随心而动(此处省略三千字)。娴熟的技巧很重要,感情的投入更重要,二者缺一不可。没有技巧好比大厦没有根基,其他无从谈起;不投入感情好比白开水泡饭--没味。人人都懂的道理,不是人人能做到,呵呵。
老马说我有生活环境,这个不假,算是天时地利,呵呵,自身接触葫芦丝也三年多了,感觉吹这东西心态很重要,不是搞专业,就没有压力,也就没有拘束了,呵呵。
作者: 鸣沙 时间: 2007-2-10 13:14
精彩!几位高手关于意境的讨论都是我学习的好经验。
作者: 紫葫芦 时间: 2007-2-11 04:30
说的真好。提醒我以前忽视的一点了。
此外,我现在能想到的是好像不同人对一个曲子有不同的理解。比如《竹林深处》,我的教材上写着本曲是为了“表现傣族青年恋人的爱情生活为题材而创作”。但是我听这个曲子的时候为什么总没有感到这种意境?我感觉这就是描写竹林美景的曲子。听开头前几小节慢拍仿佛是风吹过竹叶的声音。不知道我如果错误体会了原著的意境,会有什么后果?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7-2-11 21:09
昨天没来,今天上QQ看到有网友提问说,初学者技巧不好,是不是不能吹出意境了?针对这个问题我想,这把主次搞反了,常在个人作品区的朋友可能常看到这样的两种朋友,有一种,技巧非常好,无懈可击,可是总觉得让人少了点什么,听了第一次,不想听第二次,有一种朋友,有一些技巧还没学好,但是吹出来的曲子,大伙都说,“嗯不错,味道有了,XXX还得多练一下”前者所缺的就是对曲子的理解,后者所差的就是基础技巧,想想,如果两者能结合起来那吹的曲子是否就很完美了呢?所以,意境和技术是吹好曲子的条件,而不是技巧是意境的必要条件,两者都是为一个目的服务的,再看小静说的感情的投入,怎么个投入法?还不就是意境的问题,脑袋里一片空白的话,就不存在意境的问题了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7-2-11 21:13
http://bbs.hulusi.com/dispbbs.asp?boardID=27&ID=14773&page=1紫葫芦朋友可以看看这里
你看到的没错,要注意是爱情生活哦,可不是爱情,
作者: 凌未风 时间: 2007-2-12 21:26
其实个人感觉环境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实际老马也说过了,比如小静的所处的环境等),因此有很多音乐大师每年在外采风的时间也很多,也为他们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为创作乃至演奏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身处其中来感受意境,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一个人要想真正适应不同的曲风,就不能“闭门造车”,要多多与他人交流,取长补短,对个人水平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说的不一定对,请大家多拍!!
作者: 皓月兰儿 时间: 2007-7-9 21:57
偶不知道说什么好,送上花花表示支持。[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
作者: 子竹 时间: 2007-7-21 15:39
说得真好!来这里学到好多知识啊 谢谢陆大哥以及各位老师们
[em23][em23][em23][em23]
作者: 子竹 时间: 2007-7-21 15:41
感谢老师们!!
作者: 麓山红枫 时间: 2007-7-25 22:31
初学者最难体会,最难理解的就是意境,所以请各位老师多发一些这方面的文章和讲座,使初学者在演奏时脑海中不是一片空白,而是有画面,有氛围,有激情,就有戏了。说白了,我这方面就很欠缺,努力学习中。
[em23][em23][em23][em23]
作者: zhaoshouming 时间: 2007-8-19 13:40
看后非常有启发
作者: xinglianzhong 时间: 2007-8-20 22:57
这儿真是太好了,有这么多老师和朋友在一起切磋,看后受益匪浅。
老师讲到点子上了~~~
作者: 如果 时间: 2007-9-1 13:54
音乐其实和说话一样,可以表达喜怒哀乐的.相对来说每一个音符就象每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可以用很多种情感来表现,打个比方,分别用“喜、怒、哀、乐”来表现“妈妈”这两个字,我们心情好的时候就会叫得甜些,生气的时候就会喊得急噪些......,音乐也一样,“56”这两个音符,如果曲作者创作的整个曲子是欢快的或者是悲伤的那这两个音符都有它不同的表现方法,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喜、怒、哀、乐”应该如何去表达。不过话又说回来,音乐毕竟是艺术,我们平常的“喜、怒、哀、乐”就是生活化,艺术化和生活化有着两个不同的概念,艺术高于生活,要表现出艺术中的“喜、怒、哀、乐”是必须有技巧的,象一个演员,在舞台上随时都可以开怀大笑和豪迈大哭,如果他不去练过不去认真体会过是无法表现出来的,我们在吹曲子的时候也一样,练指法技巧就好比演员练形体,练习气息的运用就好象演员在练习台词,两者必须兼容,如果演员没有正确的形体来互补那表现出来的台词是感染不了观众的,相对一样我们吹葫芦丝没有好的指法技巧是很难吹出感觉来的.......
作者: 又見炊煙 时间: 2007-9-1 22:14
要說意境﹐談何容易。意境是人們意識的產物﹐又是意識的一部份﹐也就是說﹐當
我們思考意境時﹐就是在讓大腦思考大腦﹐讓思想思考思想﹐有點勉為其難﹐難得
不糊塗啊。現代漢語詞典把意境定義為“文學藝術作品通過形像描寫表達出來得的
境界和情調。” 文學以語言文字為媒介﹐將信息訴諸人的邏輯理性思維﹐也兼訴諸
人的情緒感官﹐而音樂以聲音的規律性組合構成有別與語言的另一種媒介﹐通過聽
覺(為主啦)﹐作用于人的心理意識。同為媒介﹐語言和音樂各是一個符號體系﹐本
身是抽象的﹐當然也就沒有意境在裡面﹐所謂意境﹐只存在于人腦中﹐是經驗的混
合物﹐人們通過語言和音樂把它分理表達出來。所以意境的基礎是生活煉歷的積累﹐
是原料﹐而音樂技巧(包括作曲﹐演奏﹐和欣賞)是提煉分理塑造意境的工具﹐沒有
工具是無法表達和欣賞音樂所潛藏的意境﹐而沒有原料積累也塑造不出意境。 也就
是說﹐意境不是單靠練就能成的。說了半天還是糊塗了﹐畢竟沒有說出意境究竟是
什麼。讓腦子休息好了在接著想. . . . . .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7-9-2 00:29
感谢楼上两位老师更深层次的讲解,真的获益良多,又见炊烟老师也说得很清楚了啊,我是看懂了理解了的,本身这就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再次感谢,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进行补充和指正
作者: 又見炊煙 时间: 2007-9-2 16:24
說意境也就是談審美的境界﹐達到某種意境就是對某種藝術現象中美的感受達到某種
程度﹐而這種感受又和人生其他經驗連通﹐形成個人特有的一種身心的感受。 所以
談意境也就是在談美學的核心問題﹐如什麼是美﹐等等﹐令人望而卻步。不過本著
騎驢看唱本的態度﹐就事論事﹐慢慢也能深化關於葫蘆絲音樂美的認識。
談到此處﹐我就想說意境並非是某個畫面和音樂的聯想那樣簡單。當然那也是一個
部份和方面﹐切題的畫面更有助于豐富對音樂美的感受﹐而不切題的畫面會破壞這
種感受--遺憾的是很多國內的音像產品亂加畫面﹐似乎無所謂貼切與否﹐令人反感。
可是切題的畫面未必就能使人對音樂作品本身產生感受﹐更何況多數情況下我們的
腦子裡並沒有什麼確定畫面﹐卻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作品的優美情調﹐使我們身心為
之顫慄﹐或如醉如痴﹐或慷慨激昂﹐或悲天憫人﹐嘆惜不已﹐ 等等。我的理解﹐
這就是達到了某種意境。
作者: 又見炊煙 时间: 2007-9-2 17:17
如果說腦海裡有什麼畫面﹐ 那也是一種含混不清多種多樣畫面蒙太奇式的組合和瞬
息萬變﹐仿彿多年的經驗生活一下子聚成一體﹐形成一種氣血的重新調和﹐總之﹐
一種全身心的感受。當然﹐這種感受又是因人而異各有不同的﹐因為那些畫面的蒙
太奇是個人經驗生活和個性想象力交織的精神意識產物。更確切的說﹐意境只能感
受﹐不可言傳﹐而人們又要交流感受﹐不得不言傳。教師要向學生講解作曲家的主
觀意向及作品意境﹐演奏家也力圖闡釋為什麼應該如此處理﹐而欣賞評論家更要評
頭品足﹐講出一番所以然來。可是作曲家的意境是憑借音樂而傳發的感受﹐用話語
來講實際談何容易。記得什麼翻譯家評論詩歌的翻譯時說﹐把詩從一語言翻譯成另
一語言﹐只會有兩種結果﹕很糟糕 和更糟糕。語言翻譯尚且如此﹐更何況把音樂意
境用語言來表達呢。於是人們勉為其難﹐用語言來描繪一些畫面﹐以為能更有效的
把言語的表達功能發揮到極至﹐從而描繪出意境來﹐孰知這種表達充其量是一張門
票﹐還得去對號入座﹐也就是說﹐去找感覺﹐所以﹐畫面者﹐非意境也。那麼﹐意
境是一種可以信手拈來或依葫蘆畫來的現成品嗎﹖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7-9-2 19:13
又见炊烟老师讲得真专业,学习了,我感觉准确地表达真的很难,就比如说爱情是什么一样呵呵;就比如说,有不同生活经历的人,对同一事物同一首曲子可能感觉也会不同,没有一个具体的东西去套用;
作者: 又見炊煙 时间: 2007-9-2 21:54
承蒙馬老師鼓勵﹐再寫幾句。 過幾天忙開了﹐就沒功夫了。
意境的確就像愛情﹐難以用語言表達﹐卻又是實在的能夠影響人生的強有力的精神
現象。意境又像愛情那樣因個性而異--當然是小異大同。正因為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意境才無法從別人那兒拈來﹐非得是自己的不可﹐也不能欺騙自己--不來電就是不
來電﹐所以不喜歡或不理解某些曲目。意境一般也不是一次演奏和聆聽就能完全形
成的-- 難得一見鐘情﹐也不是一旦形成﹐就永久不變的-- 見異思遷啊﹐真是越比
越像﹐說來愛情也是對異性產生的一種意境﹐不是麼﹖
以<草原之夜>為例﹐王洛賓先生的原意通過歌詞可以了解個大概﹐即年輕人置身于
廣闊天地間﹐把對愛情的渴望及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訴諸琴聲﹐不能不說一定程度
折射著王先生自己當年的真實情懷。這種情懷後來讓李雙江闡發的淋离盡至﹐以至
年輕時的我也曾為之“意境”聯翩不已。李雙江除有一個好歌喉外﹐也在新疆草原
上體驗過類似王洛賓的生活﹐二人應屬心有淒淒﹐更加李的浪漫倜當﹐想不生意境
都難(九十年代中﹐在美國鳳凰城有幸目睹李雙江等一批老藝術家同臺表演。 李在
自我介紹時說他在新疆時維族語學得相當了得﹐可以和當地姑娘談戀愛。我是寧可
信其有哇)。然而近年來聽了刀郎的翻唱﹐方覺得天外有天﹐百尺竿頭又進一步﹐對
天蒼野茫間的粗獷情懷感受更甚于浪漫憧憬。在這種心境時吹出的<草原之夜>別有
乾坤﹐同時再聽網上流行的葫蘆絲版本時﹐始覺索然無味。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7-9-2 22:13
可惜,有空还是请常来写点心得,
看到这帖子,有时想起我常听的一些音乐,如马头琴表演的《牧马人》那种辽和激情,还有烦躁时听的一些广东音乐,如《杨翠喜》《禅院钟声》等,这些曲子我个人觉得就意境方面来说都很容易让人把握,特别是《牧马人》,意也好,境也好,只要稍懂点音乐的人,闭上眼真的就能体会到那种身临其境,推荐朋友们听听,同时希望炊烟老师以及朋友们有时间多写点自己对音乐方面的心得,不局限于葫芦丝音乐
作者: 月醉丝竹 时间: 2007-9-2 23:43
受益匪浅,这句话今天有了最深的理解。这么珍贵的帖子,今天才看到,总是不习惯看固定的帖子,这个老毛病真恨人~
我的小内侄追着要学葫芦丝,有一次他问我:葫芦丝曲子怎么样才算吹好了?
我想了半天,给他打了个比方。
我说:如果把一首葫芦丝音乐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音乐的曲谱好像是人的骨骼,葫芦丝的各种技法好像是人的血和肉,音乐应该具备的美感和所追求的意境,就好像是人的灵魂和精神。
他使劲儿点着头,出神的望着我。。。。。。。。
我拿了他的笔,在纸上写了四个字:画龙点睛。
我问他,这个词应该学过吧?就是说,学会了一首曲子,就好比画好了一条龙,点睛的这一笔就好比是对曲子意境的追求和理解~
哈哈,有了上面老师们的精辟论述,我再不用给小侄子讲那些词不达意、不着边际的比喻了。。。。。。。。
作者: dglzhy 时间: 2007-12-10 17:14
以上几位老师都讲得非常到位,看后让人受益匪浅,我个人觉得,音乐就是音乐,是不能用语言来很贴切的去描述它的,听音乐和演奏或演唱音乐,讲究的都只是一种感觉,是你对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及万事万物的一种感悟,以及你自己各种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也就是你的生活经念越丰富,知识积累越多,对万事万物的感悟越深刻,你对音乐意境的把握,才有可能越贴切,甚至超越曲作者本身所赋予作品的内涵。还有,从左右脑的分工而言,左脑是语言的逻辑的脑袋,右脑是艺术的非常具有创造力脑袋,人对音乐的感觉,自然而然来源于右脑本能的第一反应,可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学音乐,包括我们很多大学的老师,在教他们的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都要用一大堆的语言去描述它,把你自己的以及别人留下的对这个音乐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从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抹杀了每一个自然人结合自己的各种经验对音乐的最初的感悟,这对培养有创造力的新一代是非常非常不利的,如果真要培养高素质的富有创造力的下一代,我想我们应该要想办法改变目前这种教育模式,引导学生或演奏者真正去认识和把握音乐的意境,从而感受到音乐艺术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从而达到音乐艺术育人的真正目的!时间有限,没有重点,也没有头绪,说得很乱,请各位前辈多加批评指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0 17:22:03编辑过]
作者: dglzhy 时间: 2007-12-10 17:20
不好意思,发的匆忙,字体太小,影响各位阅读,还请马老师有空,帮我把字体放大一些,顺便润色一下,谢谢!嘻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0 17:21:14编辑过]
作者: dglzhy 时间: 2007-12-10 17:23
呵呵,我已经放大了,就不再麻烦马老师了!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7-12-10 20:55
dglzhy说得好,好的音乐应该都来自生活,为什么各人喜欢的音乐不一样,我觉得也和各人的阅历有关,有一些好音乐有可能自己能产生共鸣有的不能,估计也因为这个吧。
作者: 辛歌 时间: 2008-1-16 20:52
我也想谈谈技巧与意境的关系.所谓技巧就是乐曲的"形",所谓意境就是乐曲的'神",那么,"形'与"神"是什么关系?"形"是"神"的载体,神是依存在形里面的.若没有形,就没有神,"皮之不存,毛将焉乎?"所以,熟练掌握葫芦丝演奏的各种技巧是第一步.但掌握技巧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通过技巧把乐曲中的"神"给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即"情吹".有不少的人技巧很好,运用很熟练,但一曲下来并不好听,究其原因是没能理解曲中的"神",故是在吹音符而不是吹"乐曲".尽管技巧过硬,还是吹得苍白无力.(怎样来理解乐曲的"神"当另有论述.)
作者: 秋的悄然 时间: 2008-1-22 18:34
楼上各位老师们辛苦了!我是专门来上课的。有一段时间打开电脑的第一时间就会进论坛来学习,自从装了个uc软件就玩儿的心野了呵呵,反思了近两年多的学习过程,每次来贵论坛得到的收获可是不小呢。这不,当下又遇到困难啦,正在我考虑自己该如何调整状态和作下一步筹划时,不想翻得此贴真是有幸!楼上各位老师对意境及其重要性的理解和诠释我认真拜读了,很受启发。马老师为大家用心良苦而发起的这场对与意境及其重要性的研讨,针对我来说实在是来得及时,因而更认真的思考和观看了此贴。正是因为自己没有深厚的音乐基础以及对作曲者的创意理解的不到位,也就无从谈起对每支乐曲意境的准确把握,而造成了近一千多天来这种盲从、空洞的学习状态。虽说贴上了很多的时间用以加强和巩固吹奏葫芦丝的基本功而每天乐此不疲着,但目前吹起曲子总是显得很苍白,节奏感也掌握的不到位。最近正巧在琢磨着如何来安排下一步的学习计划,想学着去深层的领会和吃透每一支曲子的表现手法,准确的抓住它的灵魂来吹奏,这样才会得以展现出该曲子的生命力。呵呵,也是年龄大了点儿,很珍惜时间啊,更不愿枉费所投入的精力了,所以想再进步一点儿。这些,正是我目前很需要努力去做到和实践的。意境这个词儿的含义老师们讲了很多使我得益不小,我是学生,就想悄悄的打字在这里给老师们回个贴以示敬意,根据学习葫芦丝吹奏的体会我目前所能做到和悟到的初浅感知是,每预练习前,心里常装着一个“静”字,心静则神安。此时“神”与丹田气凝聚,思绪专注且投入情感,先预唱一遍谱子(看清楚谱上标记的每一段的节拍)注意力放在用心唱曲儿上,再从意念里想象傣族姑娘载歌载舞那柔美的三道弯曲线,身体小幅度随曲晃动,意境实则为意“静”,意达则境出,好 ,这时开始吹。一般会使吹出的乐音动听一些。这是我理解的呵呵,瞎说了,班门弄斧不好意思,也不知这几句讲的和想的失妥不?望老师们见谅噢。
感谢楼上各位老师的辛苦劳动,在2008年新春为我们初学者送来必要的教诲和提示,我会更努力的用每一天的时间来做好学习葫芦丝音乐吹奏的这件事,有待于在新的一年里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态。哦,回家的感觉真好!室外天寒地冻,但心在论坛,且倍感春意,也趁此机缘顺便问候各位老师和朋友冬安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3 19:30:40编辑过]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8-3-21 20:56
感谢秋的悄然的支持,06年开始学的,现在肯定是高手了
作者: 【闲云野鹤】 时间: 2008-3-21 23:15
刚刚发现如此精品的贴子。各位老师说的都是极品佳句,就像上了一堂音乐欣赏课。同时非常赞同辛哥所讲关于音乐的“形”与“神”,也透彻地阐述了音乐的有形性和无形性。跟着学习。
作者: 犬友 时间: 2008-4-11 08:44
说的好阿
作者: 注册太难 时间: 2008-12-29 16:00
马老师提出了要大家讨论的问题,看各位老师的精彩发言,很受启发。我也谈谈我的想法:一、提高自身素养(当然这里主要指音乐素养,其他素养高也会对音乐素养起作用,会形成一种整体素养。)是根本,只有音乐素养提高了,才会挖掘和展示出音乐的美妙的意境。基本技巧是保障。音乐素养是什么呢?是对基本乐理的熟练掌握;是在正确运用熟知的乐理知识对音乐的深刻理解;是在此基础上个体音乐欣赏的水平、审美取向、时间与空间所赋予的个人阅历,从而对音乐作品的演示与再创作的能力。这大概地表现了个体的、独立的音乐素养。技巧勿须本人赘言,需要通过刻苦地训练才能获得、熟练掌握、恰到好处地合理运用。缺乏“根本(音乐素养)”的音乐演示,“音”不纯,“乐”不美。为什么同样的音乐作品,每个人(暂时假设基本技巧基本一致)演奏出来效果会有差异,甚至会有很大差异呢?归根结底这就真实地呈现出了每个人的音乐素养的差异。比如要学习演奏一个音乐作品,首先要认真地“读谱”,类似学一篇新的语文课文一样,要一字一句地读(一个音符、一个乐句一个乐句地读),要分段读,要有整体把握。要注意音乐符号的标示、节奏、速度、强弱,在演奏时除了恰当地运用技巧外,还要注意音的纯、旋律的美,要投入所理解的情感意识,这样才能基本呈现出音乐作品的内涵。二、在学习葫芦丝中提高自身音乐素养。怎样在学习葫芦丝中提高音乐素养呢?个人认为首先要投入到一个氛围中,多认识学习葫芦丝的朋友,做有心人,常互相切磋,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优势互补;要尽量多地投入认真读谱的时间,来熟悉乐理、逐步深入地学会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欣赏和驾驭能力。可以自己默读、唱读,还有边听一些大师的演奏边读谱效果非常好。听不同大师对同一音乐作品的演奏,领会不同的音乐处理风格,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能力。多听其他任何形式的音乐演奏、演出,陶冶自己的音乐情操。另外,本人对现在葫芦丝演奏急于跟伴奏,以及千篇一律地用一个伴奏来演示葫芦丝音乐,持不同观点。急于跟伴奏的实际效果是自己演奏听得不真,跟得糊涂,这样真正静心体会自己的音乐的时间就少之又少。国画大师齐白石曾说过“学我者生,仿我者死”(不是原话,意思是不错的),借用此意来说,学习音乐如果都是一个模子(统一模式、统一速度、统一节奏、统一情感),无意间也限制了自己对音乐素养的培养,也不利于音乐风格多样性的发挥。
上述只是个人观点,不针对任何人和事,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各位朋友砸砖。
作者: yml5918 时间: 2009-2-25 09:20
实在是太精彩了!
作者: 俺是山东人 时间: 2009-4-8 09:42
同意马、陆等老师的高见。俗话说的好,三分技巧,七分气息。个人拙见:技巧掌握好了以后,再就是感情的事了,用气息把情感表达出来。想达到作品要求的意境相当不容易,首先要吃透作品要求要表达得意境,(写文章一样,开始、中间、结尾分别表达什么意思),次之情感、气息、手指、舌头......请各位老师指正。
作者: 金蛇11 时间: 2009-4-13 08:42
各位老师真棒!!我学葫芦丝原就以为只把技巧学好了就行了没想到意境感觉这么重要啊!难怪我吹的曲子没味道呢!!!谢谢大师们的指点[em13][em13][em13]
作者: jannyzhou 时间: 2009-5-20 17:49
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也是不敢说了呵呵,原来这吹葫芦丝还这么难呢,我倒是同意老马大师说的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是最重要的,虽然是初学吧,也已经感觉到了老师们所说的意境的重要性,今天可是得益非浅那。谢谢各位老师了。
作者: 龙城住我 时间: 2009-5-23 20:47
怎样表达出意境?简单说,就是演奏时,是在吹葫芦丝,而不是吹音符。音符都化作了情感的宣泄对象。
技巧好而缺意境顶多是个“葫芦匠”。意境好儿技巧差,有劲使不上,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09-6-23 10:53
我认为吹好葫芦丝的基础条件是:吹奏者必须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并针对曲子会投入感情的人,加之熟练的技巧,方能把曲子的意境表现完美。
作者: 柳皮笛 时间: 2009-6-23 10:56
以下是引用龙城住我在2009-5-23 20:47:48的发言:怎样表达出意境?简单说,就是演奏时,是在吹葫芦丝,而不是吹音符。音符都化作了情感的宣泄对象。
技巧好而缺意境顶多是个“葫芦匠”。意境好儿技巧差,有劲使不上,
精辟!两者必须有机的结合好。交流区的好东西太多了
作者: 土里有土 时间: 2009-7-4 22:59
我是一个快三十人的了,从未上过正规的音乐课或者乐器(小时候买过一个笛子,玩过几天,一曲也不会吹)。前几天才买了个葫芦丝,现在家自己练习。看了你们的话,很受启发。谢谢各位大侠士。
音乐从一产生开始就是为了表达心情、意境而作的。学者们也无法判断我们人类到底是先有语言还是先有音乐。我是支持先有音乐的(或者音乐和语言是同时产生的),都是为了表达心情和意境。比如古猿在遇到喜事时,嚎几句开心的调子;在遇到危险时自然是另一种调子,都能表达“创作者”的内心世界的想法。
作者: 中华赞 时间: 2009-9-7 10:07
支持啊,我虽然是初学者,但是自己已经觉得手指功夫基本过关,但吹起曲子来什么都不是。就拿,胡老师的1级练习曲来说,我吹的怎么就那么难听。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09-9-7 12:52
说得没错,熟练掌握技巧和对曲子的理解的意境是吹好一首曲子的必备条件。
作者: 紫檀木巴乌 时间: 2009-9-12 17:41
我来说说"味道"、就是情感的释放、有的只是照葫芦画瓢、没有内在的“意境”所以说总觉得让人少了点什么,听了第一次,不想听第二次, 娴熟的技巧很重要,感情的投入更重要。相信大家都听过李春华老师的独奏曲“风吹葫芦”,那情感的投入,娴熟的技巧,使人如醉,身如其境,
作者: 迷一样 时间: 2009-12-16 13:52
仔细看每一字、每一句......
细细琢磨,慢慢领悟......
虽以我现在水平不能做到
但能先得老师们的心得体会,
让我这个初学者少走许多的弯路......
老师们辛苦了
很感谢马老师 发了这个很有创意的贴子,
百花齐放 ,只为一个美......
作者: 蕙草雅秀 时间: 2009-12-16 18:30
看了楼主的帖子,看了各位朋友的跟帖,对自己的启发很大。高超和娴熟的技术可以下功夫练到,但能把曲子的意境表现得准确到位,是一个综合素养和能力。
作者: 富春江 时间: 2011-3-4 11:34
老帖好帖,先顶上来。认真拜读了楼上老师朋友们帖子,虽然自己水平不到,还是深受启发。
作者: 新学学 时间: 2011-11-1 10:47
看了马老师《我所理解意境及其重要性》一贴,受益非浅。虽然我是刚学吹葫芦丝的新手,目前最基本的技巧与气息都没有掌握好,意境的理解就更谈不上了。但是,我想,葫芦丝学吹可比建造房子一样,底脚一定要打好,技巧与气息就像房子的底脚,必须坚固。这意境就在功底扎实的基础上去领会、领悟,想像,然后用气息、手指技巧把曲中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我的理解很粗浅,让老师见笑了!
作者: 雅客 时间: 2011-11-1 18:30
好文章,学习,顶!
作者: 阳光快乐 时间: 2011-11-2 07:28
刚发现这么好的讨论贴,先下载了,有空仔细看看,研究学习一下。论坛真是个大宝库啊。
作者: 原上草 时间: 2011-11-2 21:45
此帖确实是个宝典
作者: 春风拂面 时间: 2012-3-13 09:11
看了老马这个意境话题帖子,受益匪浅,作为我们这种刚接触葫芦丝的初学者来说,先还是老老实实把基础练扎实,刻苦练习技巧才能最终步入如痴如醉、入神如画-------的各种意境!
我也喜欢光顾现在的网上视频,我发觉不少中高级选手(理论上大部分爱好者能出视频作品,大多都4级以上水平吧),吹的乐曲怪怪的,有的甚至有明显错误(虽然我菜鸟级别,但是我听得出来,对于初学者“眼高手低”何尝不是一种好事,他至少知道什么是优美、够味吧,本身欣赏水平提高对自己综合素质提高也是必要的),有的明显是技巧不熟,有的明显是为了伴奏(节奏)而吹得!那么我想说的是对于喜欢葫芦丝的朋友,技巧是基础!
那何为意境呢?前面很多老师很精辟论述了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但是,我们交流、瞎侃却不得不依靠文字、语言来表达)。
我的理解是(此法不提倡):如果有过喝酒经验的人(注意不要过量,也不要嗜酒),你喝你的酒量的三分之一,这个时候真正是三分醉意,七分清醒,你对你喜欢的曲子听听不同的版本、不同的风格,你会发觉原来是这样的,我也不主张死背曲谱,有的甚至死抠技巧谱(当然很多老师标注的技巧谱是对我们初学者受益匪浅的),然后你试着清吹一下,看灵感来了没有,如果你觉得跟平时感觉不一样,抓住这种稍纵即逝的感觉,继续多吹会,让这种感觉沉淀下来,就是你自己领会的意境!
我这个菜鸟说的可能让前辈和大师、高级选手见笑了!但是我还是有一点体会要大胆讲出来:只有自己的体会才是自己的!
只有用心感受的才是最受用的!只有对生活饱含深情与激 情的演奏才是最深刻的、耐人回味、久远的!
作者: 竹林古筝 时间: 2012-3-13 17:20
呵呵,谢谢楼上的朋友顶出来的帖子,粗看了一遍受益匪浅,谢谢各位老师的心得体会与看法,看似容易做起来难啊,慢慢的吸收吧。
作者: zdm葫芦丝 时间: 2012-8-27 16:13
作者: 丐帮森林 时间: 2012-11-15 11:45
看完了五年前马老师发的这个精品帖子哈,真的明白了不少道理。真是雪中送炭!这段时日一直在想,为什么同是一个曲子,有滴老师吹出来感觉就是不一样滴,,让人回味无穷,让人陶醉。情绪万千,原来如此。嘿嘿,,吹葫芦光有技巧是不够滴哈,这与个人的修为,阅历,素养,也是分不开滴哈,偶有时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谢谢哈
作者: 流浪客 时间: 2012-11-15 18:40
看各位老师的讲授得花一个小时,理解就不知要花多少时间了。
作者: 龙城住我 时间: 2012-11-16 17:28
学习领会了了马老师的文章,我的认识是这样的:学习葫芦丝音乐的境界分为四个层次:基本功、韵律、情感、意境。基本功是基础,气指舌口都要十分娴熟。韵律是指协调性、节奏感和风格、规律。情感是指感情色彩或者感染力。意境是丰富意象和理想境界的高度重合,是深刻思想和高超艺术的完美融合。意境很美,极富感染力,极具审美价值,是文学艺术的最高理想。呵呵,理想一般是达不到的。马老师的意思是让大家不要死吹音符,要吹出情感来。
作者: 流浪客 时间: 2012-11-16 22:31
引用:
原帖由 龙城住我 于 2012-11-16 17:28 发表 学习领会了了马老师的文章,我的认识是这样的:学习葫芦丝音乐的境界分为四个层次:基本功、韵律、情感、意境。基本功是基础,气指舌口都要十分娴熟。韵律是指协调性、节奏感和风格、规律 ...
这个争度去理解意境,我好象懂得什么是意境了。
作者: 明剑难防 时间: 2012-11-20 15:01
看了老师们评论,深受启发。带着情感吹才能把曲子吹好。一样的曲子,不同的人吹出来的味道就不同
作者: 丝语l 时间: 2012-11-20 19:54
拜读了各位老师的贴子真是受益匪浅啊! 献上花花
作者: 寸点 时间: 2012-11-23 03:46
境由心生,意由心动,音乐环境固然很重要,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乐曲的二度升华,更多的是掌握民族特有的风味:具有民族风格的曲子,他的意境有时由装饰技巧以及个别的音符确定。例如苗族特有的降3;蒙古族的三度 四度颤音;彝族的虚指 傣族的4指法及颤音;藏族的连续跳打颤音;维吾尔族的半音指法,塔吉克族的87拍旋律,还有各种剧种,吕剧,京剧,婺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等剧种的风格体现。再就是巧妙的装饰音,要与配器合拍相应。很多演奏者忽略42拍 44拍 43 86 等节拍的控制,导致强弱的变化失衡。以上林林种种,是在技巧娴熟的情况下,进入意境的升华,舞台的表现,张力的伸展。多听名曲,梁祝眼前化蝶,灞柳心中生恨……,眼中有情,心中即景,情景交融。曲子的二度升华,意境自然会展现……
作者: 寸点 时间: 2012-11-23 03:51
好的意境 需要好的配器。张笑王厚臣等老师的配器完胜!!
作者: 明剑难防 时间: 2012-12-7 08:16
同样曲子不同人吹,吹出的味也不一样。把意境投入到曲中,吹出的味就是不一样!
作者: 逍遥子 时间: 2013-1-18 14:18
说的好啊,意境很重要。
作者: 流浪客 时间: 2013-1-19 00:15
再一次学习,谢谢老师们
作者: 葫想丝 时间: 2013-1-21 09:27
意境与技巧是不矛盾的, 好的意境是需要好的技巧去表现的。我们不能离开技巧谈意境,那就会把很多的初学者带到沟里面了,以为通过所谓的意境就可以跳过或弥补技巧的掌握!我以为楼主的这个话题恰恰谈论在掌握了很好的技巧基础上,如何重视和深度的掌握曲子意境,以及用自己的理解,鲜活的去表现这种意境,赋予其生命力。而不是死吹。没有好的技巧,谈意境的表达是空谈的理论家 ,但是有了好的技巧却不能正确的理解音乐的内涵,一味的展示技巧,并且很自得这种炫技,那就是空洞的演奏者!马老师说的对,我就听过,技巧特别的好,并且以夸张的方式来表现技巧,以为这样就能打动人,但听起来就是说不出哪里不对劲,不感人。想想,问题就在这里。
作者: ▁▂李小明 时间: 2013-1-21 17:38
作者: 1271841766 时间: 2013-6-15 06:01
听老师们论道--学习了好多哦--对我帮助特大哦--谢谢了--
作者: 福如丝 时间: 2013-6-15 22:12
看了讨论受益匪浅。要学会体会意境,也就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有的歌曲可以比较容易体会感情,但有的不容易,我觉得可以看看歌曲简介什么的,然后配合名家演奏去体会变化,这样感受会深一点,容易接受一点。
作者: 红谷 时间: 2013-6-24 08:16
受益匪浅,收藏了!
作者: 朝花夕拾 时间: 2013-7-9 17:09
意境的表现不但需要巧妙的运用技术,也对一个人的音乐素养有着一定的要求。马老师提出意境的重要性值得探讨。
作者: syhls 时间: 2013-7-30 07:39
这个 说的好。
作者: 蔓荆子 时间: 2014-4-3 16:54
看了本帖,更加坚定我好好学习葫芦丝的决心了!
作者: 澄怀观道 时间: 2014-4-10 19:30
好贴,看见的太晚了,学习了
作者: 潇风 时间: 2015-11-17 22:43
感谢各位老师,受益匪浅!
作者: 老蒋 时间: 2015-11-21 22:57 标题: 我的理解
掌握技巧是吹好葫芦丝的硬件,老马的“意境”观是吹好葫芦丝的软件,都具备了才能吹出好曲子。
作者: 竹子lgs62z 时间: 2015-11-24 08:56
这么一个有深度的帖子今天才看到,学习到40楼了,各位老师讲的太精彩啦对我来说受益匪浅 很需要的精神食粮 有空再来继续拜读,
作者: sunwenkun 时间: 2015-11-27 12:05
意境来自于对曲子的全面的理解,同时要有最基本的乐理知识和葫芦丝演奏的基本功。
作者: 周少 时间: 2018-9-7 18:50
深度好贴
作者: 热爱本论坛 时间: 2018-11-15 14:24 标题: 对意境的认识
今天看了马老师的“意境”论述,受益匪浅,意境是和技巧一样这么重要。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