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打跳欢歌》教学教案 [打印本页]

作者: 仙天贺    时间: 2007-1-27 13:14     标题: 《打跳欢歌》教学教案

葫芦丝曲《打跳欢歌》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张贺

教具:葫芦丝

课型:讲解与欣赏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对中国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曲目具有一定的听辩力,演奏力和演所奏曲目的音乐分析能力。

2、通过对乐器演奏曲目的学习、吹奏使学生对祖国博大民族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二、教学重点:

1、民族乐器葫芦丝的定义: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音色亮丽而又柔肠百转,旋律富有诗意和舞蹈性,是我国特有的优秀少数民族乐器,主要传于、源于傣、阿昌、德昂、景颇和布朗等族聚居的德宏临沧地区,近年来通过葫芦丝制作者们对葫芦丝的进一步改良和开发,以及各种媒介的传播,受到越来越多的音乐学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葫芦丝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自然、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使用簧片发音等特点,具有“东方萨克斯”的美誉。 2、葫芦丝曲《打跳欢歌》的欣赏:

这首曲目是著名演奏教育家:李春华的经典之作,由他本人谱曲演奏,是最新创作的经典葫芦丝独奏曲,通过讲课的演奏,使学生们进一步了解《打跳欢歌》的演奏特点和演奏技巧,使演奏者充分掌握,乐曲的音乐性格和演奏风格析欣赏能力,全身心的投入到乐曲当中。

3、通过学习、演练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水平的独奏能力。

三、教育难点:

乐曲结构有引子、行板、小快板、慢板、快板、尾声、这个乐曲一共有170个小节,每一段落都有演奏的具体要求和要点。

四、教学课时:5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首先我来介绍乐曲背景:“打跳”流传于丽江县、宁蒗县、中甸三坝等纳西族及一些普米族村寨。纳西语称“咚罗丽”或“纽踔”。“咚罗丽”有“欢乐的跳舞”或“大家来跳舞”等含意。有些地区因其舞时用笛子和葫芦笙伴奏,也称之为“芦笙舞”或“笛子跳”。打跳不受时间、场地限制,在婚嫁、丧事、起房盖屋或欢庆丰收节日,不管是在狭小的院子还是在宽广的场坝,只要悠扬的笛声一响,刹时就可围拢一群群、一圈圈参舞者,舞场上顿时一片欢歌笑语。从舞蹈里可以感受到这个民族无比强大的内聚力。丽江纳西族大都与各民族杂居,与邻近民族有频繁的交往,因此,从打跳的风格细微处也可看出它的变异。“咚罗丽”因受手挽手、手拉手的限制,主要动律在胯部、腰部及膝下的腿部。舞蹈时顺时针方向进行,最后一位是吹笛者,他也可在舞圈的中心,没有限制。因此,吹笛者的舞蹈动作幅度较大,韵味极浓。当地传说:远古的时候,在崇山峻岭中,居住着许多勤劳勇敢的少数民族。纳西族的部落里,有一户勤劳的农家,母亲早逝,留下五个儿子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既当爹又当妈,对儿孩子们产百般疼爱,尽心操劳把五个儿子拉扯成人,五个儿子长成了五条精壮的汉子,老人得到了无比的欣慰。从此世代相传,流传至今。

2、讲解:

乐曲是根据云南丽江纳西族的打跳音乐素材改编而成;是一首改编的民间乐曲。“打跳”是少数民族的一种集体性歌舞方式,音乐丰富多彩,舞蹈动作多样,其中最主要的舞蹈形式为“三步一跺脚”。

乐曲根据所表现的舞蹈内容,有引子、行板、小快板、慢板、快板、尾声。整个乐曲一共有170个小节。

曲式结构是:引子+A+B+A+尾声。

1小节—7小节是引子部分,中间有一个小快板“665 331 223 66161223221612小节—46小节是A段,77小节—99小节是B段。

100小节—103小节是乐曲的过度段。中段有一个快板是103小节—115小节。

116小节—155小节是A段,156170是乐曲的尾声。

在整个乐曲中,很多地方采用了波音、叠音、打音、虚指颤音,演奏难点1:对指头的基本功底要求非常高,要有熟练的基本功底,手指要做到灵活、自如、到位、手指的“打跳”非常重要;难点2高音“6”的双吐要加强练习,要注意气息的力度控制;难点3:吐音和打音要同时使用,这样能增强音的硬义和更有弹性,难点4:演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整个音乐的感情处理。让乐曲更有活力。

下面介绍教学方法:(1)教师示范演奏,分解吹奏并说明要求。(2)讲解乐曲的每一个段落应该怎样正确演奏,(3)要求学生认真唱谱,要求学生慢速练习,感觉出自己最难的小节,并试着慢速练习的小节,要求找难点慢速练习,使学生养成一个较好的练习习惯。

1)乐曲教学解决难点1:给学生们播放云南丽江纳西族打跳民间舞蹈音乐场面,让学生们了解“打跳”是少数民族的一种集体性歌舞方式,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知道,舞蹈形式为“三步一跺脚”的舞蹈动作,律动是这个乐曲基本的节奏律动”

2)要求学生知道乐曲的情绪和风格是怎么样的:交流讨论。教师要以正规规范的示范演奏给学生完整的视听直觉印象,增加学习这首乐曲的兴趣,分段分句分析并让学生,自己练习解决演奏难点,让学生加深领会吹奏要领。

①、引子的演奏:

演奏引子需要特别注意换气,凡标有换气符号的地方必须换气。其次是运用好下滑音的技巧,开头的两小节都有下滑音,大家在演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手指慢慢向下抹动即可。然后是气震音和虚指的表现,运用此技巧的时气息要平稳手指需要特别灵活,16小节吹奏时手指与气息的结合,先气震音然后在指震音,先强后弱。(教师演奏示范引子段)

②、中板的演奏:

中板共36个小节,首先来整体分析一下这36个小节,我们从标识符号上来看,有叠音、小颤音、打音、顿音,也就是说技巧上通过练习是可以掌握的,从节奏上看也不存在难度,而要演奏好这段关键是把那种“打跳”的感觉吹出来,这段乐句非常欢快要把力度速度控制好,要恰到好处,演奏此段的重点是,十六分音符的颤音要特别快的速度去颤。还有标有打音、叠音、符号的地方要快速有力的打下去这样发出来的音就会特别有硬度,顿音每当演奏到此处都能把演奏者和听众充分的调动起来,有强烈的舞蹈律动感,要演奏好这几个小节特别是1742要做到颤音到位,顿音顿到,这里的顿特别,演奏的时候舌头和气息一起用力,音头用吐来演奏,需要的是一种音段意延之感。

③、慢板的演奏:

慢板共18个小节,从标识符号上看,有上滑、下滑、叠音、颤音、虚指颤、打音技巧通过练习可以掌握,节奏也不难掌握,慢板演奏吹奏616 5612的时候这里有上滑音,吹的时候手指头需要特别的柔度,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的抹动要恰到好处,然后紧接着后面有虚指颤,吹这个技巧时,做到气震音和虚指颤同时运用才能恰到好处。

④、快板的演奏:

这段是本曲欢快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最能表现打跳欢乐的场面,也是最受听众欢迎的一段,整个快板部分共37小节,在这部分关键是注意三吐演奏,这段主要是三吐,还要注意速度强弱的表现,在113小节吹6533 6533 6666 6666 6533 6533 2222 2222这段旋律中,最重要的放在第一个音头上,吹奏6的时候大拇指要向后抹动,吹出吐音和滑音的感觉,让人们感觉到欢乐的气芬,做到紧中有松。第2难点就是2了,吹奏方法和吹奏6的方法相似,我们用无名指向上抹动,在练习的过程中先慢练后快练。

⑤、尾声的演奏:

整个尾声有15个小节是在快板音乐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必须要把快板吹到位,尾声部分是这首乐曲的精华也是最难点,这段把打跳欢乐的场面表现的淋漓尽致,这部主要是双吐,其吹是三吐和打音,从技巧上看通过自己的苦练不难完成,这段的重点是6音的吐奏,因为6音在葫芦丝上发音比较弱,气息也需要特别弱,所以我们在吹的时候,一定要先慢练,吹的时候舌头尖轻轻的吐,要着到最佳力度点。通过慢练习会达到效果,然后在把速度加快。最后一个小节是6音,需要用吐音和打音同时使用才能完成,这样能增强音的硬度和弹性。

⑥、小结:

演奏该乐曲,主要把握好乐曲的民族风格特殊的节奏律动,注意要求学生对乐曲的演奏技巧和难点,逐一进行分解的练习,要求学生在演奏时,表达准确,要求学生一定要把乐曲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体现在演奏中,并在演奏中体会到少数民族音乐的特殊美学意义,让学生练习通过学习演奏,对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有一定的表现能力和认知度,使学生在学习后,扩大对少数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写教案人:张贺    2006年11月15日                       

http://bbs.hulusi.com/attachments/DVBBS/2007-1/2007127144653749.ra (张贺演奏)
作者: wyip    时间: 2007-1-27 13:28     标题: 《打跳欢歌》教学教案

欢迎楼主来与坛友交流,但如是为做广告,则请注意,论坛不欢迎任何广告


作者: laobi51    时间: 2007-1-28 19:36

一份很好的教案!吹奏水平也高!向贺老师学习!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7-1-28 19:52

受益匪浅,感谢张贺!代向李老师问好呵呵
作者: 仙天贺    时间: 2007-1-28 22:37

  谢谢  大家 我们相互交流学习 共同努力  把民族乐器发扬广大!


作者: laoye    时间: 2007-1-28 22:56

受教了,谢谢。

张贺吹这首曲真到位,与李老师不相上下了。


作者: 阿细跳月    时间: 2007-1-28 23:07

谢谢楼主,跟着学习!
作者: 凌未风    时间: 2007-1-29 10:20

这首曲子还没练过,先学后练,值得顶~加个精大家没意见吧~~~
作者: 凌未风    时间: 2008-2-21 11:22

真正介绍曲子演奏情况的贴子太少了,欢迎各位朋友将自己平时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能写下来与丝友们共享~~~
作者: 岩城    时间: 2008-2-21 12:36


作者: 葫芦妹妹    时间: 2008-2-22 12:30

论坛里的朋友都出去办事了,留下laobi51,周浩,银色月光还在看家。辛苦你们了!

作者: laobi51    时间: 2008-2-22 12:36

葫芦妹妹新春快乐!我"看家"这一段时间新来的朋友不多啊!可能是受冰雪灾害影响的.


作者: 葫芦妹妹    时间: 2008-2-23 14:54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bi51在2008-2-22 12:36:42的发言:

葫芦妹妹新春快乐!我"看家"这一段时间新来的朋友不多啊!可能是受冰雪灾害影响的.

        嗯,有这方面的原因,不过现在大家都在忙着外出,走了的要回来,回来的又要走。

        也许再多一段时间就好了。


作者: 凌未风    时间: 2008-2-25 23:35

葫芦妹妹说的不错,回来过年这段时间真的是难得有时间能上论坛,事情太多了,只好经常抽夜里的时间过来看看,谢谢各位“留守”的朋友了,你们多费心了,过一段时间我可能还要出去,所以上来的机会可能会更少一些,实在抱歉!!!!


作者: 祺乐无比    时间: 2008-3-13 11:28

很受益,谢谢!
作者: 如去如来    时间: 2008-4-1 01:47

.
顶 
要顶 
必须顶 
不得不顶 
用尽全力顶 
再加上千斤顶 
总之把它顶到顶 
接着使出葵花宝顶 
就算顶到史前也要顶 
老子看了会用道德经顶 
孔子亲自拜你为师天天顶 
秦始皇站在阿房宫上使劲顶 
汉高祖挥师杀向东罗马为你顶 
吕布抛弃了貂禅而选择了帮你顶 
张三丰见了后用太极拳九式全力顶 
左冷禅召开武林盟主大会商讨如何顶 
西门吹雪从此学会了最强一招剑神一顶 
龙剑飞的如来神掌最后一式改为万佛朝顶 
陆小凤从此再也不管闲事了而专门来为你顶 
四大名捕四面出击看天下还有没有人敢不在顶 
葫芦迷们搭着人梯用巴乌接着葫芦丝拼着命地顶 
睡眼朦胧中看到此贴立刻精神抖擞先收藏然后来顶 
等俺用尽九牛二虎之力学会了打跳欢歌再回来接着顶 


作者: 大悲咒    时间: 2008-4-1 15:22

这东西都拿出来了,支持,学习
作者: yinyuer    时间: 2008-6-26 22:56

谢谢老师!好教材.对我们帮助很大.学习和欣赏乐曲了
作者: 秋的悄然    时间: 2008-12-6 04:47


作者: 思葫芦    时间: 2008-12-6 22:13


作者: XUEXIAOLIANG    时间: 2008-12-15 14:27

精华的帖子!张老师分析的很到位。多多学习!


作者: 葫芦情深.    时间: 2010-4-3 21:19

张贺老师对这个曲子有独到的见解,不愧是李春华老师的高徒!
作者: 汉中.cjw    时间: 2010-4-5 18:23

[attach]30040[/attach] 
作者: 云的影子    时间: 2010-4-6 11:37

好教材 才发现 细琢磨 谢楼主 辛苦啦!!!
作者: 古浪孤烟    时间: 2010-8-18 16:57

正在学吹这首曲子,向你学习。
作者: 黑河麻雀    时间: 2010-9-2 16:14

昨天刚听到这首曲子,喜欢极了,下决心一定要练会,希望多看到大家的吹奏心得。
作者: 虎须    时间: 2010-9-11 12:26

感谢楼主的教案!!
作者: zzs1952    时间: 2010-9-12 11:46

谢谢楼主老师,好好学习。
作者: 竹子lgs62z    时间: 2010-9-21 11:22

非常好的教案继续多多编写
作者: 晕皮    时间: 2010-11-28 21:54     标题: 呵呵

早想学了
作者: 沐歌    时间: 2011-1-11 10:05     标题: 拜读

拜读多次 反复拜读
作者: 北麒麟    时间: 2011-7-7 21:53

教案写的非常好,值得一读。不知这个张贺是不是山西太原的那个。我是山西大同的能告诉联系方式吗
作者: 天山雪123    时间: 2011-7-17 15:36

谢谢楼主老师,好好学习。
作者: 阳光快乐    时间: 2011-7-26 06:14

也来学习了。
作者: 芦韵春华秋实    时间: 2011-9-6 12:56

这样的帖子我最支持,希望我们一些专业老师、高手都谈谈,给我们这些学习的业余爱好者一个“规范”(当然不反对其他个人看法),我们进不了专业课堂里,却可以学习到专业知识,帮助我们学习理解。谢谢楼主了。
作者: 紫云回    时间: 2011-9-9 19:20

感谢老师分享,收益了
作者: 可心    时间: 2011-9-14 11:21

很喜欢也非常支持这样的教案,先赞一个~~ 。在我学习吹新曲的时候,深切感受到要从根本上入手,即先了解新曲子的内涵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意境等等,再加以熟悉谱,做到心中有数,再熟练掌握曲子里的一些特定的吹奏技巧,当熟练掌握曲子后就比较容易把感情融入到曲子的意境之中,抒发情感,这是我们吹奏的目的,以上之我小见。平时吹曲子很少有看到这种类似的教案,拿来新曲就吹,往往吹得非常的不理想,韵味不足,音色牵强,这就是不熟悉曲子的内涵背景和意境的原因,情感无法融会贯通,希望能看到更多的类似的著名曲子教案,让我们新学员都能更好地领悟,更好的表现音乐,也更接近表达作者的意境,呵呵,罗里罗嗦了一通,说的不足之处请见谅哈,谢谢楼主! 
作者: 唐学克    时间: 2011-9-21 19:38     标题: 回复 1# 仙天贺 的帖子

张贺老师吹得太好了,我觉得张老师是先吹笛子的,我感到了笛子的功夫。
作者: 水滴石穿    时间: 2011-11-15 22:50

怎么听不到?
作者: 凌冰    时间: 2017-4-7 15:13


作者: 晓慧    时间: 2017-5-15 15:41

这份教案写得非常到位,好!受益匪浅,谢谢张贺老师!谢谢论坛辛勤耕耘的老师们!
作者: 清风怯    时间: 2017-10-1 10:10

为什么听不到声音
作者: 清风怯    时间: 2017-10-7 22:33     标题: 回复 3# laobi51 的帖子

为什么我听不到声音?
作者: Hutu    时间: 2018-2-1 09:19     标题: 谢谢老师

谢谢老师
作者: botonjwd    时间: 2018-2-3 15:20

下载学习
作者: 无为子    时间: 2018-4-12 12:53

认真学习,认真学习
作者: 熊锐    时间: 2018-8-3 21:17

留名,驻足欣赏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