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晒网两天打鱼。前几次光说葫芦了,这次说说教材。对自学者来说选择好的教材有决定性意义,说比选择葫芦还重要一点也不过分。西方有句谚语: 条条道路通罗马。可这仅仅是一种生活哲理,并非事实。 看看你家门外那条路是不是直通罗马?当然不是。即便是,那么是不是最近的一条呢?好的教材相对地应该使初学者少走弯路,较快入门进步,甚至使学者终身受益--当然,学者自身也得善于学习认知其中的好处方能实际受益。
初学自学,用什么教材好呢?本站的网友-包括我自己在内-都会说,当然是买李春华老师的教材了。话是这么说,可我当时就没买李老师的,因为我还不知道他的大名--事实上我今天也尚未得手 。当时认为初学嘛,什么教材都行,不就是入门嘛。面对琳琅满目的格式教材,只觉眼花缭乱,最终决定用散弹枪法,慷慨解囊,抓回几套来,结果也还是没中十环,由此才有如下体会。
我用的第一套教材是青年笛子演奏家袁非凡编的 葫芦丝演奏入门,光碟加歌谱。当我坐在电视机前打开DVD播放机时,那种心情就象当年第一次坐在大学的教室里一样激动不已,同时告诫自己,一定要有个良好开端,认真听讲,按时进度,注重基本功,不怕枯燥。谁想几分钟后,我就遇到了第一只拦路虎-咕音,使我劲头大挫。跟着练单音总是做不到令行禁止,可是袁老师就能做到,偶有咕声,也轻的和鸿毛上掉下的绒毛一样,根本不是问题,所以他压根儿不讲咕音的消除。又不能跳进电视去问问题,所以心里当下就结了块疙瘩,其压力不亚于泰山. 关于副管,他大概讲了用时开不用时关,可他的是用胶带贴的,所以我也贴住我的副管, 认为那就是关。以后的几天里,我基本安既定方针进行,只是音头音尾咕音震天 (咕音的解决最终得益与本网站的高手和自己的科研,那是后话)。开练的平生第一葫芦曲是 沂蒙小调,最后一句有低音3,示范表演由于伴奏声根本听不出3音,再加袁老师指法表里也没标明,所以我误认为葫芦丝里没有低3,只能伴奏一带而过 (从其他教材里才知道低3的吹发)。
袁老师这样编恐怕是出于对初学者的考虑,把难题留到以后 或留给老师,毕竟这只是入门教材。 他对 月光下凤尾竹(简化版)的改编恐怕出于同样考虑。好在袁老师都有标明,引起注意,否则会有不良后果. 个人觉得,初学者也许达不到某些应会的技巧,但应知还是可以做到,如咕音,低3,等 基本知识一定要讲清楚,初学者心里才不会结疙瘩,才更有利于学习。另外,对于经典曲子不应随意改编。除了以上不足之处,这个教材总的来讲光碟(VCD)为主, 选取难易适当,有同步示范,还有几个欣赏曲,再加伴奏曲,初学者是可以用的,但需参照其他资料,而且仅仅是入门而已。进一步学习则要另选教材。
支持!
我当时(2002年)买教材的时候也是一门不通,只是想得很简单:葫芦丝是云南的“土特产”,(当时是这样想的,认识也未免偏颇)教材也在云南买,是云南的老师编的,就买了一本李贵忠老师编的教程,教学光盘就选了李春华老师的,没走弯路。
真是,教材比葫芦更重要!!!
突然发现自己是这么幸运:我目前唯一的一本教材就是李春华老师编的,而且刚学葫芦丝时就我摸索着发现了这个论坛,真是少走了不少弯路。
楼主写得很好哦!
不过俺是先遇着坛子,灌了几天水再学的葫芦,所以算幸运了!
咱的一本教材是在买葫芦丝时,老板把教材,光盘都介绍了,叫一起买的。也只能称是胡乱买了一本的啊。到现在也不知那本最好。但很庆幸,找到了这个网站!有了更多的老师!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