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三秦风] 北京人艺首演大型陕西方言话剧《白鹿原》火爆京城 [打印本页]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1 21:08     标题: [三秦风] 北京人艺首演大型陕西方言话剧《白鹿原》火爆京城

[ 根据陈忠实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白鹿原》经北京人艺三年精心打造,于5月31日—7月2日在北京首都剧场隆重上演。编剧:孟冰, 导演:林兆华, 舞美、灯光设计:易立明,领衔主演:濮存昕 宋丹丹 郭达 。根据剧情需要,导演坚持全剧采用陕西方言,并以秦腔和秦腔老腔作为全剧音乐背景,邀请陕西华阴县秦腔老腔艺人和西安灞桥秦腔剧团的演员同台演出。突破了北京人艺多年来以京味话剧为主的传统。并于5月26日由濮存昕主持,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专门举办了“老腔·秦腔·《白鹿原》——原生态作品音乐会”。豪放、狂野、高昂、悲壮的演奏和演唱,让古老的皇家园林沸腾,不仅征服了所有在场观众,唤起人们内心的原始激情,引发阵阵如雷掌声和大声地叫好,就连一向儒雅、斯文的人艺著名演员濮存昕,也忍不住冲上舞台中央,“抢”过老艺人手中的“乐器”——板凳和石头,一边奋力敲打一边激昂高歌起来。难怪有观众感叹:“这是真正中国民间的‘摇滚乐’!看到这些西北汉子,让人觉得汉族男人还有血气方刚、野性粗犷的魅力!”

[转帖]

人艺新戏《白鹿原》震撼人心[组图]中广网 05月31日 11:08 中广网北京5月31日消息(记者 冯赣勇)昨天晚上,在首都剧场,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历时三年精心打造的话剧《白鹿原》进行了精彩的彩排演出。记者以为,这是近年来北京人艺大戏之中堪称为震撼人心的一部经典之作。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1205836542.jpg[/upload]

话剧《白鹿原》的陕西关中风情

昨晚,当人们走进首都剧场后,虽然舞台上悬挂的幕布挡住了主要舞台布景,已被延伸到前排观众席两侧的“土地”布景还是令人所惊叹。不少观众都用手摸着覆盖在座席上成片的坎坷不平的“土地”。[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121130775.jpg[/upload]

剧中人白嘉轩 (濮存昕 饰)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6-7-1 21:14

谢同声兄,自同声来的那天起,说真话,跟着学不少知识,

濮存昕这演员好象对戏曲非常有兴趣,记得京剧唱得极好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1 21:14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1211048845.jpg[/upload] [attach]5156[/attach]小 娥 (宋丹丹 饰)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1211246616.jpg[/upload][attach]5157[/attach] 剧中人鹿子霖 (郭 达 饰)

在大幕上,作家陈忠实所写的“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底板凳都是木头,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男人下了田,女人做了饭,男人下了种,女人生了产。娃娃一片片,都在原上转”的剧中老腔唱词历历在目。


作者: 张哥    时间: 2006-7-1 22:09

同声朋友为给大家介绍陕西、传播秦文化做了许多的工作,望同声继续努力,不断把新东西带给大家,使更多的朋友通过这个窗口了解我们陕西。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1 22:39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1223647696.jpg[/upload] 剧中人白孝文(左 荆 浩 饰)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1 22:44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122414194.jpg[/upload] 剧中人鹿兆鹏(右 赵旭 饰)与白 灵(卢 芳 饰)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1224315269.jpg[/upload] 剧中人黑 娃(右 傅 佳饰)

大幕拉开,舞台上是断壁残垣的黄土坡……一片广袤的陕西风情画卷映入人们的眼帘。与此同时,数十名陕西关中老乡粗犷豪放的原生态陕西民间老腔震撼人的心魄……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1 22:48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122464932.jpg[/upload] 剧中人鹿兆海(左 何 靖 饰)


作者: 阿细跳月    时间: 2006-7-1 22:49

濮存晰嘿嘿俺偶像来的!顶一个!

陕西方言话剧啊?不晓得怎么样哦!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1 23:22

谢谢马老师、张老师的鼓励!为了咱们论坛和“三秦竹韵”,做这点事都是应该的,与别的朋友做的工作比起来还差得很远。是得继续努力。说实话,半年来,从论坛上我受益匪浅,这得感谢各位版主、贵宾、老师和大家的帮助及无私奉献。我当向他(她)们好好学习。

今天网速太慢,实在发不上去了,明天再发吧,20多幅剧照供大家慢慢欣赏啦。

[em47][em47][em27][em27]
作者: 同乐    时间: 2006-7-2 00:14

同声发照片的技术越来越老练了,"三秦竹韵"办的好,好好把我们陕西宣传宣传,让朋友们对我们陕西有更多的了解.


作者: 阿细跳月    时间: 2006-7-2 13:48

引用:
以下是引用阿细跳月在2006-7-1 22:49:55的发言:

濮存晰嘿嘿俺偶像来的!顶一个!

陕西方言话剧啊?不晓得怎么样哦!看着第一张剧照,舞美肯定特特棒!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2 17:14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217931950.jpg[/upload] 剧中人鹿 三(左 李士龙 饰)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217128411.jpg[/upload] 剧中人朱先生(高 冰饰 左)

在整场的演出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全体演职人员与协助演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演员,特邀的华山老腔艺术团、西安市灞桥区秦腔艺术团的民间艺术工作者们倾情为人们奉献了《白鹿原》这部大戏。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2 17:20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217170112.jpg[/upload] 剧中人冷先生(左 马星耀 饰)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2171840408.jpg[/upload] 剧中人田福贤(左 王 刚 饰)

话剧《白鹿原》根据著名作家陈忠实的同名小说改编。 1993年长篇小说《白鹿原》问世后,被誉为“中国当代小说中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作品;1997年,《白鹿原》荣获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2 17:27

剧照精选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2172258762.jpg[/upload]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2172622537.jpg[/upload]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2 17:33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217309470.jpg[/upload] 话剧《白鹿原》将长篇小说的创作精髓浓缩于舞台之上,剧中表现了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2173226194.jpg[/upload]
作者: 姜城堡主    时间: 2006-7-2 17:36

可喜可贺!也不知老濮说出的陕西话地道不?愿秦风秦韵万古流长。同声,努力哟。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2 17:39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217350709.jpg[/upload]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2 18:08

谢谢“阿细”和“姜城堡主”的关心和鼓励!有关《白鹿原》其他一些消息我将另外综合报道,不再一 一回复,望见谅。

“姜城堡主”有日没来了,工作忙吧!咱们的“三秦竹韵”还靠您多支持呀!

[em27][em27][em38][em38]


作者: xixi    时间: 2006-7-2 21:24

版主辛苦了,照片清析,很多演员都熟悉,看了你的介绍,有机会也想观看一下这陕西的话剧了。

[em22][em22][em22]
作者: 爱丽思    时间: 2006-7-3 15:15

陕西是个文化,历史厚重的地方,白鹿原小说我看过,现被人艺搬上舞台一定很好看,期待。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3 16:06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316354927.jpg[/upload] 两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白鹿原经历了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的风风雨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3 16:09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31681189.jpg[/upload]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3 16:11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3161042554.jpg[/upload]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3 16:14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3161317204.jpg[/upload] 据了解, 2005年5月,北京人艺《白鹿原》剧组演员及舞美人员曾赴陕西白鹿原地区体验生活,一路上看窑洞、问民俗、听秦腔,寻找小说中描写的关中农民的生活状态。在听了具有浓郁特色的秦腔后,导演林兆华当即拍板以秦腔作为话剧《白鹿原》的背景音乐,并热情地邀请当地民间艺人来京与北京人艺演员同台演出。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3 16:17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3161656898.jpg[/upload]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3 16:22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3162213513.jpg[/upload]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3 16:25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316253762.jpg[/upload]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3 16:27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316270521.jpg[/upload]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3 16:31

昨晚的演出中,以濮存昕、宋丹丹、郭达为领衔主演的北京人艺及总政话剧团的部分演员和陕西华阴市、西安灞桥区秦腔艺术团等加盟参演的人员多达八十余人,全剧中洋溢着纯正浓郁的陕西方言,秦腔艺术团的民间艺人再现陕西地区古老而深沉的秦腔艺术。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316317551.jpg[/upload]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3 17:06

[upload=jpg]attachments/DVBBS/2006-7/20067316352135.jpg[/upload]

全剧以秦腔老腔音乐开始,以秦腔老腔音乐结束,高亢激越、凝重悲壮,正如林兆华导演所言:为全剧增添史诗感和历史沧桑感。

据悉,今天晚上(5月31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白鹿原》将在首都剧场正式登台亮相,首轮演出将从今天至7月2日。然后于7月9日至12日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主办,赴陕西西安市进行4场演出。

document.write(showNav());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4 12:16     标题: 《白鹿原》在京圆满谢幕,舞美连夜赶赴西安—林导期待陕西观众打分数

昨晚(7月2日),话剧《白鹿原》结束了在京的最后一场演出,剧组舞美队的工作人员立刻拆台,将大批布景道具分装在十辆道具车中,连夜向西安进发。今天(7月3日),舞美队员将抵达西安易俗大剧院,下午,主演濮存昕、郭达也将来到西安,提前与喜爱《白鹿原》的观众和媒体记者见面。《白鹿原》将于7月9日至12日在西安演出4场。

据悉,北京人艺此次在首都剧场共演出27场,场场爆满,观众达20多万人,《白鹿原》的上演在京城掀起一股“陕西文化热”,观众反响强烈,票房收入相当可观。(据悉,前几场票房已超80万,每场票房都在十万上下。)

在北京繁忙的演出间隙,出演《白鹿原》的陕西秦腔和老腔演员还走了两次“场子”,一是走进央视,参加《艺术人生》节目的现场录制;二是在中山音乐堂举办了一场名为“老腔.秦腔.《白鹿原》”的原生态作品音乐会。音乐会取得圆满成功。

对于《白鹿原》赴西安演出,林兆华导演说:“《白鹿原》在西安上演,会让观众更有一种认同感、亲切感。从去年排演这出戏时,我就琢磨着《白鹿原》哪天能在陕西上演,我现在的心情就像一个学生,在等待老师批改卷子、打分数,老师就是陕西观众。”当记者问林导给《白鹿原》打多少分时,林导笑道:“80分应该有吧!听说陈忠实老师打的分还要高一些”。濮存昕说:“27场演下来,真的很疲惫,真想好好睡上三天,可一想到来西安,又兴奋起来,想早点踏上白鹿原。”他说:排练《白鹿原》之前他在陕西待了一个星期,让他至今难忘。“往村头一站,喊上两嗓子,马上就有人围过来,你一句我一句地唱起来。那一个星期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真诚,大家张嘴就来,错了重来,每个人都在掏心窝子说话。”郭达说:“在北京这么些年,很少有机会说陕西话。这次演《白鹿原》,又找到当陕西人的感觉了。”

郭达说,在《白鹿原》剧组,北京人艺、总政话剧团和陕西民间艺人的合作非常默契,这个演出阵容此次在西安亮相后,他和其他总政话剧团的演员就将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很快还要下部队慰问演出。他说:“话剧《白鹿原》的完美谢幕应该是在西安,希望这出话剧能得到老陕观众的厚爱!” 西安演出结束后,这些民间老腔和秦腔演员也告别舞台,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中去。

摘自《西安晚报》

西安的葫芦丝友可别错过难得的好机会哟!

另据报道,继话剧《白鹿原》地演出,舞剧《白鹿原》编导和演员已到陕西体验生活;电影、电视剧《白鹿原》也已获批准,开始筹拍。有人称今年为“白鹿元年”。

[em27][em27][em38][em38]


作者: mark    时间: 2006-7-4 15:40

记得上学时在课本里有这个剧的名字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4 18:01     标题: [转帖] 话剧《白鹿原》让观众过足瘾

[阿细 姜城堡主等各位朋友,转载以下这些帖子不知能否回答您们的问题?有点长,慢慢看吧!]

2006年06月20日 01:27 深圳特区报 小说《白鹿原》问世以来,就一直吵吵着要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却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围绕改编的新闻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发生,但跟着又销声匿迹。5月31日,自该书问世13年后,北京人艺的大型话剧《白鹿原》终于横空出世,至7月2日在北京首都剧场进行首演。该剧由有“中国话剧第一大导”之称的林兆华执导,汇聚了著名编剧孟冰、著名影星濮存昕、宋丹丹、郭达等超强阵容,名著、名导、名演,一时成为中国戏剧界的空前盛事。本月15日,本报记者专程前往北京人艺,深入采访了该剧主创人员,并观看了这部年度大戏。 几经风波终上舞台 《白鹿原》作为一部50万字的长篇小说,它的家族史诗架构,对国民根性的审视,以及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观照,曾让无数读者争相传阅,成为当年陕西作家群引爆中国文坛的代表作。 本月15日,记者在北京人艺办公室采访了导演林兆华,说起话剧《白鹿原》的筹备,林导用“一波三折”概括了长达4年的磨砺过程。 作为代表中国最高话剧水平的剧院,北京人艺每推出一部新作都非常谨慎并经过全面的市场调查。早在2002年,林兆华就曾和濮存昕商量把《白鹿原》搬上舞台,两人看中的除了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名著”要素,主要是作品本身具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有历史纵深的折射,适合舞台呈现。当他们与原作者陈忠实联系时,陈忠实听说北京人艺要排这个戏,又是这么强大的班底,没谈任何版权费用就欣然同意合作。当各方面工作基本就绪时,人艺内部出现了不同意见,剧院有领导对小说本身的争议性以及其能否具有恒久的文学价值有所置疑,话剧改编再度搁浅。这中间,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赵有亮听说北京人艺要放弃《白鹿原》觉得非常可惜,就和林兆华商量是否可以让国家话剧院出品《白鹿原》,并表示他愿意和濮存昕演对手戏。赵有亮说,“在当院长之后,我一直不在舞台上露面,但这次我有创作冲动,我不避嫌。”为此,林兆华导演和作者陈忠实、改编者孟冰还亲自到《白鹿原》描写的陕西西安郊区去实地采风,林兆华感慨道:“去过才知道那里的窑洞有多漂亮,和通常我们想的延安窑洞完全不一样。《白鹿原》故事发生的地方实在太有魅力了。” 2006年初,北京人艺领导在反复考虑之后终于统一思想,决定把《白鹿原》搬上舞台,于5月31日第一次亮相,至7月2日进行首轮演出。至此,具有浓郁陕西风情的两家族恩仇故事惊现首都剧场,沸沸扬扬十多年的《白鹿原》舞台改编终于在北京人艺落到了实处。 苍凉秦腔荡气回肠 说起北京人艺,说起首都剧场,人们自然想到的都是《茶馆》、《天下第一楼》等地地道道的北京味儿的经典话剧,在这里看所有演员都操“秦腔”的《白鹿原》不免有种怪怪的感觉。 该剧宣传统筹刘章春向记者介绍,为再现陕西风情,剧组演员及舞美人员曾赴陕西体验生活,一路上看窑洞、问民俗、听秦腔,寻找小说中描写的关中农民的生活状态,剧中的道具全是按照生活的真实样子复制的,林兆华导演在听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秦腔后,当即拍板以此作为该剧背景音乐,并特邀陕西华山老腔艺术团和西安灞桥区秦腔艺术团的几十名民间艺人来京与北京人艺演员同台演出。 看戏之前,记者有太多的担心,首先是这部堪称渭河平原50年变迁史诗的故事如何在一个舞台背景下完成,那些土得掉渣的民俗风情如何表现,当然还有那些平时一口京片子的演员如何流畅地用陕西农民腔调表达悲欢。事实上,这些担心首先表现在观众的欣赏角度,作为非陕西籍观众,包括记者在内至少要先有几分钟的语言适应过程。濮存昕几乎是第一个出场的,他身着民国初期陕西农民的棉布长衫,一口颇为地道的陕西方言让人错以为是个真的陕西农民在台上活动。好在陕西方言的主要音调基本接近普通话,虽然没有字幕,用心适应之后不仅能够看懂,并很快能体会其中陕味幽默以及人物之间勾心斗角的种种会心。 大幕拉开,整个舞台就是一片粗犷原始并带些神秘色彩的山坡,土坷垃构成的山坡造型全部覆盖了舞台地板,延伸舞台两边的是两间室内布景,左间是窑洞,右间是县城里的房间。整个演出有变化的只有天空的云彩,除了中场休息,一直不间断地贯穿到底,从民国开始,到抗日战争,到三年内战,到新中国初建时期,大景色始终不变,朝代的更迭均靠人物的对话和故事表现。从戏剧结构上看,主线是世代生活在白鹿原上的白、鹿两家在动荡岁月中盘根错节的国仇家恨,故事的展开始终围绕着濮存昕扮演的把“脸皮看得比生命还重”的白嘉轩和郭达扮演的老谋深算的鹿子霖以及他们孩子的命运,之间的沉浮纠葛都集中在人物的性格走向上。记者在现场感受到,演员的演出时而在眼前,时而在舞台两侧,观看过程中总有种身在原上的错觉,人物的悲欢离合似乎就在身边,在那贫瘠荒蛮的厚土黄天映衬下,观众与戏中人息息相关,顿觉人之渺小,争一时之短长的荒谬和虚空,不禁置疑蝼蚁一样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在悲怆的主基调下有着浓郁的喜剧色彩,很多喜剧性对白让人过耳不忘,比如宋丹丹扮演的风骚而薄命的小娥,她出场时被鹿子霖嘲讽为“飞蛾扑火的‘蛾’”,她自己就站出来自我介绍说,“俺叫小娥,是嫦娥的娥,不是飞蛾的蛾。”引得观众哄堂大笑。剧中还有好几段男女激情戏,处理得非常具有戏剧性,原始自然而不龌龊,演员的脱裤子、翻滚都恰到好处。为让观众增加身临其境之感,还让活生生的牛和羊群登上舞台,这些动物“演员”居然非常听话、自然地完成了“表演”。陕西籍演员郭达表演起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上极其用功一改他过往的小品痕迹,把人物的阴险狡诈表现得淋漓尽致,濮存昕和宋丹丹不愧是大腕表演艺术家,他们完全混同于陕西农民的言行看起来极其传神。结尾时,舞台飘起了漫天雪花,已经衰老的白嘉轩弓着腰诉说着白鹿的传说,穿插在剧中的秦腔再度唱响,原生态的民间之吼让整个戏充满荡气回肠的苍凉韵调。 稍显遗憾的是,该剧虽说表现了跌宕起伏的时代变迁,但观看过程中缺少人物命运的震撼性,也许是浓缩的内容太多,枝蔓不够明晰。全部说方言而没有字幕,也多少影响了观众对某些细微念白的理解。 作者:记者王樽 转自2006.6.20.深圳特区报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4 18:07     标题: [转帖] 《白鹿原》:触摸民族魂

京报网 www.bjd.com.cn 日期:2006-06-27 文/童道明   《白鹿原》是有史诗意味的。我得出这个结论,是凭借自己的一个逻辑。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公认的具有史诗性的前苏联小说。而《白鹿原》是最能让人联想到《静静地顿河》的。   《静静的顿河》的主人公格里戈利原先腰板很直,后来也伸不直腰了。《白鹿原》里的白嘉轩到了末尾更是“驼着背弯着腰”了。是历史的重负压弯了他们的腰。   《白鹿原》这出戏的剧情由白嘉轩与鹿子霖换地开始。而到了戏快终了的时候,白嘉轩对鹿子霖说:“子霖兄弟,我一辈子就做过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就是换了你家的地,子霖兄弟,我来生来世给你还债补心……”   按照剧本的要求,戏是要结尾在白嘉轩的哭泣上的——“先是默默地小声地哭泣,继而放开声音大声地哭,最后几乎是像狼一样哀嚎……”   压弯了白嘉轩腰的,不仅是历史,不仅是棍棒,还有良心的重负。   《白鹿原》里有不少死亡,最后提及的死亡是白嘉轩之女白灵的死亡,是最富于悲剧性的——   白孝文 ……爸,我刚接到一份文件,咱家灵灵死了……把她……活埋了!……文件上没说准确的时间,大概是那一年的冬天……   白嘉轩 我知道,阴历十一月初七。   白孝文 爸,你咋知道?   白嘉轩 灵灵死的时候给我托梦哩······   话剧《白鹿原》就结尾在这个悲剧性的顶点。话剧《白鹿原》的改编者孟冰用“落叶飘零”的段落指示来呼应着悲剧性的史诗结尾。《白鹿原》的导演者林兆华还嫌不够,他还要“漫天大雪”。不,“漫天大雪”还不够,他还要请出十二位老腔艺人上台演唱。因为他知道只有这些土生土长的陕西民间老艺人的老腔,才能唱出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的沧桑与苍茫。   十二位老艺人的演唱太有震撼力了。用什么词来形容他们的演唱呢?我就是想到了一个“苍”字——苍劲,苍茫,苍凉……这老腔唱得我们直觉得黄土连天,极目苍茫。这老腔那么粗犷,但在粗犷中有如诉如泣的深情——与黄土苍穹相依时的深情。你谛听着这老腔,感觉到民族的灵魂是可以触摸的,可以感知的……而老艺人们的恣肆汪洋、随心所欲的演唱风格,证明着他们虽然面容苍老,但心灵鲜活,更让我们感到我们民族灵魂应有的岁月沧桑与辽阔自由。   你同样也能猜度:林兆华导演一定对这些他请来的老艺人说过:我的台上就是你们的原上,你们是舞台的主人,你们尽管放开心灵,放开手脚。   看《白鹿原》让我感动的,是首都精英艺人表现出的对于地方民间艺人的这份由衷的尊重。这份尊重到谢幕的时候表现得尤为突出。主演白嘉轩的濮存昕恭恭敬敬地向观众介绍这些全国仅有的能演唱老腔的老艺人说:“他们是来自陕西华山老腔艺术团的民间艺术家。”濮存昕是个谦虚的人,但我也难得见到他如此的谦恭。而随之而来的雷鸣般的掌声说明,剧场里的所有观众也都对他们心存敬意与谢意。   我相信这些能以原生态歌喉演唱老腔的民间艺人站在首都剧场的舞台上谢幕,一定也有幸福的感觉,一定也很激动,但不会紧张。如果这时在他们面前有一面五星红旗招展,他们会在心里自豪地说: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国旗!那种在比赛应试时认不出国旗的紧张,是不会在他们身上出现了。 转自2006.6.27.北京日报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4 18:20     标题: [转帖] 白鹿原很棒 林导不容易

昨晚看了《白鹿原》 陕西话没有想象的难懂 再加上提前看了小说还找了个“翻译”一同看戏 所以感觉和平日里看戏没有太大区别 两个半小时的演出很快 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带我在白鹿原上 看白家鹿家祖祖辈辈的故事和精神 分不清了自己到底是白鹿原上人还是过客 以至于走出剧院时耳边还响着浓浓的陕西腔 林兆华导演不容易 这是大幕落下时最想说的话 被一种气势所感染 真的是部好戏 唯一觉得有些不足就是太短了 感觉整部戏都有点赶 陕西来的老艺术家们很棒 原汁原味的唱腔带我们在白鹿原上 把这原上的故事看得更清更切 让我们融得更深

DRAMA007 2006-06-30 10:20:24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7-4 18:27     标题: [转帖] 今晚超级VIP低调莅临人艺观看《白鹿原》

演出19:30开始,我们提前10分钟入座。一会灯光渐暗,背景音乐响起,这时听到后面一排有人入座的声音,无意中扭头一看:一位面带微笑,仪表端庄、气质非凡的中年女子正坐在本人后面——定睛一看,这不是铁娘子吴仪吗?再往边上一瞧,左边是王歧山大人,右手是邓榕女士。这些都是平时在新闻联播中才能见到的人,赶紧让同去的朋友确认一下,果然如此,两边上还坐着一干估计至少二品以上的大员。这时灯光已灭,舞台上老腔已经开吼,剧场里的观众可能除了我们俩没人知道有超级VIP和我们在一起看演出。第一段老腔结束后,领导席的观众率先带头鼓掌。可能吴仪对《白鹿原》的的剧情不甚熟悉,加上整个演出都是用陕西方言,边上的王歧山和邓榕不断的低声向吴总理解释剧情和翻译台词,当郭达说道“喝一碗凉水,放两个热屁就没了”时候,吴仪和边上的人也情不自禁的大笑了起来。演出过程中听到邓榕说自己是巴西队的铁杆球迷,今天凌晨3点还要起来看巴西队的比赛。中场休息吴仪离席时还问前排的观众“陕西方言能听懂吗”?王歧山则微笑着不断和认出他的人打招呼。演出结束时,濮存昕跳到台前介绍参加演出人员时候博得所有观众不间歇的掌声,铁娘子更是携带一干人马带头起立鼓掌。

江淼 2006-06-14 00:49:47


作者: 银色月光    时间: 2006-8-6 09:12

同声真是有心人,给大家介绍了这么多,你辛苦了。
作者: 同声    时间: 2006-8-6 22:34

引用:
以下是引用银色月光在2006-8-6 9:12:33的发言: 同声真是有心人,给大家介绍了这么多,你辛苦了。
谢谢乡党鼓励,为大家服务也是件乐事。[em27][em27][em38][em38]
作者: 岑叶    时间: 2010-9-8 08:29

好好好棒棒棒顶顶顶
作者: 同声    时间: 2010-9-8 17:22

引用:
原帖由 岑叶 于 2010-9-8 08:29 发表 好好好棒棒棒顶顶顶

       这个06年的老帖子又顶上来了。岑叶朋友若有兴趣,后面还有《白鹿原》全剧的视频,就请慢慢欣赏吧。


作者: 襄樊油漆    时间: 2011-6-27 18:26     标题: 想看

很想看到陕西方言版的话剧(白鹿原),那位帮忙传到网上呀!
作者: 同声    时间: 2011-6-28 14:38

引用:
原帖由 襄樊油漆 于 2011-6-27 18:26 发表 很想看到陕西方言版的话剧(白鹿原),那位帮忙传到网上呀!

 

《白鹿原》话剧视频这里有呀,已被沉到“三秦竹韵”后面第六页了,去找吧。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