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啊朋友再见 [打印本页]
	
	作者: luyc    时间: 2006-6-25 21:55	     标题: 啊朋友再见	
			这是前南斯拉夫电影<<桥>>插曲[upload=mp3]viewFile.asp?ID=5111[/upload]	
	作者: 张哥    时间: 2006-6-25 22:04		
			个人感觉有点柔了,如再加点力度、并在反复时打开幅管,可能会增加一些效果。	
	作者: luyc    时间: 2006-6-26 11:25		
			张哥说的对,我再重新吹个
	
	作者: 来自山沟的狼    时间: 2006-6-26 12:18		
			郁闷 下载了不能用默认播放器播放   很简单的曲子 但俺不会吹咯  先奏咯热闹	
	作者: luyc    时间: 2006-6-26 12:55		
			按张哥指点重录[upload=mp3]viewFile.asp?ID=5118[/upload]	
	作者: laobi51    时间: 2006-6-26 14:08		
			有味道!只是4音偏高了.
	
	作者: 张哥    时间: 2006-6-26 19:47		
			比以前的好一点,只是这个4音太难听了,严重不准。请楼台主调整一下吹奏时的指法。
	
	作者: luyc    时间: 2006-6-26 21:37		
			以下是引用张哥在2006-6-26 19:47:39的发言:
比以前的好一点,只是这个4音太难听了,严重不准。请楼台主调整一下吹奏时的指法。
 
4音是有问题,再改吹录音[upload=mp3]viewFile.asp?ID=5120[/upload]	
	作者: 阿细跳月    时间: 2006-6-26 22:01		
			http://bbs.hulusi.com/viewFile.asp?Boardid=39&ID=5120
看来俺是碰上再再改良之后的!
听一听……
	
	作者: luyc    时间: 2006-6-26 22:12		
			谢阿细的播放器. << 啊朋友再见>>的伴奏已经发到伴奏区了,喜欢的网友可以去下载.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6-6-26 22:28		
			不错,很好听,对了,前几天听《喀秋沙》觉得超好听,不知道朋友们能不能吹,	
	作者: luyc    时间: 2006-6-26 23:49		
			回老马,我明天就再录<<喀秋莎>>	
	作者: luyc    时间: 2006-6-27 12:20		
			用上一个难度技巧(4颤音)解决4音不准的问题,请各位网友听下,是否感觉好些?
[upload=mp3]viewFile.asp?ID=5127[/upload]	
	作者: zxp68899    时间: 2006-6-28 09:31		
			四个版本的演奏都听了,有以下几点看法仅供参考:1.第三版的4音好象是开半孔吹奏,听起来怪怪的,个人认为不可用.2.第四版的4音用颤音来解决4音偏高,使全曲听起来有失协调感,因为全曲只有这个4音长音用了颤音,感觉孤零零的.3.个人认为还是第二版比较好,但是建议在使用附管的笫三段和第四段用三吐来吹奏,使之在高潮中结束.	
	作者: luyc    时间: 2006-6-28 13:33		
			以下是引用zxp68899在2006-6-28 9:31:10的发言:
四个版本的演奏都听了,有以下几点看法仅供参考:1.第三版的4音好象是开半孔吹奏,听起来怪怪的,个人认为不可用.2.第四版的4音用颤音来解决4音偏高,使全曲听起来有失协调感,因为全曲只有这个4音长音用了颤音,感觉孤零零的.3.个人认为还是第二版比较好,但是建议在使用附管的笫三段和第四段用三吐来吹奏,使之在高潮中结束.
感谢你能听我四个不同的练习,也感谢你提出的宝贵意见	
	作者: luyc    时间: 2006-6-28 14:08		
			我也谈点自己的看法,我觉得第四个练习是相对好一些的,理由主要是三个,1.颤音4是在我的<我是一个兵>和这个曲子中首次运用的技巧,算是一种填补空白的新探索,颤音4在这个曲子里出现4次,客观讲并不孤单突兀;  2.葫芦丝的特性决定那个4音是不稳定,不精准的,每一只葫芦丝的4音都有细微差异,据我所知为了使这个4音的演奏接近准确,至少有5种指法可以选择,我的体会是,有的葫芦丝无论你采用那种指法,那个4音总是不够准确,在这种情况下,使用4颤音技巧确实是相对理想的解决办法;3. 这个曲子本身没有技巧难度,但是我认为用葫芦丝演奏歌曲是一种再创作,演奏者用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综合运用掌握的葫芦丝技巧,去演绎某种意境.我认为<啊朋友再见>的基本意境是反法西斯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态度,在这一点上,第四个练习曲相对好些.	
	作者: 老马    时间: 2006-6-28 21:04		
			以下是引用luyc在2006-6-28 14:08:20的发言:
       我也谈点自己的看法,我觉得第四个练习是相对好一些的,理由主要是三个,1.颤音4是在我的<我是一个兵>和这个曲子中首次运用的技巧,算是一种填补空白的新探索,颤音4在这个曲子里出现4次,客观讲并不孤单突兀;  2.葫芦丝的特性决定那个4音是不稳定,不精准的,每一只葫芦丝的4音都有细微差异,据我所知为了使这个4音的演奏接近准确,至少有5种指法可以选择,我的体会是,有的葫芦丝无论你采用那种指法,那个4音总是不够准确,在这种情况下,使用4颤音技巧确实是相对理想的解决办法;3. 这个曲子本身没有技巧难度,但是我认为用葫芦丝演奏歌曲是一种再创作,演奏者用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综合运用掌握的葫芦丝技巧,去演绎某种意境.我认为<啊朋友再见>的基本意境是反法西斯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态度,在这一点上,第四个练习曲相对好些.
总结得好,做个记号	
	作者: 如果    时间: 2006-6-30 10:11		
			只觉得非常的好听,技巧运用得很到位,如果葫芦丝音轨再稍微压小点就会更完美!!顶	
	作者: 张哥    时间: 2006-7-1 10:35		
			老陆的第四版是不错的,气氛比前几个好。       
       从各种技巧使用的要求上来说,每一种技巧的使用,都是为了突出乐曲的风格,反映乐曲的个性。大家也都知道,技巧在乐曲的演奏中是不能随意运用的。而老陆用颤4,目的是为了解决葫芦丝4的不稳定性,所以在四版里,颤4 使4 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4音问题解决了,乐曲风格出现了问题,本来是节奏非常鲜明的,但到4这里时却出现了一个连音。如果这两个4都用吐音吹,那么前后都是统一的了。
	
	作者: luyc    时间: 2006-7-1 13:50		
			谢谢张哥指点
|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