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丝友对《小三度》表现了浓厚兴趣,但同时也充满了好奇,对这个曲名和曲子心存很多疑惑,借此做一简释:
傣族音乐为什么好听?
1,傣族音乐源自佛教,信仰万物有灵,心境纯洁、美善,故少了些粗放、张扬,致使音乐呈现了轻柔、平和的特点。
2、傣族音乐多常见在一首作品中使用两个混合调式:宫调(阳性)12356和羽调(阴性)61235,音乐语言非常淳朴和简练。为了表达男女之情,山水相依,乐曲调式交错,阴柔对比,很有味道,如《月光下的凤尾竹》就使用了羽宫交替调式。
3、音乐旋律中,突出使用了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小音程,使曲调如花似水、舒缓俏丽。
4、傣族人民生活的环境秀丽而清静,祥云嬉水,竹林虫鸣,大自然育化了婀娜多姿、轻歌曼舞的傣族儿女。
葫芦丝是最具傣族特色的乐器,音色优美、柔和、圆润、婉转。用葫芦丝吹奏傣族音乐最能表现地方特色,也最符合傣族音乐特点!傣味也是无数葫芦丝爱好者学习追求的目标!
我一直有想创作一首纯傣味作品的想法,又想与其他傣味作品有所对比,一直不知从何下手,每每听到老师们的演奏,或者自己练习吹奏的时候从审美角度和音乐赏趣方面发现葫芦丝音乐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出现161和535的时候,这两组音的音程距离都是小三度,而小三度旋律音程,圆润轻柔,确实体现了傣族音乐风格的重要特性,是葫芦丝最为凸显的乐汇,甚至可以说小三度是傣味之魂。用打比方说,这就像地瓜一样,把地瓜的精华提炼出来就是淀粉。我就想能不能把傣族音乐的魂拿出来专门创作一首曲子呢?经过漫长的素材寻找、构思和创作,又经我的作曲老师魏仕健老师多次的精心指导,最后傣乐之魂《小三度》终于和大家见面了。之所以取名《小三度》,有两层含义,一,它是音乐理论知识里表示音程距离的名字,小三度包含一个全音和一个半音。二,小三度旋律音程,圆润轻柔,是傣族音乐风格的重要特性,也是葫芦丝最为凸显的乐汇。
《小三度》这首曲子描写的主要内容就是傣族的人文风情。异彩纷呈的佛塔、吉祥的大象,美丽的孔雀、潺潺细水、竹林虫鸣,婀娜多姿、能歌善舞的傣族儿女,都在此曲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练习吹奏《小三度》 对于葫芦丝爱好者来说很有意义,对小三度音程和傣味的把握会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和提高。此曲旋律看起来简练,但要充分把握住他的味道,倒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小三度旋律音程配合滑音技法使用更能发挥它的特色,不但要留意手指技法使用,更要特别留意气息的变化在小三度旋律音程进行时的运用![flash=10,5]
吹好葫芦丝,推荐丝友们吹吹《小三度》,为感谢丝友们对原创的支持,凡是前20位《小三度》吹奏者,将赠送价值120元“天琴名师名家原创作品专辑”《鸣》一套(含双光盘)作为鼓励,只要把您吹奏的作品传到任何媒介上,把播放链接地址和收货地址发我微信号:“qinxiyun2”,即可免费到你家。20名奖品顺序按照微信收到信息先后排序!如需高清的《小三度》伴奏和曲谱请找我索要即可!
杨娟老师、郭华洋老师同奏《小三度》片段
[/flash][flash=10,5]
杨娟老师、郭华样老师、小胖同奏《小三度》片段
[/flash]
白帅斌老师在魏老师工作室初次试奏《小三度》
[flash=10,5][/flash][flash=10,5]
魏老师研究《小三度》
[/flash]http://bbs.hulusi.com/attachment.php?aid=108953&k=54a082b12adbdadc585ad690a95936d8&t=1575035076
[attach]108953[/attach]
[attach]108954[/attach]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