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上好每一节课 [打印本页]

作者: 江锋    时间: 2018-3-9 13:37     标题: 上好每一节课

上好每一节课

                   ——如何打造“四有”普及课堂

 

     说到校园开设的乐器课程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竖笛、管乐团等西洋乐器,很难想象一件小小的民族特色乐器会迅速风靡开来,并且受到学生老师的热烈欢迎。这篇文章就民族特色乐器葫芦丝、巴乌等进校园的普及课程做一些分享。

 

      当你站在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一年级,一个班五六十个渴望新知识的眼睛时,咱们的乐器普及课到底从哪里开始讲呢?其实孩子们对乐器普及课报以极大的期待,当然不仅仅是可以亲自动手学习乐器。我们给学生们讲“金、石、土、木、丝、竹、革、匏”古代八音的知识,我们给学生们讲民族乐器的四大类别,我们给孩子们讲解伯牙遇知音的故事,也给孩子们讲解编钟的故事,还给孩子们播放民族乐器经典曲目的各种演奏视频,孩子们对民族乐器那渴望的,陌生而又似乎熟悉的眼神告诉我们,他们喜爱民族乐器的知识。

 

     咱们教育部门早就提出了体育与艺术“2+1”项目,文化部门提出了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诸多举措,习主席在19大报告中发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时代强音。如何让优秀的民族传统器乐文化学习好传承好讲述好落实好,是我们基层文化使者的职责和担当。普及民族特色乐器的知识不仅是每一个学生的迫切需求,更是国家的要求,时代的要求。

 

     普及乐器课程毕竟是一项全新的课程体系,打破了常规音乐课只侧重歌唱和欣赏不重动手实践的情况,打破了学乐器就得上艺术中心一对一且花费不小的规律,民族特色乐器普及是一项全新的课题。令人欣喜的是很多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极具前瞻性,十多年前就开始吸收民族特色乐器课程进入常规课堂,从而让咱们乐器普及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现在开设的班级越来越多,学习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我结合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乐器普及四有课堂的基本理论,即有序、有趣、有效和有获。这篇文章就如何建设高品质四有课堂,如何上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学期每一学年的课,同朋友们进行探讨。

 

     很多人尤其是中小学的老师们也经常疑惑,语文数学等学科都不能考出同一个分数,总有100分、90分甚至80分以下的,你这乐器课程是能做到五六十名学生几乎全部掌握的呢?而且声音听起来还十分和谐统一。我想告诉您,不仅语数老师好奇,就算是普及音乐课的老师有时候也是一筹莫展。到底如何上出高质量的器乐普及课程呢,第一就是要建设有序课堂。


作者: 江锋    时间: 2018-3-9 13:38

      由这个序字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秩序,是的,优秀的老师离不开有序的课堂组织,优质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有序配合。学识再渊博组织不好课堂,可能教学也无法进行。对于咱们声音的课堂来说,追求美和和谐的课堂来说,有序课堂显得极为重要。有些人可能想到让学生都怕老师嘛,呵呵,又有人想把学生管的太死课堂就没有活力,更特别的是少数家长承受不了老师说孩子一句重话,各种情况有很多,实践教学您来了您就会知道。对于乐器普及课堂而言,基本秩序的保证不会产生课堂的沉默,反而良好的课堂秩序会给老师讲课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保障,观摩过我的课堂的老师们有所体会,教室的要求非常整洁,桌椅、乐器教材的摆放,吹奏坐姿的端正,这些都对乐器演奏起到关键作用。

 

     那么序在我的普及课堂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要求桌椅摆放整整齐齐,吹奏坐姿端端正正,整个教室的气氛就不同了,如果走进课堂一派乱糟糟的情况,是非常影响上课的。当然这只是前奏,老师需统一要求乐器摆放,教材摆放的位置。比如我要求同学们把乐器盒子大头朝左背带朝下平放在桌子正前方,教材平放在桌子中间,拿出葫芦丝之后吹嘴向左平放在课桌中间,这样乐器摆放的稳定还有益于乐器的保护。然后吹奏时头摆正,平视前方;身体放松,不提肩;双肘放桌上,双脚落地上等都是促进学生演奏规范有序的做法。

 

     孩子们的课堂是随时需要组织的,乐器练习也是一个声音组织的课堂,组织的好声音优美统一,组织得不好互相打架如杂音无异,更有情况是老师说开始起吹,学生们不能步调统一,老师说停下来的时候稀稀拉拉,这种什么时候该整体吹,分组吹,个人展示,什么时候听老师讲课,听老师示范,老师们需用一些特殊节奏来引导学生们达到统一,慢慢养成良好的吹奏习惯,达到有序的目标。

 

     第二是如何建立有趣课堂,学过乐器的同学都熟知练习基本功的枯燥,在乐器普及课堂里边,如何让所讲知识变得趣味化、生活化和通俗化,是每位老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每节课的内容老师一定要认真备课,想要学生们爱听你讲课,轻松掌握您所讲的知识,从而引发对乐器课程更大的兴趣,老师不能只专一项,需要涉猎广博,深入体察生活,而且要举一反三。

学生们多对这门课程是没有深入了解的,需通过教师的讲解从而让学生萌发出学习的兴趣,特别是乐器课程重在普及。家长说我的孩子没有什么艺术天赋,孩子说从来没接触过乐器,所以老师一定要在知识的趣味性上下功夫。比如说我在教学如何做到音符的干净的时候,就给同学们打比方说像爸妈在菜场买回来的新鲜蔬菜,在烹饪之前一定要把泥沙清洗干净或者把烂死的菜叶子摘掉,切好才能下锅,音符的干净也是这样的,要把杂音给去掉,留下漂亮的音符让别人欣赏,学生们一听原来消除音符的杂音那么重要那么有意思,就会跟着老师一步步练习,直至全部掌握。


作者: 江锋    时间: 2018-3-9 13:40

     还比如说我在教学葫芦丝重难点技巧滑音技巧时,这个技巧占了葫芦丝技巧的半壁江山,但是在学生们初学时总不能理解,从而正确的实践操作。我就跟同学们说滑音技巧的重要性,相当于可口的菜肴里边必须加油和盐一样重要,菜里边不加盐索然无味,加少了淡了,加多了咸了;菜里边不加油无法可口,加多了就腻,加少了就干;加对了盐就会有好的味道,加对了油就会有滋润的口感,咱们这个滑音技巧就是既滋润而出味道出口感的技巧,这么跟同学们以讲解,让同学么们体会滑音技巧的重要,而不必照搬教材语言,让同学们轻轻松松的了解其中之奥妙。

 

     知识点的有趣化是使得孩子的心向老师打开的问题,有效避免孩子上课走神的问题,更好的引导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教师不要一味严格,照本宣科,课堂死气沉沉,效果不好,希望老师不断学习,不拘泥于一项,需要知识广博,同时体味生活的更多乐趣,成为有趣的老师有趣的学生有趣的课堂。才能讲好乐器普及课程。

 

     第三是如何建设有效课堂,简单来说就是如何打造高效率的课堂,高效不仅要求老师讲得到位更要求学生掌握的到位。高效课堂很多学校在课程建设上积累了宝贵经验,对于乐器普及课堂老师尤为重要,因为咱们音乐课时本来就不多,乐器课时每周也是一节课,在每周一课的时间里边教出质量对普及课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些老师一节课唠唠叨叨不知所云;有些老师不知重点随意应付;有些老师知识不吃透,收放不自如;有些老师不知有的放矢,吃力还不见好,等等情况均会影响课程的效率。

 

     每节课上该讲的一点不少,不该讲的一句不多,课程的有效性是连续的,老师不仅应做好每节课四十分钟的规划,更要做好月度计划,学期计划和年度计划,对专业知识点吃透,对于学生学习心理、学习习惯进行实时把握,让老师教的高效学生学的轻松。

 

      乐器普及课程几乎是复习已学内容,讲授新内容和检查学习内容是在一节课内进行的,所以需要老师把握好时间分配,既巩固了已学的又讲授了新的同时还进行了组别或者个人的展示,一分钟都不能耽误。还有一项就是课下练习远不能满足课程需求,我在新版教材里边设计了练琴时间记录表,练一次记一次,家长签字一次,老师贴一面小红旗,月末期末进行评比,谁练琴更勤奋谁得奖励,这些都是更好的辅助课堂的高效进行的方法。校内普及教育不是艺术中心一对一教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位普及课老师时刻学习的话题。

 

      第四就是如何建设有获课堂。学生从不了解民族乐器的知识,到对民族乐器文化建立新的概念;学生从不识乐谱不知节奏不知如何实践演奏乐器,到基本识谱,基本能独立规范的演奏小练习曲和一些独奏曲;学生学得好,学习兴趣引导出来了,老师才有收获的喜悦。每当孩子吹出一个音符,吹美一个音符,每当老师教会一个新技巧,教会一首新曲子,学生们的收获来自每一分钟,来自每一节课。

 

     有获就是课程的归处,收获亦是多方面的,老师讲好每一节课,学生学好每一节课,教学相长,坚持不懈。每节课进步一小步,每学年进步一大步。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强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自然就提高了,咱们民族乐器的种子也就埋下去了,国家号召也落到了实处。一个优质的课程生态就建立起来了,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多年乐器普及课程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这四有课堂的基本概念,希望学生们学会学好葫芦丝、巴乌等民族特色乐器课程,老师们教会教好民族器乐文化的知识,让生活更光彩更有乐趣,让民族乐器之花更加绚丽多姿,为民族文化自信,文化强国打好根基,注入新活力。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唱民歌吹名曲,希望与更多同仁一道挖掘更多母语乐器,了其传统之美,布起普及之道,一起为中华之美做出新贡献,谢谢!


作者: 康平75817    时间: 2018-3-13 17:20

有序,有趣,有效,有获。说得好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