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欢乐的嘎光》 [打印本页]

作者: basspeng    时间: 2005-10-8 21:11     标题: 《欢乐的嘎光》

[upload=mp3]viewFile.asp?ID=3210[/upload]

刚换了一个声卡,录个曲子试试。


作者: luyc    时间: 2005-10-8 21:21

[em23][em23][em23]
作者: 张哥    时间: 2005-10-8 21:37

这个声卡不错,葫芦丝声还原的很好。当然,曲子吹的也很好啊。
作者: basspeng    时间: 2005-10-8 21:58

以下是引用张哥在2005-10-8 21:37:46的发言: 这个声卡不错,葫芦丝声还原的很好。当然,曲子吹的也很好啊。

谢谢张哥了,这个声卡很麻烦的,是7.1声道的,录都不能同步,要把伴奏的采样率转成48KHz 才行,录完后基本没有什么噪音,不用去噪。


作者: 葫芦丝    时间: 2005-10-8 22:19

没学过这曲子,听着好听就顶了呵呵,声卡不好还是怎么的?录的音为什么没有小菁和胡晓他们几个的效果好哩?


作者: basspeng    时间: 2005-10-8 23:12

以下是引用葫芦丝在2005-10-8 22:19:22的发言:

没学过这曲子,听着好听就顶了呵呵,声卡不好还是怎么的?录的音为什么没有小菁和胡晓他们几个的效果好哩?

录音技术有待提高
作者: 渔家春晓    时间: 2005-10-8 23:40

吹的不错~慢板要能再投入点感情就更好了~
作者: fuyun飘~~    时间: 2005-10-9 00:10

很好呀~


作者: 森林阳光    时间: 2005-10-11 21:05

吹的真不错啊,羡慕啊~~~这首曲子很快就被吹热了。
作者: 墨乐    时间: 2005-10-12 01:03

吹得很好,声音比以前上传的清晰了很多。敬佩!敬佩![em23]
作者: lz60    时间: 2005-10-12 12:20

向你学习!
作者: 爱情海    时间: 2005-10-12 16:21

 1.自娱性的节目有“嘎光”、“象脚鼓舞”、“耶拉晖”和“喊半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嘎光”和“象脚鼓舞”。

  “嘎光”系傣语,“嘎”为跳或舞,“光”泛指鼓,也有集拢、堆积的意思。“嘎光”可译为“围着鼓跳舞”,也可译为“跳鼓舞”。西双版纳称为“凡光”,有很多地方又叫“跳摆”、“宁摆”等。此舞是傣族最古老的舞蹈,流行在20多个县市,是在年节喜庆时,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场地,都可以跳的自娱性舞蹈。嘎光以象脚鼓、镲等民族打击乐为伴奏;但有的地方,敲鼓、镲的人也参加舞蹈,并且带领众人围圈而舞。过去跳时,众舞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各自发挥,只求热烈欢快。现已发展了很多统一动作和套路,动作与套路的名称各地也不尽相同,并且已派生出一些舞蹈节目。如青年人跳的“新嘎光”就有30多套,还有两名中老年妇女抬大铓跳的“嘎铓央”以及老年男子跳的“嘎温”(软舞)等等。

  象脚鼓舞是自娱性兼表演性的男性舞蹈。

  象脚鼓是根据鼓的形状而取的名称,傣族一般统称“嘎光”,但对长、中、小三种象脚鼓又各有名称。这种舞蹈以击象脚鼓舞蹈为主,用铓、镲伴奏,也可鼓、镲对舞。

  长象脚鼓的鼓身长为一米八至二米,傣语称“嘎光绕”,各地均有,但以瑞丽县的最具代表性。长象脚鼓多用于伴奏,可以打出丰富多变的鼓点,并有一些鼓语,如“约笔洛,约笔洛,约必约哩哩”(意为“好好抬,好好抬,翅膀好好抬”);也可边击边独舞,在展现击鼓技艺的同时,以长鼓尾的大幅度地转动摆动形成优美的舞姿。

  中象脚鼓舞的鼓身长约一米多,这种舞蹈流行整个傣族地区,尤以德宏地区的潞西、盈江、梁河等县和保山、临沧等地最具代表性。中象脚鼓舞在镕宏傣语称为“嘎光”,也有称为“嘎光武杰”或“嘎光黑拉”的。跳时一般是背鼓顺圆圈而舞,可二人对舞,也可与击镲者对舞。在德宏芒市,过去有赛鼓的活动,以击鼓声的长短、音色的优劣、鼓尾甩动幅度的大小、舞姿是否好看等为评比标准,胜者在鼓上挂银牌


作者: 爱情海    时间: 2005-10-12 16:22

学到知识了吧
作者: 阿昌情深    时间: 2005-10-12 19:32

很好。高手。
作者: basspeng    时间: 2005-10-12 22:43

以下是引用爱情海在2005-10-12 16:21:49的发言:  1.自娱性的节目有“嘎光”、“象脚鼓舞”、“耶拉晖”和“喊半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嘎光”和“象脚鼓舞”。

  “嘎光”系傣语,“嘎”为跳或舞,“光”泛指鼓,也有集拢、堆积的意思。“嘎光”可译为“围着鼓跳舞”,也可译为“跳鼓舞”。西双版纳称为“凡光”,有很多地方又叫“跳摆”、“宁摆”等。此舞是傣族最古老的舞蹈,流行在20多个县市,是在年节喜庆时,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场地,都可以跳的自娱性舞蹈。嘎光以象脚鼓、镲等民族打击乐为伴奏;但有的地方,敲鼓、镲的人也参加舞蹈,并且带领众人围圈而舞。过去跳时,众舞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各自发挥,只求热烈欢快。现已发展了很多统一动作和套路,动作与套路的名称各地也不尽相同,并且已派生出一些舞蹈节目。如青年人跳的“新嘎光”就有30多套,还有两名中老年妇女抬大铓跳的“嘎铓央”以及老年男子跳的“嘎温”(软舞)等等。

  象脚鼓舞是自娱性兼表演性的男性舞蹈。

  象脚鼓是根据鼓的形状而取的名称,傣族一般统称“嘎光”,但对长、中、小三种象脚鼓又各有名称。这种舞蹈以击象脚鼓舞蹈为主,用铓、镲伴奏,也可鼓、镲对舞。

  长象脚鼓的鼓身长为一米八至二米,傣语称“嘎光绕”,各地均有,但以瑞丽县的最具代表性。长象脚鼓多用于伴奏,可以打出丰富多变的鼓点,并有一些鼓语,如“约笔洛,约笔洛,约必约哩哩”(意为“好好抬,好好抬,翅膀好好抬”);也可边击边独舞,在展现击鼓技艺的同时,以长鼓尾的大幅度地转动摆动形成优美的舞姿。

  中象脚鼓舞的鼓身长约一米多,这种舞蹈流行整个傣族地区,尤以德宏地区的潞西、盈江、梁河等县和保山、临沧等地最具代表性。中象脚鼓舞在镕宏傣语称为“嘎光”,也有称为“嘎光武杰”或“嘎光黑拉”的。跳时一般是背鼓顺圆圈而舞,可二人对舞,也可与击镲者对舞。在德宏芒市,过去有赛鼓的活动,以击鼓声的长短、音色的优劣、鼓尾甩动幅度的大小、舞姿是否好看等为评比标准,胜者在鼓上挂银牌

谢谢你的详细解说,辛苦了。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