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圣杰(阿卬琥),壮族原创音乐人。出身贫寒,如今忝列于音乐编辑、指挥、编曲、作家、演奏家、作曲家、民族歌手之列。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流行音乐专业,师承青年歌唱家刘冬寒先生。
从小爱好音乐创作和乐器演奏,其外公“冯泽农”是阿卬琥最早的老师。从小学开始喜欢黄家驹和伍佰的歌,决心向偶像学习,于是跟大表弟从小学六年级攒钱买吉他,因为是寄宿,每个星期只有5元生活费,省吃俭用一直攒到初二时还不够买把练习琴,就先买了本吉他教程回来看,可是怎么也看不懂,快到初三时买了人生第一把吉他。可是没有吉他老师教,几天下来连音都不知道怎么调准,没过多久因为生病需要钱看病就含泪把吉他卖了,这个阶段什么都没学到,只是花钱摸了下吉他。
高中时朋友的哥哥有把破吉他要丢,阿卬琥就把它捡回家修好(那把吉他琴颈断了,6个钮坏了4个,没有一根弦,共鸣箱破了3个口),拿着修好的破吉他到处交流,但会弹的都不肯真正叫他,他就恳求高年级的同学教调音,结果看一遍就会调音了,就这样折腾了两年,自己也学会了几首曲子了,在教育局领导的支持下,在当地青少年宫成立了吉他协会,教低年级的同学吉他和乐理。同年成立青少年街舞团,自己一边学一边教低年级的同学。高中时向当地歌唱家“杨涵”和“吴治彭”学习唱歌,同期间自学音乐创作。
考上大学跟随“夏天境”先生学习钢琴调律维修。跟李贵中、李春华、王亚军、杨建生、赵立德等老师学习民族管乐演奏和教学。跟王智、刘晓耕、田飞、汪富李等老师学习音响工程和电脑音乐。一直没有放过每个学习的机会,有些老师的课是去蹭课,课蹭多了任课老师都以为是自己院系的学生了。
大学毕业后在昆明做了一年钢琴调律师,之后把上大学时的助学贷款还完带着身上仅有的500元就离开了昆明,前往深圳寻求发展,过程非常坎坷。没钱自己租房子就寄宿在兄弟出租屋了,没钱吃饭就白天出去卖唱。当时深圳城管管的很严,根本不给卖唱,就这样打游击打了半年,找了份小文化传播公司的音乐总监的工作,后因为阑尾炎回家做手术,之后回到深圳继续卖唱,期间也拉过保险、摆过地摊、到培训机构教音乐什么都做。又折腾了半年后跟朋友一起搞文化传播公司,再任音乐总监,期间各种酸甜苦辣又折腾了一年,有天接到其恩师“王亚军”来电,问是否愿意前往重庆支教,当时答应了(因当时已无心做那音乐总监了,借此机会回到恩师身边深造一段时间)。结果去了重庆工作跟老板各种矛盾,加上颈椎病的原因半年不到就不做了,又开始新的流浪生活。去了湖北、湖南、贵州再回到广西都不顺利,于是又去广州寻求机会,很多工作都不合适,又开始卖唱街头,做一名流浪歌手......
看完简历是不是很感动?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