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茶山姑娘》作品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白云。蓝天    时间: 2016-4-8 10:15     标题: 《茶山姑娘》作品分析

《茶山姑娘》作品分析 (哏德全葫芦丝经典名曲) 主题词:采茶 劳动 场景! 一、背景: 在我国西南边陲的七彩云南,有一座美丽的小村庄,青山环抱、终日云雾缭绕、树林四季郁葱、景色四季怡人。一个云雾朦胧的清晨,一群天真活泼、可爱漂亮的姑娘,身着民族服饰、头戴银帽、肩背黝黑发亮的背篓、手提茶篮,踏着白云,飞步穿越在时隐时现的山间之中,银铃般的笑声划破了幽静的山谷,山谷林中的小鸟被一一惊散! 转眼间,恬美幽静的茶园出现在眼前,青山绿水显美景,茶山层层碧绿茵;山前山后紧相连,清清溪水绕山转。茶山层层入云天,采茶姑娘似天仙;一曲欢歌口中出,笑声阵阵醉心田。心灵手巧的姑娘们挥动着臂膀,双手指尖在茶树上轻盈地飞舞,像似蝴蝶双双采花蜜,恰似蜜蜂“嗡嗡”采蜜飞。金山银山采回家,茶丰果硕人欢颜。本曲描绘茶山姑娘幸福美满生活的劳动场景。 二、风格特征: 云南是我国茶叶原产地的中心,境内发现多处野生大茶树,有3000年树龄的“野生茶树王”;久负盛名产茶之乡,普洱茶、沱茶……都产自此地。采茶曲表现手法:以柔美悠扬、细腻欢快、清晰自然;风格清纯,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 哏大师从创作灵感思维,作曲技术真正体现了本作品的要素、演奏者主要是对本作品情感理解程度和发挥;大师既从感情、又从美丽如画的风景等多种形式表达考虑,而本人理解就是演奏者应对意境和作品的思绪尽力贴近。 三、曲式结构: 本曲共分三段:引子部分+A段+B段+C段(全曲共109小节) 引子部分:散板有9小节,自由、清晰自然,稍慢悠远地,乡村美景的展现,2/4拍/分。 1、A段:行板部分有20小节,欢快、自由、优美地抒情,第一段从13小节开始反复一遍到20小节要渐慢,旋律速度J=60拍/分。 2、B段:快板部分有55小节,热烈、欢快,欢歌笑语场景,节奏、力度要到位、从21—28小节反复一遍,再从29—44小节又反复一遍,60小节后局部反复,旋律速度J=136拍/分。 3、C段:慢板部分有25小节,又称(尾声)快乐地,反复深化主题,旋律速度J=60—72拍/分,曲终首尾照应、相得益彰。 4、奏鸣曲式:基本以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形式发展。 5、本曲的速度布局为:慢----快----慢的形式。 四、调式构成: 根据我国民族五声调式,本曲调式是以6音为主音(6音在曲谱中多次出现),全曲最后结束在6音上,就以6音为羽调式。羽调式的音乐特点:旋律风格清纯、柔润、层次分明,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 五、技巧运用: 采用了8种装饰技巧分别为:倚音、波音、叠音、打音、滑音、虚指颤音、腹颤音、颤音。 六、演奏要求: 1、对旋律速度,节奏、气息的把控及技巧运用要娴熟。 2、乐句的连音要流畅始终如一,牢牢抓住它特有的风格和韵味,注重情感的升华和间奏音的衔接。 3、加大力度与速度的体现。 从本作品曲式结构和创作特征,大师在什么情况下创作《茶山姑娘》我们不得而知,仅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能力也有限敬请谅解。(文/章湘洪)
作者: 葫芦星水    时间: 2016-4-9 10:45

分析的非常好!对演奏《茶山姑娘》有很大的帮助!谢谢!
作者: sunwenkun    时间: 2016-4-17 20:22

分析的透彻慢慢的领会。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