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葫芦丝这件少数民族乐器确实成为乐器普及教学的一颗明珠,关于乐器课的教学一般主要有小组课和大班课的两种形式,小组课一般从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四或者更多不等,乐器课老师都知道最好的自然是小课,可以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大班课的形式由于乐器特殊属性的关系还是比较少见的,我今天的分享的主题就是对中小学以及幼儿园以大班形式开展葫芦丝教学,谈一些实际感受和看法。在学校到底以什么形式来开展葫芦丝教学呢?主要也有两种:兴趣班和常规课。兴趣班的形式开展教学,学生是自选的,学生自己或者家长爱好这个他们自己做主,学校兴趣班的人数一般在10到25人左右,兴趣班的形式在多数学校比较常见,优势就是孩子和家长愿意学,孩子比较上心,教起来相对轻松而且易出成绩,不足就是人员的流失难以控制,每学期的人不一样造成参差不齐不得不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常规课的形式开展教学,也就是每个班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人学习,和语文数学等文化课一样同等开展教学,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坚持到六年级,我呢从07年开始一直坚持至今,带过的最多一个班是50个孩子,最少的也有36个孩子,从一个常规班已经发展到20个,所以今天的主题呢主要针对常规课的教学和大家进行交流探讨,这可能是大家都希望的,但是实施难度之大也是大家难以想象的。
为什么葫芦丝能进课堂呢?大家可能找出很多理由,我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葫芦丝这件乐器的自身特色鲜明,基本具备常规教学的条件。德高望重的乔志忱老师说过葫芦丝是五好乐器,好买、好看、好带、好听、好学,这个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葫芦丝确实发音优美亲切,和谐自然。入门相对简单,携带方便,音亮不大等特点,所以她有这种适合大班教学的天然属性。
第二当代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需要。实施美育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上音乐课,传统的音乐课以歌唱或者欣赏为主,乐器课正好侧重动手实践,与音乐课相辅相成,其实以前呢音乐课也有尝试,风靡一时的竖笛,口琴,陶笛还有管乐团等等最后的情况基本都不是很好,只有葫芦丝课程发展到现在一直都在坚守。吹奏这件乐器的人年龄跨度之大,这件乐器的生产产量之高都是别的乐器不能比的,这些都是葫芦丝的优势,可是作为常规课堂的教学实际上是十分困难的,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并不是想象之中的特色乐器,绿色课堂,普及传承民乐,丰富校园文化等口号那样,往往愿景很美好,其实实施起来非常的艰辛。
葫芦丝这件乐器的大班课教学起步也是刚刚开始,如何使这件乐器由有特色进入到常规,有兴趣进入到普及,我想具体谈谈教学的体会。
咱们就从葫芦丝的五好之一好买谈起,这个乐器确实好买,从大街上、琴行、培训中心、乐器厂家、还有淘宝店基本适应皆有之,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一个班的孩子手上的乐器颜色可真是五颜六色,制作材料五花八门,有天然葫芦的,塑料制的,仿玉的,什么红木的,还有景泰蓝金属制作的,都有。音准音色也是互相打架,各不统一。就是由于好买造成了过多的不合格和不规范,工具都不行这个课就不能上了。
第二,好带,葫芦丝的体积小重量轻,7、8岁孩子拿起来不费劲,本来是优势。可是呢明明课安排在周一,他周一忘带了,周二却带过来;不知道谁把乐器给换了的 找不到自己的;放学回家丢在小卖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每次去学校上课门卫室常有无人认领的乐器。
第三,好看,一个葫芦三根竹子,还能刻上字印上花,凝聚了祖先们的智慧。孩子们不这么想,他们没觉得好看,就是觉得好拆,看看葫芦肚子里到底有什么,拆几次几次,葫芦裂了就基本报废了。还有就是主管的塞子一上课就开始用铅笔往进捅,从尾部推向中间看不到为止,这种情况也有很多。老师每节课不是给孩子们上课,而是带上胶水给孩子们粘葫芦。
第四,好听,葫芦丝音乐确实好听,轻盈、飘逸和柔美。可是一个班40个孩子有10个觉得这件乐器好听就不错了,多数同学拿到乐器后几个月内,杂音、咕音,怪音吹不准的音是层出不穷,知道的说这是乐器学习的一个过程,不知道的老师以为这个教师在教学生们吹什么,声音一锅粥是正常的事,就算吹响吹吹准了,全班音准一致,音量恰当也是非常难的事,离好听确实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第五,好学,这几乎是初学葫芦丝的人人尽皆知的事。想问大家一句葫芦丝好学吗? (不好学),呵呵,有觉得好学的,五分钟吹响,一天《婚誓》,一周《月光下的凤尾竹》,一个月《竹林深处》等等葫芦丝天赋儿童的也不少。可是在怎么好学,当你面对40个孩子的时候,再简单的问题也会变得困难,谁说好学你会跟谁急。
乔老师总结说的这五好,这么一说都没什么好了,其实这些问题相信很多老师都是深有体会的,以葫芦丝为主的乐器课程以常规课的方式来进行,其实问题远不止这么多。我想呢葫芦丝这件乐器需要作为常规课程一直开设下去,填补中小学乐器课堂的缺失,老师们必须寻找出规范的科学的合适的方法来,与孩子心理相适应教学方法是迫切需要的。针对这些问题呢,谈一谈自己的解决办法以供大家探讨。
第一,有一件规范的乐器。乐器是工具,没有哪位老师敢说这个工具不重要,因为合格的乐器是吹奏合格音符的保障,是乐器课教学的前提。怎样的乐器算是合格的呢?音准是第一位的,主管副管任何音不准的直接一票否决了,音准就像是铁的纪律;制作材料以天然葫芦和紫竹为佳,塑料、木质、金属的均不推荐使用,民乐要的就是天然。音质还需要体现出轻飘柔的特色,音量不宜过大,太亮刺耳的,有沙音的都不行,全班都吹对了声音还是不好听,那也不行;最后就是做工尽可能精细,经吹,一个月簧片就不行了,没耐力的不行,我认为符合了这几点就是一件合适大班教学的乐器。
第二,保护好这件乐器,本来这一点想在教学里边介绍的,可是葫芦丝这件乐器太娇贵了,手型、体型和口型,单音、乐曲和技巧可以一步步教,但是乐器买了就得保护好,这是一贯的。不要对孩子说破了就重新买,要教他们方法。作为老师需要告诉孩子们葫芦丝是有生命的,在葫芦种子种在地里,发芽生根,长茎藤,开花到结出葫芦果实,到老了采摘这个过程就需要半年的光景,每一个葫芦都是唯一的,制作葫芦丝用的竹子少则三年多则生长5年之久,葫芦丝的发音核心簧片那可是师傅们一小刀一小刀刮出来的,一件专业乐器的制作需经过师傅们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所以每一个葫芦丝都来之不易,孩子们打心底会保护好她,疼她就好了。当然还有一些具体的做法,我这里总结了三条基本和老师们大同小异:
1,轻拿轻放,不可乱摔乱碰,不可暴晒暴寒;
2,轻声吹奏,不可用气过猛,不可滴入口水;
3,专人专用,吹前刷牙漱口,不可误入杂物。呵护乐器的方法大家可以不断丰富。
第三,良好的课堂组织。课堂组织尤其是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组织,一定是每位优秀老师上课必须面对的一件有趣的事情,有的时候连教授面对一群调皮可爱的孩子也是一筹莫展,你说你有魅力有震慑力往讲台一站,下面就鸦雀无声安静地听你讲课的情况,呵呵乐器课很难。课堂组织的好,秩序得当那么学习的效率就高,反之课堂喧哗,注意力不集中,整节课都在管纪律的话,无法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这样基本可以说是失败的教学,老师们都不希望是这样子的。
课堂组织也不是一脸怒容,板着一副面孔,人人怕这张脸,我想呢老师们更不想看到没有笑脸的自己。每一节有序高效的课堂呢都需要老师精心备课,充分分析,教学相长,一步步领着孩子们,走进知识的宝库。每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到底需要怎么样一个状态才算合格呢?比如课前,我这个都是向班主任老师学习的,口号是一二三,坐端正;三二一,坐整齐;小嘴巴,闭起来;小眼睛,看老师;小手,放平;双膝,并拢;双脚,着地;等等都是很管用的,乐器课还需要求大家头要正,肩要平,全身放松等等一些细节,这样安静了,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老师就可以准备讲授内容了,课后呢鼓励大家多多练习,家长签字,练习多的同学一定要提出表扬,并且鼓励更多的孩子养成课下练琴的好习惯。
第四,规范科学的教学。对于葫芦丝这件乐器常规课程的教学,一步步摸索这么几年一直都在不断地学习改进,葫芦丝的常规课程相对其他课程来说起步晚,不成形,对于幼儿园,小学低龄阶段,中龄阶段,高龄阶段,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和良好的时间分配,这些都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这个入门知识是最难教学的,关于入门的很多知识点和细节我在09年8月民管乐协会组织的葫芦丝研修班毕业论文里边有过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多说了,大家有兴趣可以查阅并不断丰富。
很多老师会说,这是乐器怎么可以进行大班授课呢?咱们学一对一老师还得手把手教呢,那么这里根据乐器特殊属性和个人教学经验提几点教学的基本原则。那么乐器课大班常规教学和其它文化课大班常规课程最大区别在哪里呢?无法作弊,甚至是没法模仿,也不可以临时抱佛脚。我想大家一定要认清这一点,打个比方,数学题平时不会,考试的时候考试偷看一眼,传个小纸条,对了,老师分数还得照常给;平时没学好,考前晚上猛看大纲,第二天有可能发挥的不错;文化课你考90分我考80分,他考85分咱们可以互不影响,可是乐器课是不可以的,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音对就是对准就是准,没有对错之间的模糊概念。你吹对了吹准的,可他不对不准,两人齐奏或者合作依然只能给出错误的判别。基于这样的特点科学规范教学的第一大原则就是尽最大可能不放弃一个孩子,在入门或者初级教学当中是定要分清对错,单音没有还行,过得去,一个班就是一个整体,就算只有一个孩子错了,影响的不但是他自己更是全班,大班教学宁愿进度慢一点,也要让孩子们统一步伐,掌握所教学的入门内容。不要说孩子没有天赋,我们应该更细心更负责,手把手教学。
第二就是规范的备课。
很多学生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印象,老师在讲台夸夸其谈,不知所云,下课拍屁股走人管你学不学呢,小学是绝对不允许的,这是基本道德问题,备课的作用对于常规课程大班来说很重要,充分的备课,需要明确课题,安排好教学课时,设计好主要内容,把握好重难点,丰富的教学方法手段,做好课堂练习和小结,布置好课后作业,写好课时反思是一步也不能省的。现在的小学投影,电视,音响现代化教具一应俱全,我们的备课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工具,老师讲一讲,示范一下,学生听一听看一看练一练,会用善用这些教具备课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唱和吹同样重要,不可偏废。
乐器课教学不是乐理课,也不是视唱练耳课,但是呢乐理视唱练耳又都兼而有之,我认为会听能唱是吹奏的前提,音乐课听的多以整首作品为主,唱的是歌词为主,乐器课则以乐谱为主,通常唱不对吹奏起来更费劲。先读准节拍后唱准乐谱再动手吹奏这都是常态了,有钢琴的用钢琴带唱,有电子琴的用电子琴带唱,都没有的用乐器带唱,老师一句句教唱,然后再进行吹奏练习。
第四,吹奏形式多样化丰富化。
入了门之后整体学习的时候,建议速度一定要慢,在音量上一定要轻吹,一定要注意起吹和停止,以锻炼学生们协作的能力,乐器课出来的就是声音,在声音质量上一定要很好地把握。入门学习单音单吐还有简易曲子检查怎么办呢?关于吹奏可以老师范奏,师生对奏、抢奏,生生对奏,轮奏;齐奏方式可以同排齐奏,小组齐奏,全班齐奏,少量的个人演奏;关于评价可以生生互评再到老师点评等等丰富的形式来达到规范统一的目标。
第五,低龄中龄高龄阶段教学进度上的总体把握。
乐器课的教学进度一定要慢,不要说总共就几个音,顺着往上打开,顺着往下关闭基本音符就是这样,这样教肯定不行,我们需要一个个音符的来,一个一个手指练习起,一年级学什么二年级学什么三年级学什么,必须有整体把握。就算入门知识完毕之后,也不要一学期就是《荷塘月色》,两学期就是《月光下的凤尾竹》,千万不要急于求成,需在教学中寻找规律从而教学相长。
规范的科学的具体教学工作,永远都在学习摸索当中,这几点都是在教学过程中慢慢积累出来的,其实在实践教学当中有更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基础教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希望不要在学校学了6年音乐课不识谱,学了六年乐器课到您这里还得从头来。我想一门学科的完善和规范不是这些文字所能概括的,葫芦丝这件特色乐器走进常规课程是十分不容易的,它是否可以由兴趣推广到普及,由特色进入到常规,挑起中小学乐器课教学的重担,咱们信心十足,一起共勉,祝大家在未来的教学征程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感谢我们的主办方葫芦丝巴乌协会,感谢各位老师的光临,所谈有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不胜感谢。祝葫芦丝艺术更加灿烂辉煌,祝葫芦丝常规课程更加绚丽多姿,祝大家生活愉快,谢谢大家!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