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葫芦丝,爱上葫芦丝,为了健康长寿玩转葫芦丝。
“缘”来是你-黄净萍(第一名获得者,枝江市葫芦丝友学习体会展播9)
http://user.qzone.qq.com/640671024/blog/1441680655
结缘葫芦丝- 张巧玲(第二名获奖者,枝江市葫芦丝友学习体会展播7)
http://user.qzone.qq.com/640671024/blog/1441590157
开心葫芦丝乐园-张小平(第三名获奖者,枝江市葫芦丝友学习体会展播4)
http://user.qzone.qq.com/640671024/blog/1441498533
愿葫芦丝美妙的声音响遍枝江城乡- 冉永进(枝江市葫芦丝友学习体会展播8)
http://user.qzone.qq.com/640671024/blog/1441680555
我爱你葫芦丝,我终身的伴侣!-李加荣(枝江市葫芦丝友学习体会展播6)
http://user.qzone.qq.com/640671024/blog/1441590136
为了健康,学会了葫芦丝-李绪梅(枝江市葫芦丝友学习体会展播5)
http://user.qzone.qq.com/640671024/blog/1441590122
葫芦丝情缘-田承华(枝江市葫芦丝友学习体会展播3)
http://user.qzone.qq.com/640671024/blog/1441252848
葫芦丝,我的最爱-邓顺香(枝江市葫芦丝友学习体会展播2)
http://user.qzone.qq.com/640671024/blog/1441159596
葫芦丝让我的退休生活更精彩-丁红艳(枝江市葫芦丝友学习体会展播1)
http://user.qzone.qq.com/640671024/blog/1441067672
“缘”来是你
枝江第一期葫芦丝公益班学员 黄净萍
记得大学时因迷上《月光下的凤尾竹》,才了解到将其演绎得如此缠绵悠扬的乐器是葫芦丝。那时的校园流行的是炫目的吉它、高雅的钢琴,竟不曾见到造型独特、小巧玲珑的她!大二时,我从一位走街串巷的卖货老人手里买到一把。想来我们的缘分就是从那里开始的吧!
九年的匆匆岁月过去了,当年的她与老人递给我一张曲谱早已随着升学、毕业、工作搬家遗失了,我甚至记不起自己能否顺利的吹响,又或许带着浓浓的“呜”声。
今年,我幸运地知晓了曾老师开班授课的消息,第一时间报了名。当我收到一把别致、串着中国结的葫芦丝,就像见到了那个连两根副管都没有的老朋友,亲切又熟悉!
因为是外地人和工作的缘故,我多次错过周五的集中授课时间,有时去上课明显感觉掉课严重,年龄长我一倍的阿姨们个个自信满满,挫败感一次次涌上心头。回到宿舍,一头栽到床上,课本和乐器都被我胡乱扔在一边,打开手机上的音乐播放器,任凭思绪漫天飞舞,慢慢竟睡着了。醒来时,正放着葫芦丝曲——《映山红》。嘿嘿,我自嘲地笑笑,这或许是一种暗示吧。冥冥之中,我们之间的缘分不会因此而断。我坐起来,安静的做完两遍曾老师独创的“手指操”,再关上所有门窗,老老实实的开始基础练习,“哆唻咪发索纳西”、“西纳索发咪唻哆”如精灵一般的音符欢快地响彻于这个密闭的房间里。我用自己的呼吸教她诉说故事,她用纯净的音质回应我的努力。
慢慢地,我不再追求如何去征服她,不再拘泥于某一堂课的知识点,不再急于学会某种技巧。歌单里越来越多葫芦丝曲,但我从不在烦燥时听她,怕扰了她的美丽。内心最自由最烂漫时,便是欣赏她的最好时光,我感受着她,她陪伴着我。渐渐地,我敢于大声唱出曲谱,敢于对着视频教程反复尝试,敢于挑战老师不曾教过的曲子,就像一个正在蹒跚学步,突然离开大人双手的婴儿,害怕、紧张到欣喜,虽远远谈不上自如,但这是一段多么宝贵又深刻的历程啊!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教材上的皱褶愈来愈多,书页一直向前翻时,再回头练习以前的段落,与最初学习时的心境大不相同,不只是对曾老师传授的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是对自己心历路程的回顾。
今早我练习《婚誓》时,一会唱曲,一会自言自语唠叨错误好多,一会放大强弱效果演奏,老公笑我“魔怔”了,我回击他“你好可怜,没有机会认识这位好朋友!”
我因喜欢而认识她,因热爱而接近她,我正努力地解读她的诉说,希望有一天她能演绎我的故事,把这分“缘”延续得更远更远!
附:一期班汇报演出视频
下面是零基础学员通过两个半月的葫芦丝学习后,由班长发起,学员自发组织的汇报演出情况。
结 缘 葫 芦 丝
枝江第一期葫芦丝公益班学员 张巧玲
2015年5月的一天,几个姐妹们叫我和她们一起参加学习吹奏葫芦丝,我心里便涌起几分兴奋,但更多的是忐忑不安。兴奋的是,我喜欢和姐妹们一起参与有益的活动。忐忑不安的是,摆弄乐器是我的最弱项。我的乐理知识曾经被老公挪揄为跟擀面杖吹火差不多,活了五十多岁,一样乐器都不会摆弄的我,能学会吹奏葫芦丝吗?
当老公听说我要学习吹奏葫芦丝时,果然是一脸的不屑,他说:“你吹葫芦丝?吹牛吧?我看你能把葫芦丝吹响就不错了。呵呵。”他的笑,分明藏了几分挖苦,几分讥讽。我说:“你别门缝里看人好吧?我要用事实证明,你老婆并不笨。”他说:“好吧,你不笨,还是等你把葫芦丝吹响了再说吧。”
当我打开新买的葫芦丝,有些兴奋的第一次试吹,还真是吹不响,轻吹,重吹,憋足了劲的吹,声音倒是有了,但发出的“噗,噗……”声就跟吹火筒吹火差不多,难听。我瞄一眼不远处的老公,好在他并没有在意我。我赶紧收拾好葫芦丝,不敢再吹了,怕他又毒舌。
5月29日,终于等来了盼望已久的枝江市葫芦丝公益启蒙班开课,我和姐妹们与曾晓华老师也因葫芦丝而结缘。曾老师个头不高,戴一副眼镜,待人客客气气,说话轻言细语,初次见面,就让我们彼此消除了陌生感,消除了老师与学生之间所产生的距离感。曾老师好交往,好相处,这是姐妹们对曾老师最初的印象。曾老师不仅平易近人,教学也很认真。他教大家姿势,教大家指法,教大家怎样认识音孔,怎样识别音节,怎样熟悉节奏,怎样把握音准。课堂上气氛紧张又活泼,热烈又和谐,曾老师细心教,大家认真学。有不懂的地方就问,曾老师也是有问必答。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一个指法,一个音符,大家总是要反复多遍才能够掌握,曾老师从不厌烦,直到大家都基本掌握了要领,曾老师才开心的笑了。在曾老师的耐心辅导之下,当我第一次吹出哆来咪发唆拉西哆的音符时,我也开心的笑了,因为,我终于用事实粉碎了老公针对我说的“能把葫芦丝吹响就不错了”的妄言。
当我回家之后再次吹出哆来咪发唆拉西哆时,老公说:“哟,还真的吹响了啊?看来这高人指点的还不错嘛。”我说:“人家曾老师热心,细心,耐心,不像你,问你几个操作电脑的问题就不耐烦,就七吼八吼的,把人都吼苕了。”他说:“我哪回不是教你三遍四遍的?明明是你学不好嘛。”我说:“人家曾老师怎么一教我们都学会了?明明是你没有耐心嘛?”他说:“好吧,算我没有耐心,但要等你们能够吹奏一首完整的曲子出来再说。”说起来有点好笑,两个多月的学习我能坚持下来,老公的一句“能够吹奏一首完整的曲子出来”还真成了我的动力,不蒸馒头争口气嘛。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牛皮可以乱吹,葫芦丝乱吹可不行。每次上完课回家,我都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对着教材上的曲子反反复复的练习几个小时,感觉喉咙都快要吹堵起了,嘴皮子都要起泡了,腮帮子都要吹肿了,但还是咬牙坚持,因为一天一天的进步让我不断的有了信心。终于,在学习一个多月之后的一天晚上,当躲在房间里练习的我吹奏出了一首《军港之夜》之后,已悄悄站在房门口的老公鼓掌说:“好听。”我说:“算不算吹出了一首完整的曲子呢?”他说:“算。”我心里明白,我刚才吹奏的曲子有好几个音符都吹得模模糊糊,有好几个转承的地方都转得稀里糊涂,但老公的一个算字,还是让我既高兴又感动。
转眼间,启蒙班两个多月的学习就结束了。我知道,对于葫芦丝这一门博大精深的民乐艺术,我还是一个门外汉,还只是学了一点皮毛。但,在这条艺术的道路上,无论我今后如何发展,我和我的姐妹们都不会忘记启蒙班,不会忘记曾老师,因为启蒙班是我们的起点,因为曾老师是我们的带路人。
我知道,凭我的资质,是不可能在器乐的道路上出什么名成什么家的,但启蒙班让我收获多多,最大的收获就是,要勇于挑战自我,勇于挑战自己的弱项,一个不断挑战自己弱项的人,才能拥有更多的强项。而启蒙班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分看重名利,而是要把做事情的过程看做是一种修为,是一种悟道,乐理如此,人生亦如此。
(我的结业汇报视频:http://www.56.com/u35/v_MTM4NDYzMDk2.html)
开心葫芦丝乐园
枝江第一期葫芦丝公益班学员张小平
枝江葫芦丝公益启蒙班第一期结束了。在曾晓华老师无私奉献、热情认真地教学和辅导下,同学们积极好学、刻苦练习,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自己作为一名爱好葫芦丝的学员,与老师和学友们度过了愉快而难忘的两个多月,培训班虽然结束了,自己在以后的时间里要继续加强基础练习,学习各种技巧,争取更大的进步。
现将自己的一些做法向老师和学友们汇报,请老师和学友们指正。
我在中学时代自学过笛子,由于没有得到正规指导,一直采用右手上、左手下的姿势。这次曾老师执意叫我改成右手下左手上。我特别感谢曾老师,我只用了一个多月就习惯了正确的姿势,指法也逐渐熟练了。
我每天早上在公园走步,走第一圈做曾老师教的手指操,第二圈时就记曲谱,第三圈时就练指法。这样走路、练葫芦丝两不误。我把练习曲抄在小纸片上走步时背,忘了就掏出来看一下。一般小练习曲两三天就可记住,长的独奏曲就分解成一小段一小段的乐段,几天记一乐段,一周至两周就可记一首曲子。走路练指法时没有葫芦丝,就将一只手的中指伸直,另一只手在上面练习颤音。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原来受过伤的右手无名指的颤音速度也提高了。
我非常高兴参加了这样一次难得的培训。它让我结识了这么多的丝友,吹起了葫芦丝,丰富了退休后的生活,愉悦精神,锻炼心肺功能,一举几得。再一次真诚地感谢曾老师为枝江葫芦丝推广普及做出的无私奉献,愿葫芦丝美妙的声音响遍枝江城乡。
冉永进
2015年8月21日星期五
我爱你葫芦丝,我终身的伴侣!
枝江第一期葫芦丝公益班学员 李加荣
耐不住朋友再三邀约,今年5月,我参加了首期葫芦丝启蒙班,真没想到短短两个月培圳,己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葫芦丝。
2012年退休以来,我先后学习了太级拳,广场舞,业余生活也算丰富。五月的一天,舞友张天美对我说:李大哥你学葫芦丝吧,马上要办培训班了,另舞友林传清接着说:我來买葫芦丝,我们一起学。我听了既高兴又忐忑,从未接触过任何乐器的我能学会葫芦丝吗?张天美看出了我的犹豫,鼓励说我相信李大哥能学好!就这样,我被动地参加了培训班,却幸运地遇到了曾晓华老师。说实话我们这个班不乏能歌善舞初通乐理知识者,但也有和我一样的乐盲,曾老师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在短短的两个半月里,硬是把个启蒙班办得生龙活虎有模有样。如今大多数同学己初歩掌握了最基础的技巧,能完整地演奏一些初级曲目,结业汇报演出就是对老师辛苦付出的最好回报。
我幸运地踏入了枝江葫芦丝这片和谐园地,结识了很多老师及丝友,在我学习葫芦丝的过程中得到了他、她们的帮助和指导,借此机会,我向所有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要感谢曾晓华老师,是他的无私奉献,使我们这个班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就,是他的谦虚谨慎为我们树立了做人的榜样。
为了健康,学会了葫芦丝
枝江第一期葫芦丝公益班学员 李绪梅
为寻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咨询了好友孙玉萍妹妹,她给我讲了很多吹葫芦丝的好处,还举例讲了一个姓谭的朋友原来一年住几次院,吹葫芦丝后不仅没再住院,而且精神越来越好。听得我非常感兴趣,毫不犹疑地报名参加了第一期葫芦丝培训班,有幸结识了无私奉献的曾老师。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基本懂得了吹葫芦丝的初级知识,并能演奏一些初级乐谱,甚是欣慰,颇有体会;一是对葫芦丝有了浓厚的兴趣,二是每天与音乐打交道心情舒畅,三是吹奏时用气息有益健康,四是每天过的很充实。粗浅体会与群友们分享!这些都要感谢引我入门的孙妹和辛苦教我吹奏知识的曾老师。我将努力学习,力争吹好。
葫芦丝情缘
枝江第一期葫芦丝公益班学员 田承华
时至今日,我结束了为期二个多月(十二课时)的葫芦丝启蒙班课程,我感到十分的欣喜和快乐,欣喜的是我有幸参加了这个班的学习;快乐的是我为我获得这样一种优美典雅的艺术技能而感到由衷的开心!
这一切,我不仅要感谢我的引路人~~童全芳老师,是她给我讲了葫芦丝的起源、发展和学习这门音乐的好处,让我心中升起了对学习葫芦丝的渴望,更得感谢我们的老师――曾晓华,是他引导我一步步喜欢上这门乐器,我对于乐器和乐谱来说是一个实打实、零基础的文盲,但曾老师热情、认真、仔细、耐心地教授我们,并鼓励我坚持学习至初级毕业,让我心中十分感激!
其实,我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但那时家庭条件不具备,不可能学门乐器,工作之后又是上班,又要带小孩也没有机会学习,而我在三年前生了一场大病(癌症),身体各方面还未完全恢复(正在康复中),刚好今年我退休了,可以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了,可以学点东西了。
我非常喜爱葫芦丝音乐,去年去云南旅游时有看到和听到,它的外观古朴典雅,圆润有质感,演奏时声音独特优美、轻柔细腻、亲切婉转、温馨醉人。去年时我在公园里也看到二位大姐在吹奏葫芦丝,当时我很羡慕,心里在想:我也要学!
在今年,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曾老师开办了中老年葫芦丝免费培训班,我在童姐指引下报名上课了,也许对于别人来说,学这个是很简单的事,但我不会识谱,没有乐感,在老师耐心的教导下,现在可以吹上几首简单的曲子了,当然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节奏感和长音的吹奏、气息运用、换气等等没有掌握好,还要多练多学,向老师和丝友们请教。
我喜欢葫芦丝,喜欢它吹奏时婉转甜美般的天籁之音!感谢葫芦丝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愉悦的心情,感谢它让我认识了曾老师,童姐和一起学习的丝友们!它让我的生话更加丰富、多彩、阳光、幸福!
附:一期班汇报演出视频
下面是零基础学员通过两个半月的葫芦丝学习后,由班长发起,学员自发组织的汇报演出情况。
葫芦丝,我的最爱
枝江第一期葫芦丝公益班学员 邓顺香
一次在大街上闲逛,耳边突然传来葫芦丝委婉清亮的声音,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惊讶于这小小的葫芦居然能传出如此优美的旋律。我痴痴地听着,头脑中闪出了一个强烈的念头,我要是能够吹出这美妙的声音,那该多好啊!
机会终于来了,今年五月的一天,我到五柳公园散步,遇到了热心快肠的胡斌老师,她兴奋地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曾晓华老师免费开班教大家学习葫芦丝!听到这个消息,我毫不犹豫地和曾老师取得了联系,当时就订购了葫芦丝器材和教材,顺利地成为了枝江市葫芦丝启蒙班培训的学员。
有了好乐器,有了好教材,我自信满满地准备大展拳脚了。但当我拿着新买的葫芦丝试吹时,无论怎么吹,都是一个音,全都是一个“咕”音,想吹吹音阶,根本办不到,每个孔发出的都是“咕”音,真是郁闷。后来听了曾老师讲解的吐音吹奏技巧,才解决了令人头疼的咕音问题,自此也明白了老师所说的学好葫芦丝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把好乐器,一套好教材,一个好老师。很幸运,我现在已经具备了这些条件。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曾老师,曾老师,是你的无私奉献把我们引进了艺术的殿堂,是你辛勤的汗水换来了莘莘学子的不断成长,是你的诲人不倦让无数的桃李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我们终于结业了!虽然学习的时间很短暂,但是我们收获的却很多。我们基本上能够吹出一个个正常的音,知道了吐音的作用,看懂了一些相关符号,慢慢的掌握正确的气息方法,手指也更加地灵活,还常常不知天高地厚地在吹奏中用点倚音、打音、滑音、波音之类的技巧,我在结业汇报演出中独奏了具有吐音技巧的《金孔雀轻轻跳》,获得了在座专家、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启蒙班的课程已经结束了,但是我们学习葫芦丝的脚步却不能停下。学习葫芦丝的道路上还有很多拦路虎等着我们去扫除。我们要静下心来一个一个攻克它。我目前的一只拦路虎就是低音3,它跟5的指法相同,但一个要用最强的气息来吹,另一个却要用最弱的气息把它吹出来。唉,谱上的曲子把我“折磨”得死去活来,几个小时练习下来,舌头都是麻的。但是,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攻克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学习的道路上,一定会有许多挫折与坎坷,但是我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我们认准目标,持之以恒,一定会结出累累的硕果!
2015.8.19
葫芦丝让我的退休生活更精彩
枝江第一期葫芦丝公益班学员 丁红艳
作为一个即将退休的中年人,面对即将退休的生话我感到十分茫然,也困惑过,以后生活怎么过,柴米油盐,混吃等死,在寂漠的回忆中消度剩下的日子,怎么办?
我现在天天锻炼,难道生话就是一副强健的体魄,我总感到生话干巴巴的,缺乏情调,缺乏美好,在童妈妈(童全芳老师)的引领下,接触到葫芦丝,并介绍我到曾晓华老师举办的枝江市葫芦丝公益启蒙班第一期学习,我才真实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它慰藉了我的心灵,滋润了我的心灵,感觉到了生活的灵动,心灵的荡洋,感觉到了青春的律动,生命的精彩。
我是一个音盲,年轻时,由于时代和家庭的局限没有学,成年后,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无法学,现在条件好了,生活压力小了,又畏惧学,曾老师的葫芦丝公益启蒙班为我们打开了一条学习之路,老师的默默付出和敬业的教学为我们打开一条音乐之路。
葫芦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又称福禄,吉祥,美好,人生福禄,福绿人生,这是中国人美好的愿望,但我学习葫芦丝后,感到不仅是福绿,而更是一碗心灵鸡汤,当美好的音符终于通过自己演奏出来时,那低沉,悠扬的声音像我过去的岁月,那缠绵婉转的声调又像回到我的青春岁月,那激扬真诚的音乐照亮以后的日子,它一点点滋润我的心灵,我感到生活在变,变得轻盈了,思想在变,变得达观了,情感在变,变得细腻了,人生在变,变得充实了,感谢葫芦丝,感谢音乐!感谢曾老师葫芦丝公益培训班给我生活带来了质的变化,让我们律动起来,让生话变得和音乐一样美好!
学员:丁红艳
原帖由 银色月光 于 2015-9-9 18:03 发表前面的照片看不见,后面有几张看到了。声音也没听到。 先祝贺,这些学员们学习热情很高,才几个月就能吹完整的曲子了。里面提到的曾老师是不是易启葫芦丝老师。
谢谢古筝老师鼓励。
谢谢之恋老师关注。
谢谢版主山东人老师的关注和多次指点。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